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6例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2015-04-12 02:13邓欣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盆腔炎包块盆腔

邓欣

(湖南省岳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南 岳阳 414100)

盆腔炎性包块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盆腔感染后,且多为混合性感染[1]。近年来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妇产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对于炎性包块的处理目前尚有争议,传统观点认为炎性包块应开腹手术治疗,但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的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2]。本研究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 至2013 收治的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共5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组39例,开腹手术17例,均完整记录其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年龄29~55 岁,包块平均直径为(6.7 ±1.1)cm。对照组组年龄25~49 岁,包块平均直径为(6.3 ±1.3)cm。病例选择条件为: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症状;检查提示有不规则质韧包块,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活动度差;血常规白细胞增高;B 超检查提示子宫附近囊性有包块且直径>5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包块大小、腹腔操作史等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前3 天经足量广谱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并给予支持治疗,术前30min 预防性应用1 次抗生素。术前常规进行良好的肠道准备。

1.2.2 手术方法

腹腔镜组取标准腹腔镜手术体位,在腹腔镜探查盆腔后松解盆腔粘连,采用全身麻醉,设置CO2 压力为13~15mmHg,于脐正中做10mm 切口,进行穿刺后放置腹腔镜,于脐至左右髂前上棘中外1/3 处手术切开皮肤5mm 后穿入相应的腹腔镜器械。根据病情和患者要求(有无生育要求)实施患侧输卵管切除或实施输卵管造口术,对于盆腔脓肿病灶都予以完全清除。完成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洗盆腹腔,然后注入0.5%甲硝唑溶液200ml、糜蛋白酶8000U、地塞米松5mg 清理腹腔,术后清理盆腔并于麦氏点留置引流管引流。开腹组取标准盆腔手术体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于脐耻之间的腹壁作探查切口。手术方法参照苏应宽、刘新民主编的《妇产科手术学》第2 版进行,在开腹探查盆腔后根据病情予以手术,手术要求与腹腔镜相同。两组术中均取出脓液做培养及药敏试验,两组术后均抗炎治疗至症状缓解。术后两组患者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5~7天,并置留引流管、尿管24~48 小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拆线时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以P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标准。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腹腔镜手术治疗组39例均在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情况:盆腔脓肿、输卵管脓肿、包裹性积液、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分别有15例、6例、8例和10例。开腹手术组17例术中情况:盆腔脓肿、输卵管脓肿、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分别有8例、5例和4例。术中共采集病理标本30例,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符合临床诊断。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分析

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开腹手术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象恢复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小于开腹手术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见表1。

表1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围手术期指标分析

3.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产后、宫腔内手术操作及性活跃期后。其中部分盆腔炎性病灶如果不经过治疗或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就可能形成盆腔脓肿[3]。通常认为手术治疗适应症为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盆腔炎性包块[3]。

开腹手术治疗是在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无效或者腹壁切口感染而不得不采取的治疗措施,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肠粘连是开腹手术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个,手术破坏了腹膜完整性,并且腹膜长时间暴露,导致腹膜大部分干燥,极易发生粘连。腹腔镜在诊断与治疗盆腔炎上的的优点是通过腹腔镜可以充分暴露盆腔内组织,更容易发现隐蔽病灶并彻底清除病灶。且腹腔镜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局部给药,不但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度,使治疗时间缩短,而且可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大提高手术治的愈率。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法的选择要以病患的利益为原则,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患者最大的利益,腹腔镜手术减少手术中病患的伤害和所受的痛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较传统开腹手术患者的缩短,说明腹腔镜手术有利于临床治疗,术后恢复也更快。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使用电凝外科来完成切开、结扎、止血等手术操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盆腹腔内环境隔绝外界干扰;腹腔镜下直接给抗生素或抗粘连的药物,防止手术后发生肠粘连,此举可保存患者生育能力[4]。以往研究显示腹腔手术能缩短各项指标及体征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切口感染发生。同时,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降低术中损害,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此外,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拆线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指标也明显较开腹手术低。这也证明,腹腔镜手术住院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痛苦少、效果好、恢复快,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上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很大。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好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时可优先选择腹腔镜。

[1] 霍大志,贺建民,陈益明,等.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6):1521-1522,1525.

[2] 周玲,周德兰,胡春霞,等.腹腔镜在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价值[J].江苏医药,2013,39(17):2078-2079.

[3] 杨萍,王英红.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与处理[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7):696-699,703.

[4] 孙运明,唐禹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34-35,101.

猜你喜欢
盆腔炎包块盆腔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