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招拆招 以新对新 新常态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攻略

2015-04-16 13:51原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邹十践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机械行业工程机械常态

文 / 原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邹十践

见招拆招 以新对新 新常态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攻略

文 / 原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邹十践

工程机械行业已在我国运行了几十年,并为我国建设事业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中国经济在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其发展变化不以人们主观意识决定,而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行: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向前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增速处于换档期,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逐步过渡。受此大环境影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从2011年4月开始,其在国内外市场上低位运行,且行情每况愈下。即使如此,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并未进入死胡同,仍有绝处逢生的战略机遇期,这就是要刹住前几年高速增长期时的膨胀式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的平稳增长期,即新常态期的稳健式增长。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应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即行业发展景气周期规律的特征出发,修正或改变前期的发展常态,以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新常态下,工程机械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传统的营销手段、市场竞争手段,开创新局的创新手段“不好用了”。在此严峻的即新又常的状态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该如何应对?其实总结下来,不过四个字——以新对新,即以新思维、新手段、新办法、新措施、新的市场竞争谋略,来迎接新挑战。打赢新常态下极其艰巨严峻的攻坚战,夺取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胜利。

“新常态期”何时到来?

新常态期是与工程机械景气周期是有一定关联和相似之处的,它类似于工程机械景气周期规律中的第二阶段萧条阶段,但又不完全类似。这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了2011年前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后进入的一个平稳发展期,实质上新常态期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中高速增长期。

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经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与以往经常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且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一个与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而这种新常态是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阶段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规律的认同。在此我们所说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新常态与国际社会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低迷状态所说的新常态,和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括的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新平庸,显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含义。应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工程机械行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才能正确理解新常态之新——将迅速换档期、转行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的三期叠加而衍生的一个新概念。但新常态之“常”,又意味着此期中行业发展经常相对稳定,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处于我国经济大环境中的工程机械行业又将怎样面对新常态?

其实,我们应从行业发展的历程来观察问题。早在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两位数增长态势已不复存在,大多数企业已逐渐意识到行业进入了其发展运行的新常态期。

新常态期并非朝夕而成。2011年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产能过剩、产品销量不畅、库存压库过多、保有量大。截至2012年底,我国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已达561~608万台。行业中的积存产品使得资金周转迟滞,产品更新换代间隔期长,成为阻碍行业向前发展的制约,行业创新自然是空话。行业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新常态就很自然地出现在行业进程中。

201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86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8.16%,利润总额下降了35.44%,销售利润率由2012年的10.78%下降到5.9%;2013年,行业中93家企业与上年同比,销售收入又下降了11.74%,利润总额下降了32.56%,盈利能力滑坡远大于销售收入。时至今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仍然难见有明显的逆势上扬和反转迹象。

在这种行业运行发展较为不利的处境下,行业又缺乏灵境理性的判断和处理。国内龙头工程机械公司的产能总和大大超过市场需求量。严重的供需失衡,导致了激烈而无序的销售市场竞争,加之数量不少的进口二手机的冲击,形成了行业的极大困局,也为行业的新常态的到来,提供了充足的先天条件。

“新常态”就是不同与以往经常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是一种趋势性且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意味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一个与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十来年,行业处在景气周期蓬勃发展阶段时,涌现了徐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厦工、临工、龙工和山推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树立了榜样;但是从客观事实来看,我国本土行业与国外行业中强势企业还存在不小差距,这不仅体现在高新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在生产规模,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以及开拓市场、营销手段等方面也都存在。在此,笔者选择了国内8家行业强势企业——徐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厦工、龙工、山推和国机(以下简称“本土8强企业”)和8家外资强势企业——卡特彼勒、小松、沃尔沃、日立、阿特拉斯、山特维克、约翰·迪尔和斗山(以下简称“外资8强企业”)进行对比。

外资8强工程机械企业几乎均拥有百年从业史,平均厂龄137年,经历过兴衰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和多次经济危机,有应对市场变化的丰富经验和对策;而国内8强工程机械企业平均从业史只有33年,大多首次面临这样的经济新常态期。2007年,外资8强企业营业额是国内8强企业的7倍;虽然这些年来国内行业强势企业迅猛发展,但其规模仍然偏小,不及外资8强企业的三分之一,两者在国际化的差距就更大;国内强势企业的产品的销售依赖国内市场,所以市场容量小。而外资8强企业产品销售其中80%份额依赖海外市场,所以其销售市场广阔,作生意余地很大。

国内本土强势企业的发展模式习惯采用“大投入、高增长且粗放式管理”的发展模式,虽然初期公司规模增长很快,但运营效率低。当人口红利(超低劳动力成本)慢慢消失时;则粗放式管理就会把企业经营的盈亏平衡点推得很高,形成高昂的固定成本;当市场下滑时,利润缩水就远远超过营业额的下降。近2~3年来外资强势企业的人均利润是本土强势企业的5~10倍。可见在市场运营和产品管理方面,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及强势企业还较为落后,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外资强势企业注重风险管理且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国内8强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销售工作始终局限国内市场,而且其销售模式分为分期付款、低首付、最后甚至降到零首付,这三种付款方式充满极大的风险,是企业应收账款收不上来,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外资企业同样会采用银行融资销售,但通常都是坚守30%首付款的底线,同时销售是在对客户严格的信用评估体系下进行的,在源头上避免了销售风险。外资经营卓越的企业,在处于经济低迷时还能使其销售工作大放异彩。如卡特彼勒在其经济低迷时的一年时间里就扭亏为盈,从亏损10亿多美元到盈利近20亿美元,使公司重新跨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沃尔沃也善于运用危机处理机制化险为夷,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它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制造基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库存周转率,重点畅通现金流和作好库存管理,大大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一年之后,该公司不仅把营业利润从2009年的-11.23%提升到11.48%,还使公司的行业排名提升了2位。强势的工程机械外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市场跌宕起伏的波动的市场疲软不景气的困扰,但始终都能化险为夷,其面对危机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强大应变力,是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应向其学习之处。

从上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四大机种的销售下降现象来看,经济新常态对行业造成的不利形势是一时难以克服的,但行业绝不怨天尤人。

在4万亿投资的刺激下,几家整机制造公司制定了到2015年将实现1000亿产值的目标,如今看来,这实在是难以实现的梦呓。去年受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及资产投资不到位的桎梏,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一直处于调整和低位运行阶段,行业销售市场疲软乏力,且扩展空间狭小,行业主要机种销售均下滑。挖掘机整体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两位数。2014年1~8月,我国挖掘机销量同比下降13.8%,当年同期的出口量仅为3982台;装载机销量同比下降8.7%,出口量为17083台,同比下降了17.1%;推土机销量同比下降15.4%,期下降幅度超过了挖掘机的同期下降幅度,出口量为1935台,同比下降了9.8%;压路机销量同比下降了7.3%,与其他几种相比期下降幅度较小,下降幅度均在200台左右,而出口量为1933台,同比下降20.3%,其严峻形势并未解除。

从上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四大机种的销售下降现象来看,经济新常态对行业造成的不利形势是一时难以克服的,但行业绝不怨天尤人,在不利的客观条件下,寻求各种有利因素,斩棘披荆,闯出一条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才是我们不懈奋斗的方向。

新常态下行业振兴路在何方?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新常态期,倒使我们头脑清醒了许多,认识了行业发展的一些深刻问题,即2011年前的十年我们行业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后获得了国家4万亿的投资,让当时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亢奋、甚至癫狂的状态——3年内,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到2008年的3倍多,净利润增加到5倍多!在4万亿投资的刺激下,行业中几家整机制造公司纷纷制定了到2015年将实现1000亿产值的目标,如今看来,这实在是难以实现的梦呓。直至2011年,整个行业才逐渐清醒下来。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正式发布通知,将工程机械列入金融风险高危行业,行业逐渐步入理性回归之路。

新常态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有些企业期望在逆境中崛起,想追求产值的更高增长,这就需要别具一格,另辟蹊径,开拓新的专业创新领域;工程机械行业是装备制造业中技术实力相当强的行业,改行或转产其它相关行业,相对来说技术障碍较少。如三一集团多年前已开始进入风电、海工领域;中联重科在做大环卫产品的同时也通过收购奇瑞重工进入农机和叉车领域;徐工集团在扩张混凝土机械和消防设备领域的同时,顺利进入铁路工程机械和重卡领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凭借几十年已经积累的规模、实力、生产经验,创新和制造经验以及管理优势,在逆境中奋起。而目前我国政治、经济环境较好,为行业抗击发展进程中意想不到的内外风险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实力。“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的一批国际工程,即是增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友谊与感情的人心工程,更是冲破新常态期我国经济发展疲软的标杆式先导工程。在此形势和经济实力的铺垫和支撑下,我猜想,行业在突破新常态期中的围堵不利因素时,还应做以下的艰巨工作。

期望在逆境中崛起,想追求产值的更高增长,这就需要别具一格,另辟蹊径。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应别具一格,实施创新图新图强战略,转型升级,化发展进程中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积蓄实力,逐步突破新常态,进而摆脱新常态的发展模式,进而跨入国际工程机械行业长期运行的发展常态。

即使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目前处在发展中的新常态,但我们还是有底气、有实力、有信心来抗击各种发展中的风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行业从艰难困苦中崛起,已在全国形成十个有一定实力的产业集群区。只要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潮头、精心策划、运筹帷幄、敢于拼搏、善于创新、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会跳出行业发展的新常态怪圈的。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又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起始之年,是行业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国经济建设有望提速,一些新的建设项目将相继投产,特别是我国倡导的世界投资银行得到世界各国热烈响应,这对我国筹集发展资金极为有利。因此,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总的形势看好,全国工程机械产销总量有望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长,但行业中产能过剩依然存在,市场竞争仍较激烈。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的销售尚不理想、创新驱动阻力重重,生产企业要想排除前进中障碍和困难并非易事,行业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确保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的全面管理,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标准,健全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创名牌产品,发挥名牌效应,用名牌产品创造经济效益,促进行业发展。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逐步实现产品的低噪音、低排放、低污染、产品美誉度高、市场竞争力强。

·把创新驱动作为行业发展、转型的核心。严格实施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质量创新和管理创新。工程机械是技术密集型产品,以优质产品开拓并占领市场。企业要力争五个转变,即由橄榄型转向哑铃型;加强科研力量,由规模效益转向质量效益,坚持质量第一;由生产技术型转向技术创新型,实施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方针;销售由内向型转向外向型;搞活国内市场,逐步打入并扩大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是行业主攻关键领域;企业组织由工作型转向学习型,不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行业转型升级、制造在国内外有很强竞争力的名牌精品。

·大力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向高层次发展,两化相辅相成并紧密融合,有利于行业在新常态中发生质的变化。用计算机技术升级并优化工程机械产品,建立智能工厂、数字车间,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采取严格措施和一切手段,消化积压产品、疏通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流通渠道,严格堵住国外二手机流入国内市场的通路,有利于国内行业积压产品走向销售市场。

在我国目前行业处在新常态期中,行业要认真做好培训员工的工作,既要招募、培训一批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又要培训一批掌握现代工程机械技术、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工人,这有利于行业研制新产品、排除技术故障的维修机制形成;有效攻克工程机械配套件质量关,逐步实现关键配件替代进口;提高产品自制率水平,减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研制出有独树一帜有竞争力的产品。即使在目前这种不常见的新常态期中,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也可以破茧而出、排除万难,力争实现较快较稳发展。

(编辑/汪玚)

猜你喜欢
机械行业工程机械常态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工程机械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工程机械雄安遇冷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