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2015-04-13 19:49
月读 2015年3期
关键词:红笔知者言辞

“知”字应该怎么读?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话中有五个“知”字,它们的读音都相同吗?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知”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ī,一个是zhì。读zhī时,意思是知道、懂得,知识、学识,主持、掌管;读zhì时,则与“智”字相通,意思是智慧、聪明。也就是说,判断“知”字的读音要根据其在文中的意思而定。

上述例句大意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一种智慧。因此,前四个“知”应该读作zhī,最后一个“知”则应该读作zhì。

在《论语》中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三个“知”字都读zhì,“知者”即“智者”,指有智慧的人。又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两个“知”字都读zhī,意思是了解。

“溢美之词”等于赞美的话吗?

“溢美之词”原作“溢美之言”,语出《庄子·人间世》:“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意思是,传达两国国君喜怒时的言辞,是最困难的事情。两国国君喜悦,就一定会在话中添加很多过分赞美的言辞,两国国君愤怒,就一定会在话中添加很多过分指责的言辞。

理解“溢美之词”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溢”字。“溢”的本义是水满而向外流出,引申为过分。“溢美”就是过分地赞美。既然是过分赞美的话,就不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或是有意吹捧,或是夸大其词。因此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果错误地把“溢美”同“赞美”混为一谈,把实事求是的肯定和衷心的赞美说成“溢美之词”,这就大错特错了。正确用法举例: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多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

傲情绪。

为什么用红笔写信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喜庆吉祥的颜色。但是倘若用红笔给人写信则会让人不悦,这是为什么?

古代人们使用红笔的场合非常有限,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皇帝批阅奏折时。古代帝王用朱笔批阅奏折,朱笔就是蘸朱砂的毛笔,世人称之为“朱笔御批”。其次,每逢皇帝举行祭祀大典时,都会亲自用朱笔抄录祭天文书,以此表示君权神授,老百姓们自然不敢擅自用朱笔写字。现在,这两种情况都距离我们有些远,让人们忌讳的“丹书不祥”则根源于第三种情况。古代监狱和牢房里的狱卒是用朱笔记录罪犯的姓名,直到现在,处以极刑的罪犯都是在其名字后面用红笔打上勾或叉,因此人们十分忌讳用红笔写信和书写自己的名字,认为这样不祥。如果用红笔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则有绝交的含义。现在,只有老师批改作业、会计记账等少数场合会使用红笔,“丹书不祥”一直影响至今。

猜你喜欢
红笔知者言辞
老师手中的那支红笔
自己填血型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古语积累
咔嚓,拍照喽
《论语》佳句精选
我不想感动对方
后知者
古柏
美国人最爱用的个性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