榆黄蘑10个菌株的农艺性状筛选及评价*

2015-04-12 02:58潘春磊王延锋倪淑君张海峰盛春鸽董雪梅
中国食用菌 2015年6期
关键词:侧耳著作权人农艺

潘春磊,王延锋**,黄 文,倪淑君,张海峰,盛春鸽,董雪梅,史 磊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157041;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育种与驯化〉

榆黄蘑10个菌株的农艺性状筛选及评价*

潘春磊1,王延锋1**,黄 文2,倪淑君3,张海峰3,盛春鸽1,董雪梅1,史 磊1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157041;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以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10个菌株为试验材料,以40%的黑木耳菌糠作为栽培基质,通过观测菌丝生长速度、发菌速度、菌盖颜色、菌盖大小、菌盖厚度、产量等农艺性状,评价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以各不同的农艺性状为基础,计算不同性状内的变异系数,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榆黄蘑10个菌株9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7%~27%。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产量性状(27%),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菌柄长度性状(7%)。在欧氏距离7.08处,10个菌株被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菌株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关系。综合评价说明,韩CB6(韩引品种)、榆黄蘑2013较适合在牡丹江地区推广栽培。

榆黄蘑;种质;评价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又名金顶侧耳,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食(药) 用真菌[1-2]。其色泽鲜艳,味道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3-4]。榆黄蘑栽培技术简单[5],栽培原料丰富,深受广大菇农和销售者的青睐。

榆黄蘑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短,品种并不十分丰富[6]。近来年,菌种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存在着严重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榆黄蘑的推广栽培[7]。因此收集更多的种质资源,对现有的栽培品种进行有效的生物学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也为扩充我国榆黄蘑种质资源库提供材料,还为榆黄蘑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进而为更好地推广榆黄蘑提供指导和借鉴。

在以上研究背景和前提下,本研究以韩引、俄引以及吉林、牡丹江等地10个榆黄蘑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各不相同的农艺性状,客观地评价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拟为丰富牡丹江地区榆黄蘑种质资源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见表1。

表1 供试榆黄蘑菌株

1.2 试验方法

1.2.1 供试培养基

(1)马铃薯综合培养基(PDA培养基)

去皮马铃薯200 g煮汁,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0.5 g、琼脂15 g,加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

(2)栽培种培养基

黑木耳菌糠40%、木屑38%、麦麸10%、稻糠10%、石灰1%、石膏1%,含水量58%。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4月~6月在牡丹江综合试验站主动式太阳能大棚内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17 cm×33 cm×0.05 cm聚乙烯塑料菌袋熟料栽培,每袋干料重约0.58 kg。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作为基本数据记录和处理工具,计算出每个性状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同时根据所得结果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差异程度。

1.5 聚类分析

以各性状数据为基础,用DPS7.05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类平均法(UPGMA),种质间距离采用欧氏距离。

2 结果与讨论

2.1 榆黄蘑农艺性状基本参数的统计分析结果

榆黄蘑10个菌株农艺性状基本参数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供试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在不同菌株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7%~27%,其中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菌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变异系数由高到低的性状依次是产量(0.275)>菌盖颜色(0.226)>菌盖厚度 (0.181) >菌柄直径 (0.164) >生育期(0.133)。

2.2 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对榆黄蘑10个菌株9个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分析见图1。

图1 榆黄蘑10个菌株9个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Fig.1 Dendrogram of 10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trains based on 9 agronomic traits

由聚类结果可以看出,供试菌株在欧氏距离7.08处被分为3个类群。其中,榆黄蘑2013、韩CB6、榆黄蘑2、雪榆、榆2014聚在第一类,此类品种的共同特点是生育期比较短,44 d~52 d。榆黄蘑1被单独聚在第二类,此品种生育期最长,为66 d,且榆黄蘑1菌丝长势弱,生长速度最慢,出菇表现也最差。榆黄蘑3、榆2011、榆2012、俄2014榆共4个菌株为第三大类,该类菌株生育期较长,55 d~60 d。然而此聚类结果并没有将这10个菌株从菌盖颜色和菌盖大小上明显区分开来。

表2 榆黄蘑10个菌株的农艺性状Tab.2 Agronomic traits of 10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trains

2.3 对10个菌株的综合评价

通过对不同菌株菌丝阶段、子实体阶段农艺性状及部分菌株商品性状的观察和记录,参照王海英[8]的调查方法,对榆黄蘑10个菌株的综合评价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菌株为韩CB6与榆黄蘑2013。

表3 榆黄蘑10个菌株的综合评价Tab.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10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trains

3 结论和讨论

近年来,有关食用菌遗传多样性及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热点多集中在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以传统形态学特征为依据进行种质资源等相关研究的比较少见。本研究参照王海英等[8]的研究方法制定试验方案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整理,通过对1个韩国、1个俄罗斯以及8个国内榆黄蘑菌株进行比较分析,深入了解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10个榆黄蘑菌株不同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0.073~0.275,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产量性状(0.275),变异系数最小的菌柄长度性状(0.073)。然而其变异系数范围远低于平菇4个种 [即糙皮侧耳(P.ostreatus)、白黄侧耳(P. cornucopiae)、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 和肺形侧耳(P.pulmonarius)][9]。

在欧氏距离7.08处10个菌株被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菌株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关系。生育期最长的榆黄蘑1被单独聚在第二类。

榆黄蘑2013、榆黄蘑2、俄2014榆、韩CB6均适合在牡丹江地区推广栽培。其中韩CB6、榆黄蘑2013出菇温度广泛,生育期短,韩CB6颜色稍浅。榆黄蘑2和俄2014榆出菇均较整齐;榆黄蘑2虽颜色较佳,但产量稍有不足;俄2014榆整齐性好,产量较高,但生育期长且颜色较浅,菌肉薄,不耐储运。而榆黄蘑1等部分菌株由于产量低或者出菇不整齐等原因,不推荐推广栽培,但仍然可以作为种质资源的一部分而发挥重要作用。生产上可以考虑用杂交手段或分子手段将颜色性状作为育种目标,加以改良,将其优良基因传递下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以期在生产上发挥最大使用效率。

从品种筛选角度来讲,本研究对不同榆黄蘑菌株的农艺性状研究比较细致,能够客观地反映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从种质资源角度来分析,本研究样本数量仍不够多,所采用的样本来源还不是很广泛。今后应注意收集更多种质资源,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1]黄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食用菌,2000,19(4):3-5.

[2]辛晓林,张桂春,黄清荣.榆黄菇发酵全液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7):324-325.

[3]杨蒙.榆黄蘑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83,86.

[4]张影,包海鹰,李玉.珍贵药用菌金顶侧耳研究现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1):54-57.

[5]张秋胜,徐丙莲,刘林德,等.中国金顶侧耳菌株遗传多态性的ISSR分析[J].食品科学,2011,32(5):172-175.

[6]彦培璐.金顶侧耳不亲和性因子多样性及优良品种选育[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0.

[7]张姝.金顶侧耳品种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3.

[8]王海英.金顶侧耳测试指南的研制及种质创新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

[9]张金霞,黄晨阳,郑素月.平菇新品种-秀珍菇的特征特性[J].中国食用菌,2005,24(4):26-25.

著作权转让声明

全体著作权人:

全体著作权人同意:论文发表在《中国食用菌》上,自论文发表之日起,该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免费转让给《中国食用菌》编辑部。

论文的著作权人保证:

(1)论文是著作权人独立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2)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3)论文的内容不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其他权利,否则著作权人将承担由于论文内容侵权而产生的全部责任,并赔偿由此给《中国食用菌》编辑部造成的全部损失。

并承诺:

(1)以后不将以任何形式在其他任何地方发表该论文;

(2)此声明对全体著作权人均有约束力;

(3)著作权人保证其本人具有代表其他著作权人做出各项承诺之权利。

注:不同意上述转让声明的著作权人,在收到论文刊用通知5日内书面回复《中国食用菌》编辑部。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n Agronomic Traits of 10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trains

PAN Chun-lei1,WANG Yan-feng1,HUANG Wen2,NI Shu-jun3,ZHANG Hai-feng3, SHENG Chun-ge1,DONG Xue-mei1,SHI Lei1
(1.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Mudanjiang 157041,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3.Animal Husbandry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086,China)

10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trains were cultivated on composition substrate contained 40%fungus chaff as test materials.The data describing fruit body color,mycelial growth,pileus morphology and yield ect.were recorded to evaluate its biological features.Meanwhile,cluster analysis (CA),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were conducted on 10 strai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different strains existed different degree of diversity which range of 7%-27%among that yield trait has the greatest variation with the CV of 27%,while the slightest variation of 7%occurred in stipe length trait.10 strains were classified into 3 s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CA on the point of euclidean distance 7.08,which ha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growth period of the strain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owed that strain CB6 from South Korea and strain P.citrinopileatus 2013 were mo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Mudanjiang region.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germplasm;evaluation

S646.1

A

1003-8310(2015)06-0013-04

10.13629/j.cnki.53-1054.2015.06.003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80);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WB13B10602);牡丹江市科技攻关资助项目(Z2013n014)。

潘春磊(1985-),男,本科,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E-mail:mdjnkysyjpcl@163.com

**通信作者:王延锋(1973-),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食(药)用菌遗传育种、栽培技术以及菌渣综合利用研究。E-mail:mdjnks@126.com

2015-08-15

猜你喜欢
侧耳著作权人农艺
著作权转让声明
著作权转让声明
著作权转让声明
著作权转让声明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春天的耳朵
截短侧耳素在醇—水复合溶剂体系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