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教育“五力”并行

2015-04-17 17:56方淑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五力理想动力

方淑君

(漳州市第五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自强教育“五力”并行

方淑君

(漳州市第五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围绕当前学生自强教育的热点问题,在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实际中可运用“自强教,五力并行”的经验做法,诸如差位竞争、讲故事、班训教育、竞赛激励等,都简便易行、务实有效,有利于青少年全面成长。

自强教育;教学机智;实践探索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自强教育,既是一种自我鼓励、自我前进、自我教育,又是一种奋斗教育、精神教育,更是一种动力教育。当前,有些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不良网络影视文化、落后的家教观念、不良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在自强教育方面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逃避劳动、躲避值日;迟到、逃课、抄袭作业;不务正业、沉迷网络;贪图享受、扮帅装酷;盲目追星、攀比时髦;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偷盗敲诈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法制观念教育等,是自强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多年来,笔者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班主任工作实际,对学生自强教育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总结了一些经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验做法归纳起来就是“自强教育,‘五力’并行”。现分述如下:

一、理想目标,自强教育的动力

自强教育是一种动力教育,理想目标就是自强的动力。要想自强,一定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因为,大凡要成就一番事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放弃努力;有了理想,就有目标,就有奔头,就有积极进取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政治学科“理想信念篇”教学中,笔者采用“故事例证教育”法,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谈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感悟到伟人之所以能成功、之所以能成为后世楷模,之所以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坚韧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目标作动力、作支撑。教师在点评时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目标与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中国梦’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坚定的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1],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四有”新人,为实现中华腾飞而自强不息。

二、战胜自我,自强教育的韧力

自强教育单有理想还不够,还要有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奋斗的韧劲。自强教育也是一种奋斗教育。“奋斗”就是对理想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坚韧不拔、战胜自我,这是自强教育的关键。自强不息中的“不息”,指的是实践和努力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理想终究是理想,是不会结出果实来的,那么,自强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并不是人的天分有多大差别,而是其后天自我努力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所痛下的决心又何止八次十次,可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得上自强。为了让学生达到“不息”,可采用“差位竞争法”,激励学生展开学习竞赛。所谓“差位竞争法”就是让成绩位列第二名的同学向第一名的同学挑战,第4名的同学跟第3名挑战,以此类推,每位同学都可以而且必须向前一名的同学挑战,使他们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就只差一个名次,只要自己努力,要赶超并不困难,从而树立学生力争上游的自信心;超越对手后,不能松懈,要鼓足干劲,继续拼搏,因为这次你赢了,又有了新的对手。实施“差位竞争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浓厚的兴趣。又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呈现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三、班级文化、自强教育的助力

“自强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是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创造美好未来的号角。”[2]构建现代文明的、氛围浓厚的班级文化环境,是塑造自尊自信自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的“润滑剂”和“减压阀”。比如我在教室内张贴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和全球意识;跟班主任协调,组建图书角,利用图书角,经常开展“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的读书推介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每逢周末,鼓励学生向图书角借阅图书,让有益书籍与不良网络文化争夺时间和阵地。一系列文化教育举措持续不断的实施,使我们的教室洋溢着教育的气息、荡漾着文化的氛围。

四、家校结合,自强教育的合力

自强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教育需要理解信任、鼓励支持,需要挖掘潜力,发挥潜力。这两种“需要”来自学校教育,也来自家庭教育,学校、家庭应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前进、自立自信自强。学校应致力于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与家长紧密沟通,运用素质教育理念,转变家长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成不了龙就是虫”的极端心理,树立正确的家教思想。

目前,我国家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皇帝”和懒汉,无可质疑,“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理解信任孩子,发现发挥孩子的潜力,培养优化孩子的个性和品格,培养成就动机意识,树立自强自立精神。”[3]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底色和精神源头。要相信孩子自己做事情的能力,让孩子懂得在困难面前软弱和依赖是没有用的,世上没有救世主,要想真正解决问题主要靠自己,靠自己的自强意志。

五、激励创新,自强教育的引力

创新,即与时俱进,适应发展要求,树立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自强强调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而创新侧重解放思想,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它们都强调靠自己的努力,实现发展。自强为创新提供积极稳定的心理基础,创新为自强提供了信心,坚定了意志。

对学生进行自强教育,实现自主创新,必须运用激励教育机制。“激励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鼓励。”[4]根据激励理论,在自强教育中,我经常认真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利用寒暑假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做义工,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生活、锻炼意志、在动手制作中解放创造力,在荣誉里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进取心,使自己更加自信自强。

[1]高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4-05-07.

[2]如何处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073/201211/143991.html.

[3]柯进,张婷,高靓.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教育部部长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微访谈[N].中国教育报,2013-03-08.

[4]郭利芳.如何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品质[EB/OL].http://www.docin.com/p-709561114.html.

2015-01-05

方淑君(1966- ),女,福建云霄人,漳州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

G631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014-02

1673-9884(2015)02-0014-02

猜你喜欢
五力理想动力
中央企业提升国际传播“五力”的思考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我国滑雪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五力模型分析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