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关市政道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措施

2015-04-16 07:25肖蓉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2期
关键词:结构层石灰市政道路

肖蓉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湖南株洲 412000)

引言

在城市的交通运输中,市政道路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是市政工程实体质量的见证,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路基翻浆是时常出现的问题,其处理技术应用效果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分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1 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翻浆主要原因

1.1 土壤的构造和性质

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地点若是为粉性土壤,则十分容易出现翻浆现象。粉性土壤中含的粉土粒较多,而且粉性土壤水稳性差,毛细作用大,干燥时虽然具有较高强度,但是当含水量增加时,土壤的强度下降十分明显。

1.2 温度的影响

一旦土壤的冻结深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且空气的温度较低时,则会导致市政道路路基翻浆的现象。在冬天天气较冷的情况下,冷结深度和冷量一样时,很容易发生翻浆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刚入冬的时候,天气相对而言不太冷,气温也不高而且冷暖交织出现的天气情况十分显著。若是地区的温度介于0~5℃之间,这些区域的冻结线一直处于市政道路路基下不太深的地方。如此一来,水分就会聚集起来,汇流至距离路面比较近的位置,诱发翻浆现象产生。当然,以上现象并非绝对,若是进入冬天后,气温下降明显的话,冻结线就会骤降到离路面非常深的位置,此时的道路路基周边积累的冻冰就相对而言较少,就不会出现翻浆的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春天的气温变化如果较大的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翻浆现象。

1.3 水分分布不均的影响

在路基中,所含的水分状况也会对翻浆的现象产生影响,因为翻浆现象的实质就是土基内层的水分在不断地转移和变化。一般而言,较常发生翻浆现象的地方,地势较为低凹并且道路路基的四周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均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分供给。当进入秋天后,降雨量逐渐增加,土基中的含水量不断增加,与此对应的地下水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水位也在逐渐升高,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导致了翻浆现象的发生。

1.4 路面结构不同的影响

出现翻浆现象和工程的路面结构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通常来说,用黑色路面来铺筑潮湿的土基的话,则会由于路面透气性不好,导致路基中的水分难以挥发掉,造成路基的强度降低,当道路上有车辆通行的时候,便会出现翻浆的现象。

1.5 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影响

当市政道路工程通车后,行驶的车辆负载对于市政道路的路基翻浆情况也会产生影响。若是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越多且质量越大的话,越容易出现翻浆现象。

2 市政道路路基翻浆病害的预防措施

2.1 加高路基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翻浆病害的预防时,可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对路基进行合理的加高,保证路基的上部土层高于地下或地表水面。在对路基加高的过程中,要注意以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临界高度来确定加高的高度,加高的过程中要保证路基一直处于干燥的状态。加高路基,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或地面水渗入路基,保持干燥路基周围的干燥,还可以降低由于水分冻结时从各个地方聚集汇流而来的水分,是有效预防并应对翻浆的一项重要举措。

2.2 修建隔离层

若是地面积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则会导致路基周边存在湿润或是过湿的问题,此时不适合增加路基的高度,而可以采用铺设隔离层来做好防水工作,隔离层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约75cm处,这样可以阻隔毛细管水,防止其进入道路路基的上方,以此来使路基的上方保持干燥。隔离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不透水的沥青、毛毯和塑料薄膜等材料,透水的材料可以使用砾石、粗砂和碎石等材料。

2.3 修建隔温层

为了防止路基工程结冰,形成冻土,需要修建隔温层。可以采取在路基路面的下层铺上一定量的矿渣、灰渣和碎砖等多孔隙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的孔隙比较多,因此传热的能力低,这样可以使这些材料下方的土层保持一定的温度,也可以以此来降低土层冻结的深度。一般用作隔温层的厚度不超过50cm,隔温层的宽度要比路面宽40cm左右。聚冰层里面的水分要在化冻时就进行排除,也可以暂时汇聚在一些渗水性比较好的路面的结构层里面。通常可以选择设置排水沟或者蓄水砂(砾)垫层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2.4 降低地下水位的深度

为了有效的避免地下水渗入路基,导致上层土壤受到影响,则需要降低地下水的水位深度。用来降低地下水水位深度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①设置渗沟和路基盲沟。当地下水的水位深度达到一定值时,可以在边沟的下方修筑排水渗沟的方式,来减小地下水水位的深度。为了减小春融期路基中的自由水含量,可以修筑路基盲沟,来疏干路基上方的土体。②可以对土基结构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有效提高路面强度及整体完整性。具体可以在路面铺垫一层隔湿效果较为理想的煤渣土和石灰土等材料;也可以铺垫一层组成为砂砾、粗砂的砂砾层,以此来阻隔路基水位的上升,有效地促进积水的排放,减轻路基所承受的应力。

3 市政道路路基翻浆病害的处理措施

3.1 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

首先,施工人员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工程,借助科学手段以提高路基的高度,防止地下水渗入路基里,保持路基的干燥。采用地面排水设施,诸如采用拦水带、截水沟、跌水与急流槽、边沟、排水沟、蒸发地等方式,有效地防止并控制路基不受水流的侵蚀,通过设置的拦截引排地表水和地下水到不会影响路基安全的地方。具体说来,通过简单的途径,保持路基干燥度以防止水分冻结是十分简单有效的防止翻浆现象出现的最有效措施。

3.2 更换施工场地的土质

针对某些施工地区而言,其地下水的水位较高,如果施工现场的土质为粉性土质的话,则极容易诱发翻浆现象。在这种条件下,就要求人们一定要采用粗颗粒的原料土方来填充路基的上方,不仅能够防止路基周边冻结,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

3.3 有效改善路基结构层

①以石灰土作主要原料的结构层。由于石灰土的板体性极佳,而且石灰土的冰、水稳定性和力学强度都比较理想,所以能够有效地预防路基发生翻浆现象。当市政道路上方行驶众多车辆时,车身的重量能够传递到土基上并且均匀地施加压力。因此,石灰土的扩散便会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减少。另外,石灰土的多孔性结构能够有效地调节路基周围的水环境的温度,防止路基周围冻结。②使用煤渣为主要原料的石灰土结构层。通过使用煤渣为主要原料能够预防翻浆的效果和使用石灰土结构层治理翻浆的效果相差不大。使用煤渣石灰土做底层施工原料时,要保证煤渣石灰土结构层的厚度不少于15cm。③采用面层、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辅以碎石和沥青为表面的防冻层,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干燥情况下路基表面冻结情形,还能抑制潮湿的状态下,路面出现冻结的情形。

4 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道路工程由于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连续降雨,降水量增大,导致南区道路出现翻浆现象。三条路翻浆面积共700m2。

4.2 处理方法

将一定范围内的土层(软土)挖去,再回填以强度大的砂砾并夯实。一般原则为挖深不挖浅、挖大不挖小,一次将翻浆部分挖除干净。

4.3 施工方法

①先采用挖掘机将翻浆部位挖除:东西向道路及西面南北向道路下挖深度均为0.5m,东面南北向道路下挖深度为2m。局部、细小等铲除不彻底的地方人工及时进行清理气温较高或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可以先将坑底晾晒。②填砂砾:要求砂砾粒径≤15cm,干净匀称。压路机碾压,碾压一定要边角到位,碾压次数不少于4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翻浆的危害极大,且其发生概率大,一旦发生,将会对市政道路带来毁灭性的损害,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影响着道路上的行车安全。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收集详细的资料,正确把握好施工进度、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翻浆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充分确保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以及行车通行的安全性。

[1]黄怀亮,刘林林.试论如何处理市政道路路基翻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8~79.

[2]杜文江.浅谈公路路基翻浆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3:194~194.

[3]刘洋.北方市政道路路基翻浆的预防和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96~97.

[4]杨爱霞.浅谈公路路基翻浆的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4~95.

猜你喜欢
结构层石灰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暮春壁秀映石灰
城市道路路面石灰土结构层设计合理性的分析
不同有效成分的石灰消毒防病效果的比较试验
道路结构层整体抬高加固方案在S20大修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
基于疲劳寿命的高模量材料结构层适用性研究
防排水结构层对铁路基床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