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运营发展对策

2015-04-16 07:25曾维芳海南省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海南海口571126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建设工程工程质量

曾维芳(海南省交通工程检测中心 海南海口 571126)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运营发展对策

曾维芳
(海南省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海南海口571126)

所谓工程质量检测,主要指按照设计文件、国家法律以及工程建设标准来测试对建设工程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各种构配件、施工设备和工程实体质量等,最后确定工程质量特性的一种活动。检测工作的任务是向社会出具科学、公正、准确的检测结果,为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市场经济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逐渐开始走向市场化及专业化,其属于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想要确保质量检测机构具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应从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时效性、准确性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提高检测机构的权威性和竞争力。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存在问题;对策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

迄今为止,建筑领域质检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为1985年以前,这一阶段建筑质检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它以各种不同性质的实验室形式存在,一种属于建筑企业内部实验室,其设立的目的就是给检测单位提供服务;另外一种属于科研院校里面的试验室,可以起到教学科研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业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新的格局促使国家加强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力度。1985年10月21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定》的通知,此后各地纷纷建立起从属于各级质监部门的检测机构,无一例外,这些检测机构皆带有政府色彩。2005年10月18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质量检测业迈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办法》中明确指出,检测机构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性质为中介机构,它的运行不能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2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

2.1实验检测人员配备不足

目前,很多检测机构为了节约成本,检测人员根本不满足相关的管理办法规定的人员配置数量和相关技术条件要求。接到检测任务后就行其他检测机构借用检测人员或者将检测任务私下分包,致使检测结果无法保证科学性、准确性,严重影响了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

2.2检测人员层次低

目前大部分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学历水平比较低,高中学历、中专学历的检测人员占很大比例,检测人员学习新标准规范、新检测技术的能力比较差,专业知识更新慢,致使检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很多检测人员每天重复相同的试验检测工作,却不明白所进行的试验检测结果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大小。

2.3检测仪器设备更新和配置滞后

检测仪器设备是保证检测工作开展的基础,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快速更新进步,检测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进步,相应的就会要求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才能满足检测机构的发展。但是很多检测机构为了节约资金,对于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和配置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建设检测行业的发展。

2.4收费制度缺乏合理性

我国是由省级部门制定地级市质量检测机构的具体收费标准,部分收费标准长久没有改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低收费标准非常容易使得检测机构收入比较低,从而引发乱收费现象。由于检测工作逐渐往社会化方向靠拢,所以部分检测机构出现了恶性竞争,利用低廉价格获得客源,没有注重国家收费标准,从而扰乱了市场秩序。

2.5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滞后

对于建设工程,其质量检测机构采取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主要指质量检测机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等方法来综合管理质量检测机构和机构各部门所负责的检测业务,给质量检测机构的有效运行提供比较全面以及自动化的服务。我国建设工程相关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各检测单位不管从硬件、软件建设上,还是从人员素质上,以及思想认识上,离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各地信息化建设差异很大。工程建设管理较发达的省份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但一些工程建设管理较落后的省份地区仍是电脑与人工混杂使用。软件方面,目前开发的软件中各种功能运用还在摸索阶段,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检测样品的录入、费用的记录、检测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相关检测信息的查询以及单一固定格式报告的打印等,对各种数据没有全面实现自动化采集和录入,部分试验数据和现场检测数据还需人工输入信息化系统,没有真正实现检测数据同步自动导入。人才储备上,目前各个检测机构都是通过社会上软件开发公司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检测单位没有自己的开发队伍和维护人才,导致软件的实用性、方便性上总存在瑕疵。

2.6检测市场缺乏规范性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已经出现了恶性竞争问题,由于受到利益的引诱,很多情况下出具的报告的缺乏真实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主观原因以及客观原因,其中客观原因主要源于因为检测市场法律约束性比较低,缺乏规范性,使得部分检测单位在挑选相应检测样本的过程中,未保持一种职业谨慎态度,同时没有严谨处理所获得的数据,有时候在签名环节甚者产生冒名顶替的现象;另一种主观原因主要源自检测单位没有依法利用资质。例如,把自己的资质通过高价转至他人,有的甚至直接把已经盖章的那些空白检测报告高价提供给无资质方进行使用。部分地区为了保护当地工程质量检测这一行业,出现垄断经营的行为,从而对检测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检测行业的技术进步。

3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运营发展对策

3.1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引进高校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到检测机构人员队伍,能够起到优化检测机构自身知识结构的作用。同时对检测机构里面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教育以及对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如外派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或者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邀请国内相关质量检测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来单位讲学或者是聘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来本地定期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基本操作技能的教育等。大力建设相应质量检测机构里面的复合型人才工作团队,既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所具有的业务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检测机构所具有的服务水平。

3.2提高检测机构科学管理意识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属于单纯的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机构的管理者要避免重技术轻管理,只有对检测机构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时效性,以提高检测机构的竞争力。

3.3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和配置更新

仪器设备是检测实验室正常开展检测工作并取得准确可靠测量数据的重要资源之一,对检测仪器设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检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它是提高技术能力和增强管理水平及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同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及时更新检测仪器设备,以满足检测工作的需求,提高检测机构的竞争力。

3.4发挥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检测中的作用

检测机构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发挥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检测中的作用,信息化建设初期投入较大,电脑、网络设备、软件开发等,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实现信息化后,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决策成本都会明显下降,而工作效率、信息收集处理则会明显提高。同时,检测机构要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数量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单位施工信息化的水平。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要力求做到企业全民参与。

4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建设工程上一个重要的主体,在为建设工程建设提供一个重要的科学依据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它所应承担的重大责任,提高质量意识。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该有效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依据具体解决方案编制明确的规定,通过现有资源不断开拓新市场。更改以前的传统思想,学习并且掌握国际先进技术检测标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从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并在竞争过程中吸取经验,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TU712+.3

A

1673-0038(2015)52-0057-02

2015-12-11

曾维芳(1981-),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建设工程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