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工程危险源分析及处理措施

2015-04-16 07:25胡吉群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2期
关键词:危险源脚手架深基坑

胡吉群

(重庆市江河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重庆市黔江区 409000)

建筑工程深基坑工程危险源分析及处理措施

胡吉群

(重庆市江河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重庆市黔江区 409000)

深基坑工程具有施工风险大,施工难度大,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复杂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基坑事故的研究,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将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为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加以辨识与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建筑工程;深基坑工程;危险源;处理措施

引言

虽然这些危险源仅仅是工程建设风险源的一小部分,有更多的危险源隐藏更深入、更危险,因此本文通过对施工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实践检验,不断完善,进而促进应用,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依据。

1 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类型

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种类各不相同,但根据危险源的发生场所,我们可以将危险源分为施工现场危险源和施工场所周围危险源,具体内容可概括为:

(1)施工现场危险源。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是对工程构成潜在威胁的危险源,一般在子项目,子项目和其他部分的潜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在施工现场,脚手架,人工桩,棚,施工模板,电气设备,工程拆除,存在不同程度威胁的危险源,如脚手架不稳定和倒塌,起重机塔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建筑电气设备绝缘故障引起的电击火灾。一个大型建筑工地存放大量易燃涂料,由于通风通风不畅,导致仓库管理人员中毒晕倒,而且大量的项目在施工中,对施工人员没有严格的要求,戴着头盔等防护设备,使项目往往受到伤害。

(2)施工场所周围危险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威胁,风险源一般: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和配套设施由于周边建筑物不稳定造成的,地面塌陷,严重可能坍塌,爆炸等事故,如工程在深基坑开挖,连续几天的暴雨,在坑内的水,周边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高空作业,街道工作面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等不符合安全要求,如工程脚手架拆除,拆迁人的安全吨,汽车钢落下附近停;其他危险,如现场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化学品等,一旦爆炸,中毒事故,会直接威胁周围居住人群的生命健康安全。

2 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应急处理

深基坑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多,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应急准备,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对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

2.1 整体或部分土体滑动失稳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顶卸,降低水位,加强监察。

(2)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变形速率继续增大时,滑动趋势被认为是基坑整体滑动失稳的前兆。需要支撑结构的后压,和其他基础的基坑变形是比较稳定的,采取一种支护结构加固措施,可用于增加锚索(杆)或附加支护结构等。

2.2 踢脚失稳

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坑底桩墙前堆砂包反压,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载,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如在档土桩被动区打入短桩加固等。

2.3 管涌失稳

停止基坑开挖、停止降水、灌水反压,等管涌、流砂停止后,进行坑外桩后压浆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措施。如果管涌水流很大,可在出水口上堆压砂包以分散渗透路径减小动水压力,然后再进行双液注浆。

2.4 槽壁失稳破坏

(1)如果发现连续壁渗漏或水帷幕的密封效果不达要求,应立即向水渗漏量、漏水点深,采用双液灌浆堵漏,对水泥及水玻璃浆进行堵漏,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

(2)若漏水点较多,必要时,需在止水帷幕外侧进行旋喷加固。

2.5 围护结构位移过大

(1)作为支撑结构的大位移的顶裂,用粘土或水泥砂浆进行堵漏的裂缝,使之不可降雨、软化、边坡水压增大,使支护结构位移进一步增大。

(2)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基坑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

(3)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增大内支撑预应力。

2.6 周围地面沉降过大、建筑物破坏

(1)在需要进行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和降水量之间以及在回填土之间的水井或回灌沟,通过水威尔斯或水对土壤保持原有高度的水位的土壤,减少有效应力和减少地基沉降。

(2)通过静脉劈裂灌浆或厚钢板胶结体的形成,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3)当基坑周围建筑物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并立即用支护或拆除。

2.7 水管破裂

先关掉给水阀门,探明裂口位置、形状及大小。如果一个小木头可以被切割和劈裂的形状和楔形裂缝,然后倒水泥砂浆。如果违反的是非常大的水的潜力无法控制,需要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3 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施工风险源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和“重大危险源识别”等方法,进行施工危险识别工作。

3.1 建立子系统风险管理模型

根据施工危险源的特点,建立了分系统的风险管理模型,重点突出了危险源的风险管理机制。系统标明的物性和操作性事件,这是指身体伤害,如身体伤害,虽然不是直接导致事故,但会增加事故的可能性,和经营活动,是能够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如建筑人员直接从高空坠落。系统各要素的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出现偏差、事件分析的风险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帮助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换句话说,在风险源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阶段,体现为四个标准:①正确识别潜在的施工风险;②全方位识别施工风险的各种内部要素和其他相关要素,譬如工程脚手架拆除的危险源,其内部要素是脚手架连接构件和钢管的质量、脚手架下方的安全防护网,而外部要素则是拆除当天的气候等;③要求将每个危险源体现的性质进行准确描述,譬如基坑开挖危险源的类型、诱因、产生位置、危害性、危害范围、预防措施、治理措施等;④在考虑安全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分析危险源性质的偏差范围。

3.2 施工危险源识别的方法选择

在建立子系统风险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模型的风险进行识别:

(1)现场询问和谈话。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主要的风险源识别,为了获得真实、客观和全面的风险源,管理人员应深入到项目现场,从管理、操作、技术等方面掌握风险控制的来源。例如,开挖工程,一方面需要得到地质勘探报告和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分析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的潜在影响,并通过基坑支护工作条件的分析,分析塌陷、滑坡等事故的存在。另一方面是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交谈,了解现场是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是否存在重大施工风险。

(2)现场观察。再到施工现场,设施齐全,施工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为了掌握风险源信息,如建筑外墙涂料施工时,现场观察电梯运行是否超载,脚手架和脚手架是安全的,在现场是按照要求建立的防护网和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人员都戴着安全帽、防护眼镜、安全带;施工管理人员具有普遍的安全知识和施工时间规格。

(3)安全检查表法。在施工现场检查,发现危险源后,需要及时记录和分析,作为一个子系统的风险管理模型分析数据,然后针对不同的风险源管理需求,还要运用工程过程分析、事故分析等方法,以更深入地识别更安全隐患。

3.3 3种施工危险识别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工程危害识别,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危害识别进行了总结。物体的主要能量,如起重机的能量,对材料有很大的危害。该材料是有害的,如不安全的状态,如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损坏的风险。

4 结束语

通过安全检查,掌握“危险源”的现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源”。及时识别和控制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不断探索“危险”的规律,总结出安全事故的控制措施,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以保证施工安全生产过程。

[1]陈振.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吕红安,王鹏,冯柳,秤炅.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01:43~45.

[3]温艳芳,秦慧敏.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J].建筑安全,2012,04:39~42.

TU753

A

1673-0038(2015)52-0020-02

收稿日期:2015-7-10

胡吉群(1981-),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

猜你喜欢
危险源脚手架深基坑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