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 容积扫描在腰椎滑脱的诊断应用

2015-04-12 02:13马玉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峡部脊椎三维重建

马玉明

(宁夏固原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宁夏 固原 756000)

腰椎滑脱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患,根据不同的病因、滑脱程度和类型,临床治疗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对其病因的分类及程度的判断很重要。CT 容积扫描多平面及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腰椎体连接部位的解剖结构,能准确地判断滑脱的病因、滑脱程度和类型。本文就其方法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CT 容积扫描示腰椎滑脱病例86例,其中男65例,女21例,年龄18-72 岁,平均48 岁。对其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重建层厚1mm,间隔0.75mm,重建核为中等平滑。将薄层图像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及三维等方式进行重建。多平面重建以矢状位及冠状位为主,矢状位自椎体右缘重建至左缘,冠状位自椎体前缘重建至棘突,重建层厚3mm,间隔3mm,骨窗观察;三维重建以容积再现为主。扫描方法:采用SOMATOM perspective 128 层螺旋CT 机。患者取仰卧位,自第一腰椎缘连续扫描至第一骶椎下缘。扫描层厚5mm,行连续扫描。管电压130kV,智能毫安,螺距1.5。

二、结果

发病年龄及性别:小于20 岁1例,占1.2%;20~50 岁70例,占81.3%;大于50 岁17例,占19.8%。男性57例,女性11例,男女比为5:1。滑脱原因:椎小关节及椎弓峡部发育异常3例,占3%;椎弓峡部不连28例,占32%,其中外伤性1例,慢性损伤性27例;椎小关节退变,紊乱57例,占66%。滑脱程度:轻度滑脱81例,占94%;中度滑脱5例,占6%。滑脱椎体:第三腰椎滑脱3例,占3%;第四腰椎滑脱15例,占17%;第五腰椎滑脱68例,占79%。滑脱方向:向前滑脱74例,占86%;向后滑脱12例,占14%。

三、分析讨论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劳损、外伤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根据脊椎滑脱的原因分为五型:Ⅰ.发育不良:骶骨或第5 腰椎椎弓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图1)。Ⅱ.峡部病变:分为三个亚型:A.脊椎峡部不连:见于该处的疲劳性骨折(图2、3);B.不伴分离的脊椎峡部拉长(图4);C.严重的峡部骨折。Ⅲ.退行性变:椎间盘和椎间关节部退行性变引起椎体间不稳定。Ⅳ.外伤性:峡部以外的急性外伤导致骨折。Ⅴ.病理性:伴有全身或局部雇个病变[1]。临床最常见的是退行性腰椎滑脱及峡部崩裂,据统计分别占腰椎滑脱的35%和15%[2],而我院统计则分别达到66%和32%。笔者分析这应与我院中医性质有关,就医患者大部分以慢性腰腿痛为主;发病年龄多在20~60 岁,占8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5:1。腰椎滑脱部位以腰5 椎体最常见,发生率为79% 。前滑脱(占82.8%)、后滑脱(占17.2%)。因腰椎滑脱临床症状与椎间盘病变相似,以腰腿痛为主,故临床多以椎间盘CT 轴位扫描检查为主。而腰椎小关节及峡部解剖结构特殊,在三维空间呈斜矢状位,与冠状、横断面均不平行,故在轴位扫描图像常不能直观显示,对于滑脱原因的鉴别不太理想,并且部分峡部病变易被忽略漏诊。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并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可从不同角度和方位重建,可以直观的观察小关节及椎弓峡部情况,为鉴别椎体滑脱的原因提供可靠的信息,对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 孔庆奎,谢元忠,王立民.脊柱疾患影像诊断学[M].内蒙古: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7.

[2] 贾宁阳,王晨光.脊椎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63.

猜你喜欢
峡部脊椎三维重建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