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专无砟轨道施工组织技术管理

2015-04-16 07:25高晓冬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2期
关键词:双块板式工装

高晓冬(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浅谈××客专无砟轨道施工组织技术管理

高晓冬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具体包括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准备、进度指标、工装、人员配置、物流组织、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等,需将诸多因素尽可能考虑充分,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确保优质、低耗、安全、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本文就××客运专线××标无砟轨道施工中,面临工期紧、任务重、无砟轨道标准高、交叉作业多、地方协调难度大等情形开展的施工组织技术管理进行论述。

无砟轨道;施工组织;管理

1 工程概况

××客专设计时速为250km/h,预留提速条件。本标位于××市到××市地区,均为山丘地段,物流条件差,大部分利用现有乡村道作为物流通道。全标段路基长度7.898km/38段,占正线长度的20.6%;桥梁 23.949km/31座,占正线长度的62.3%,隧道6.566km/12座,占正线长度的17.1%。本标双块式和Ⅱ型板式两种类型无砟轨道共76.8km,其中双块式式无砟轨道58.5单线公里,Ⅱ型板式无砟轨道18.3单线公里。

2 施工现状

本标制架梁受各种原因影响架梁通道迟迟未释放,相继引起部分线下工程施工受制约,特别是隧道电缆槽和填充层,桥梁防水层,路基端刺、端梁、过轨管线和水稳层施工均受架梁通道影响迟迟不能施工,剩余工程量大,各工序不能同时施工,并且相互交叉作业,物流条件差。原计划7月中旬完成制架梁,实际9月除完成制架梁,比原计划滞后2个月;根据××公司确定的节点工期要求,12月30日完成本标段的铺轨,无砟轨道施工不到3个月的时间,工期非常紧张,加之无砟轨道标准高、精度要求高,施工受气候影响比较大,施工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部组织无砟轨道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对施组全面优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工期要求的同时,工程质量、轨道精度、施工安全进行全面的管控。

3 工期安排

总体施工计划安排。根据××公司总体计划安排,结合现场实际和各分部资源配置,对关键工序进行了节点工期安排。12月15日完成所有的无砟轨道施工,12月20日具备铺轨条件,12月30完成铺轨。为确保无砟轨道顺利完成,首先要将无砟轨道施工的前道工序和与无砟轨道施工有关联的剩余工程完成,在做无砟轨道施组时进行全盘考虑,统筹安排,线外试验段:双块式和板式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7月20日完成。线下工程如路基表层预留填筑层、桥台搭板、过轨管线、无砟轨道端梁、端刺、摩擦板等9月25日前完成施工。

无砟轨道施工计划安排:无砟轨道12月15日全部完成,12 月20日具备铺轨条件。板式无砟轨道3套工装,每套工装铺板指标为50块/d,精调灌浆35块/d;双块式无砟轨道8套工装,每套工装底座板/支承层140m/d,道床板120m/d。

4 无砟轨道设备工装配置

结合现场实际,配置了11套工装,其中双块式无砟轨道8套工装,Ⅱ型板式无砟轨道3套。双块式无砟轨道支承层模板1800单延米,底座板模板6000单延米,道床板模板6000单延米,龙门吊18台,精调小车8套,工具轨6km。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支承层模板3200单延米,铺板设备4套工装,砂浆车3台,压紧装置2000套,梁面处理设备2套,防水层喷涂设备2套工装,精调标架6套,全站仪8套,电子水准仪5套。

5 无砟轨道人员配置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支承层每套工装80人配置,道床板按130人配置,技术及安全管理人员各按2人配置,测量按7人配置;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两布一膜每套工装25人,底座板支承层每套工装120人,铺板每套工装45人,精调灌浆及纵联每套工装120人。

6 拌合站混凝土供应

根据无砟轨道总体工期安排和工程数量情况,经初步计算,双块式无砟轨道及隧道预留填充层混凝土方量为11.9万m3,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及隧道预留填充层混凝土方量为2.8万m3,加上无砟轨道混凝土方量约12万m3,需利用线下工程混凝土拌合站5座,高峰期每分部的混凝土使用供应量1000m3,各拌合站混凝土罐车配置不少于16台,并要做好拌合站和罐车的保养和维修,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7 原材料储备、试验及检测

根据工期安排和设计工程量,并考虑一定比例的损耗计算原材料工程数量,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做好材料供应计划、试验计划和甲供甲控物资供应计划,物资分阶段供应,在先导段施工前1个半月到第一批材料,并做好原材料检测工作,并储备足够原材料,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8 物流组织

本标段无砟轨道施工充分利用地方公路、乡村道路以及新修建临时便道进行物流组织,对部分大型设备吊车、砂浆车、存板、存枕区域进行地基处理。桥梁底座板钢筋采用钢筋场加工,运输车运至桥下,吊车吊至防撞墙两侧,桥上人工安装;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或地泵输送浇注;铺板、轨枕采用吊车从桥下吊装上桥再用平板车运输进行铺设;沥青砂浆灌注采用移动砂浆车桥下搅拌,通过吊车将转运斗吊至桥上进行灌注。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道床板施工均采用单线施工,利用路基、隧道口便道口作为物流通道,高墩长桥段配用龙门吊单线施工。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短桥矮墩采用双线施工,高墩长桥采用单线施工。

9 施工组织中采取的有效管理措施

为确保无砟轨道一次成优,按期实现××公司下达的年度总体工期目标和完成总投资计划,项目部利用现有资源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公司下达的总体工期要求和投资计划,结合现场制架梁进展情况和现有的物流组织,充分分析各种不利影响因素,编制多套施组方案,多次组织各分部进行施组分析、总结、优化、评审,比选最佳方案,确定节点工期。

(2)在无砟轨道准备阶段,建立无砟轨道质量管理体系,成立无砟轨道施工管理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责,制定了无砟轨道施工管理办法、精度考核等办法,编制了无砟轨道的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并组织项目员工进行学习。通过管理制度标准化,使所有参建员工的所有工作都有“规”可依,项目管理井然有序。及时对分部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在落实领导包保制度的同时,建立夜间值班制度,落实24h盯控管理,分部实行24h值班制,项目领导和技术员轮流值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现场的好经验及时组织推广,对现场个别违规施工的决不姑息迁就,进行严厉批评和处罚,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目的,增强了全员质量意识。

(3)制定无砟轨道施工周考核办法,责任到人。根据总计划下达周考核计划,每日进行进度统计,每周考核。把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具体到每个作业面、细化到每一天,制定周计划节点目标、明确考核指标,坚持每周组织对现场施工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召开施工生产调度会,通报考核情况,点评现场质量、安全、工程进度,兑现奖罚,下达下周计划。分部坚持每天召开工程交班会,讲评各作业面施工质量,通报完成任务情况、严格兑现考核。有力地调动了全员的施工生产积极性,保证施工生产有序推进。

(4)为搞好样板引路、整体成优的目的,在无砟轨道施工前,建立了板式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掌握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领会设计意图,指导线上无砟轨道施工的目的,同时利用线外试验段作为培训基地,对凡是参与无砟轨道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让施工人员快速理解设计意图,了解质量控制要点,掌握施工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项目部制定了无砟轨道首段评估管理办法,制定了无砟轨道检查标准,成立评估管理领导小组,凡首套工装每道工序首段施工须经评估管理领导小组评估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通过评估办法,既规范了无砟轨道施工,统一质量标准,又达到了样板引路的目的,对无砟轨道质量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

(5)严控测量关,精测统筹安排。无砟轨道精度的高低是衡量无砟轨道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施工质量控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确保无砟轨道的精度,我们主要采取几项措施:①在无砟轨道施工前,对全标段的精测网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一布设和段落划分,既有利于无砟轨道施工,又满足测量精度要求。②组织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对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参数进行全面的计算、复核,统一测量标准及要求,并及时与相邻兄弟单位精测网搭接事宜达成统一标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有效。③施工过程中,测量全过程控制,特别是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支承层施工,实行施工过程全程跟踪测量,底座板/支承层的高程、平整度、结构尺寸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并将砂浆厚度控制2.5~ 3.5cm,既减少砂浆浪费,质量又得到了明显提高,功效也得到明显提高。④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已浇筑的道床板进行复测,及时分析,建立精调数据和复测数据统计分析台账,并定时组织分析评估,查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后续轨道精调施工。

自无砟轨道施工以来,经项目部的超前策划,精心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克服各种困难,工程进展取得较好的成绩。接受了××公司及设计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检查、考核,各检查组对现场管理、文明施工以及工程质量均给予好评。按期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本标无砟轨道顺利实现12月15日完成,12月30日如期完成铺轨,取得较好的效果。

10 经验及体会

虽然工程按期完成了各项任务,但在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在今后的无砟轨道施工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工具轨对接控制、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混凝土浇筑时温度控制、扣件保护等方面有待提高。

U213.2+44

A

1673-0038(2015)52-0266-02

2015-12-9

高晓冬(1975-),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铁路、公路等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经营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双块板式工装
沿海地区高速铁路桥梁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某型轴承防错工装的设计
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自动整平设备研究与应用
轴钻斜孔工装设计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成因分析及修复技术研究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度分析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