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2015-04-17 12:31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双语外语儿童

孙 奇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心理语言学界都很关注的问题。英语是世界语言之中被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而且它的实用性也最高。我们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体现。然而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并不仅仅是依靠英语,其他的语言比如西班牙语、德语之类的小语种也有需求,这就使得双语教育在中国盛行是必然的。然而,就目前的中国来看,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环境还不是很成熟,这种教育的现状也只是在某些大城市或者发达地区存在。也许更多的家长会通过自己的教育来使儿童更早的接触其它语音,要想真正的使双语教育在学前儿童阶段成为普遍现象,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仅是家长的原因,还是教育机制与教育理念的原因,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使学前儿童及早地对外语有所感知。进行双语教育,从儿童时期开始是最合适的,这是因为儿童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接纳能力是人的整个一生中的黄金期,这使得在学龄前儿童时期进行语言教育也更容易。如此情形使得目前的中国社会对于儿童的双语教育关注度很高。基于此,文章从当前的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基本形式出发,这种研究学龄前学童双语教育的基本概念及时代的必要性,并探索性地提出一些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与分析能为中国儿童学前教育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为促进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双语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既学到本学科知识,又可以学到另一种语言知识的效果。学前儿童双语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语音的交叉教学使儿童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学前儿童双语教育通常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另一种语言是以英语或者其他语言代替作为教学辅助语言。其主要特征是: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学习活动中也是两种语言共用。对学前儿童而言,这两种语言是他们的学习对象,也是他们获得其他新知识和参与各种活动的工具。由于是学前儿童,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很少,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与美好,学龄前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期,在此阶段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刺激特别敏感,让学龄前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极大地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因此这对于双语教育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同时也是很难以把控的,这对老师的要求将是非常严格,既要呵护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理,又要传授双语知识。这种启蒙式的教育往往是最关键,也是最有难度的。

二、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让儿童尽可能早地开始感知外语的氛围,培养一个良好的外语基础,这对以后的小学、中学,以至将来的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目前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发展空间很大的原因所在。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对语言的接受能力比成人要快的多,而且接触外语也更好地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要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的思维灵活性要高出很多。进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需,为了更好的让儿童掌握新知识,接受新教育,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外语教育基础教学模式,这对孩子在未来无限开放的社会上竞争是很有帮助的。其二是能让孩子及早地打下语音学习的坚实基础,现在的中国对外语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很多工作内容与研究方式都需要外语作为媒介,当学前儿童在一个人一生之中最容易学习语音的时段掌握了外语学习的基础的话,这对他将来学习更多种类的语言也是非常有利的,也会使之变的更轻松。其三,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对其它各方面的发展也是极具帮助的,学前儿童完全处于一个学习成长的空白阶段,任何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而双语教育则为他们的思维开阔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这对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及其它方面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而且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婴幼儿时期是口语学习的关键期,幼儿的发音器官灵敏度极高,他们能辨别语音、语调上的细微差别,能准确地模仿各种声音。这就需要教师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结合学前儿童自身的特点来发展双语教育。比如说学龄前儿童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当他们的注意力被别的外部事物吸引的时候,需要老师很自然地引回来。例如运用现场教学模式,老师拿出一个可爱的玩具问:这是什么?小狗,little dog。这样幼儿们就会很感兴趣,知道这个东西用母语怎么表达,用英语又是怎么表达。因此也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外语素养,扎实的外语基础,学前儿童是初次接触外语,不应有发音或语调方面的任何差错,如果老师开始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会对儿童以后的学习带来隐患。这就需要教育机构重视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师资评定,让最优秀的教师进入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课堂中去。

(二)教育方法方面:学龄前儿童的双语教学应该采用游戏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婴儿充分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的灌输。所以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的老师一定要懂得教授语言的技巧,一方面要进行母语和外语的转换,让幼儿明白事物的相关性和语言性,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防止幼儿对两种语言产生混淆。

婴幼儿是具有主体性的发展着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外界接触的增多,好奇心也会越来越强,并且也越来越会模仿。他们拥有很强的发展潜能,能通过自主探索使认识新事物更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想办法提高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同时注意评价的多样性等。

(三)环境方面:物质环境,包括教学场地、电子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如卡片、贴纸、玩具、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影像资料等。不同的物质和教材对教育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不同类型的环境对幼儿来说都是新鲜的不至于因太过单一而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精神环境方面,充分营造出一个能够调动幼儿身心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幼儿积极主动想听、爱说、同时能过得到积极互动的语言氛围。当然,也应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人际交往环境。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儿童歌曲,儿童英语卡通片等;在游玩的地方张贴双语图片、卡片等,让幼儿有一个耳濡目染的环境。

四、学龄前儿童双语教育发展改进措施

当前的中国学前儿童双语教育还存在许多可以发展改进的空间,比如学校环境及师资力量方面,目前有很多不具备双语教学资格的幼儿园却打着双语教育的旗号进行招生,目的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提高入学费用,以此获得不正当利益。同时,政府或者说是教育机构对学前儿童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双语幼儿园教学质量评估,对不合格的幼儿园坚决禁止其招生。同时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师普遍英语水平不高的现实,教育部门还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让优秀的教师以公开课的形式带动来指导业务水平不太好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出台更明细的规定来评审教师资质,使学前儿童的教育更健康,更理想。

对于学前儿童的家庭来说,父母也需要对儿童的双语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婴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好坏也是影响学校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基础。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外语能力,平时除了对婴幼儿进行母语交流,还应该辅以简单的英语交流。把双语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府和社会机构也可以建设一些有外语主题的游乐园,和其他学校的幼儿进行交流,还有一些儿童早教中心等。一些公共设施、广播都有双语标识,例如我们乘坐地铁公交车时会有双语报站,加强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儿童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的双语感知,更轻松的融入到学校的双语教育中去。

根据幼儿各方面发展特征及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现阶段的中国,进行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仅对个人,对社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幼儿们能够顺利学习好外语,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配合,需要政府对教学机构与教学老师进行严格把关。为学龄前儿童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龄前儿童双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龄前儿童在优良的双语教育环境中快乐主动地学习。

[1]郭卫东.论双语教育的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雒蕴平,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张英丽,郝晓东.谈婴幼儿双语教育[J].教育探索,1997(4).

[5]尹丽娟,王友鸿.有效的学前双语教学特点[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3).

[6]张婷.浅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猜你喜欢
双语外语儿童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留守儿童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六一儿童
大山教你学外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多一点等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