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开泰”说羊年

2015-04-13 19:44陈虎
月读 2015年3期
关键词:玉皇大帝纪年天庭

陈虎

2015年是农历的羊年,本刊第一期介绍了“三羊开泰”一词的来历。羊在中国古代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那么,羊作为十二生肖之一也与它的吉祥寓意有关吗?此外,民间还流传有羊年不吉利的种种说法,比如“十羊九不全”,这种说法科学吗?本篇文章为你逐一解答。

生肖羊的来历

作为动物的羊,是怎么和生肖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纪年方法了。据历史学家考证,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纪年方法之一的动物纪年,至迟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了。如历史上蒙古族所使用的纪年,就是动物纪年,也就是我们通常熟知的生肖纪年。

羊之所以被用于纪年方法,原因还在于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由于羊生性温顺的特征,所以它便成为除狗之外较早被人类驯养的动物。在我国,饲养羊的历史至少已有8000年了,因而在过去传统的幼童识字课本《三字经》中,就有“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的说法。

羊成为生肖之一,据说与神话传说里的玉皇大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神话说,在远古的蛮荒时期,还没有我们现在的五谷杂粮,这些东西只有玉皇大帝的后花园里才有种植,人类的祖先只吃那些野草和各种各样的野菜充饥,因此人人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有一年秋天,天庭里的一只神羊偶然来到了人间,它发现了人间的这种状况,才了解到自私的玉皇大帝不准人间种植五谷杂粮的真相。于是,神羊不顾天庭里的戒律,偷偷地进入玉皇大帝的后花园,盗得五谷(稻、粱、豆、麦、稷)的种子送给人类,并教会了人们种植方法。第二年的秋天,人间的粮食就获得了大丰收。为了感谢神羊的馈赠种子之恩,人们举行了许多盛大的感恩仪式祭奠神羊。人间的这些热闹场面最终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很快查明了事情的原委,一怒之下,将神羊斩首于“斩将台”,命令人们吃掉羊的血和肉,并敲骨吸髓。不承想,在神羊被行刑的地方,却长出了茂盛的青草和羊羔,从此人类五谷丰登,羊生生不息。由于当时人类还未开化,总是记不住自己的出生年月,更不用说生活中的日期了,这就造成生活的一片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玉皇大帝就想出了用十二生肖为凡间计算日期的方法。为了给人间排定生肖,玉皇大帝决定在天庭里召开专门会议,并向各种动物颁布了开会的圣旨。由于神羊曾经冒犯天威,玉皇大帝原本把它排除在十二生肖之外,但人类感念神羊的深情厚谊,不断到天庭请愿,荐举神羊作为人类的生肖之一。民意难违啊,尽管玉皇大帝有一百个不情愿,最后也只得将羊列入了十二生

肖之一。

羊由于其自身的优良品行,使它更容易贴近人们的生活。中国古代历史上,羊被赋予很多人性化的东西。首先,羊是美、善、祥的象征。如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的“美”字,就是由“羊”和“人”两个独体象形字组成的,字形像头戴羊角的人,有人认为其意思是大羊为美。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解释“羊”字的:羊,祥也。汉字中含义最好的几个字如“美”“善”“祥”等,都有“羊”字偏旁,可谓占尽人间风光。由于羊具有这样的美好象征,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的民间风俗里便形成了许多与羊有关的风俗习惯和传说。如旧时河北、山西部分地区的汉族民间,就有“送羊”的岁时习俗。每年农历的六、七月间,外祖父、舅舅都要给小外甥送羊以求吉祥。最早是送一只活羊,后来慢慢地演化成送用面粉捏成的“面羊”。其次,羊有忠、义、礼的品质。汉朝的大儒学家董仲舒就说,羊有好义、死义、知礼等优秀品质。在动物界,最温顺、最公正、讲义务、重恩义的非羊莫属了。所以,汉字里的“義(义)”字,也是由“羊”和“我”两个字组成的。第三,羊象征安泰。如汉语成语中就有“三羊开泰”一词,用以称颂每年的开始或寓意吉祥,是大年初一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最后,羊是奉献牺牲的代名词。如古代重大祭祀活动中必备的三大牺牲用品,羊就居其一。用作祭品的羊,既有替人受罪之意,又有代人受过之旨。《周礼》中说:“凡祭祀,共其牺牲。”颜师古注:“牺牲,牛羊全体者也。”也就是指整只羊和整头牛。

由于羊天性温顺、攻击力弱,如谦谦君子一般“谦恭儒雅”“温柔多情”,对人类构不成任何威胁,自古就成了与中国人朝夕相处的伙伴,深受人们的喜爱,更成为人们餐桌上须臾难离的美味佳肴。现代饮食风俗中,除少数民族中传统的全羊席、烤全羊、手抓羊肉之外,涮羊肉、烤羊肉串、红焖羊肉等也都红遍大江南北。而以“敲骨吸髓”为特色的“羊蝎子”,更是北京人饮食风俗中一道靓丽的风

景线。

“十羊九不全”与“红羊劫”

在漫长的生肖文化习俗传承过程中,也有一些与羊有关的消极文化因素相伴而生。算卦、看相等风水先生们对羊年就有很深的偏见,如“十羊九不全”之类,他们认为羊年生子尤其是出生于羊年冬天的女孩,命运不佳。因为羊是食草动物,冬季北方没有青草,羊无草可食,所以出生于这个季节的女孩一生也会缺衣少食。老北京就有“属羊的——甭算了”这样一句歇后语,表示出对属羊女子的强烈忌讳。还有的人认为羊虽性情温和,却“眼露四白”,民间长期流传有“眼露四白,无夫守宅”的谚语,所以认定属羊的女子必定克死丈夫而寡居。以至于每逢农历的马年年末,医院里就会产妇云集,出现突击生孩子的奇怪现象,很多产妇还没到预产期,也不惜提前剖腹,以避免其孩子出生于羊年的“厄运”;有的甚至因此而放弃了在羊年生宝宝的想法。实际上这都是无稽

之谈。

“红羊劫”则是古人有关农历羊年的另一种迷信观点。这种迷信观念认为,每逢农历的丙午、丁未年,天下就会发生灾难。在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丙、丁属火,色尚红;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中的午和未,在十二生肖中对应的是马和羊,所以合称“赤马红羊劫”。劫是灾难的意思。据学者考证,“红羊劫”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诗人殷尧藩的《李节度平虏诗》中,其中有“太平从此销甲兵,记取红羊换劫年”之句,由此看来,在唐朝甚至更早,就已有“红羊劫”的说法存在了。至宋朝,无聊文人柴望撰写的名为《丙丁龟鉴》一书,对“红羊劫”这种迷信风俗的流行,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书中,柴望详细统计了自战国至五代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劫难共21次,最后告诫世人,凡逢“劫年”,人们必须“修省戒惧”,才“有望以人胜天”,从而逢凶化吉。

实际上,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水旱之灾与专制统治下的人祸频仍,各种战乱、灾异,当不止于发生在丙午、丁未两个年份。所以,“红羊劫”无论开始于何朝何代,都属无稽之谈。六十甲子本为人所制定,与人世间的吉凶祸福、灾异祥和并无必然联系,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批判,如清朝乾隆时期的学者纪昀等人,虽在其著作《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了《丙丁龟鉴》一书,却批评其“所列事迹多涉牵就,宜其言之不行也”,议论透彻,发人深省。

猜你喜欢
玉皇大帝纪年天庭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An Ancient Story About Jade Emperor
老鼠得了第一名
冤啊
音乐
“年”的别称
对时间的再认识
神仙也吃肯德基
守望中的妈妈
神仙也吃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