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印DNA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2015-04-17 11:37张怀才刘松李佑英丁少成
法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犯罪现场检材手套

张怀才,刘松,李佑英,丁少成

(1.杭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4;2.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浙江杭州310023)

随着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的提高,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的情况越来越常见,手套印成为犯罪现场越来越多见的微量生物痕迹之一。如何从此类痕迹中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有效信息、为侦查破案提供有效线索具有重要意义。2012—2013年,杭州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受理检验手套印拭子类检材共1538份,获得有效STR分型146份,有效检出率为9.5%。在入库的146个STR分型中,有61个STR分型直接比中犯罪嫌疑人,比中率为48.6%,远高于数据库平均比中率。笔者结合本地应用情况,对犯罪现场的手套印从勘验、DNA的转移提取及DNA检验环节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1 手套印的勘验

有研究[1]显示,对于入室盗窃类案件现场,在进出口处、实施犯罪行为的中心现场、翻动或可能触摸的物品上这3个部位为发现、提取手套印的重点部位。

对146份获得有效STR分型的手套印拭子提取部位进行分析,在现场进出口位置提取的手套印数量为116份,占总数的79.5%,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中心现场提取的手套印数量为18份,占总数的12.3%,在犯罪嫌疑人可能触摸的物品上提取的手套印数量为12份,占总数的8.2%。提示这3个部位的手套印为可能获得犯罪嫌疑人DNA信息的有效生物物证。

对于这类手套印上DNA物质的来源,主要为犯罪嫌疑人在随身携带手套过程中,手套接触到身体裸露部位造成体表脱落细胞的转移,或是手套接触到富含犯罪嫌疑人脱落细胞的物品如衣裤口袋等造成体表脱落细胞的转移所致。在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使用较大力气或反复按压时,手套上黏附的脱落细胞容易遗留在手套印痕上,这与在现场进出口位置提取的手套印DNA检出率更高的统计结果相符。因此,在勘验实践中,进出口部位的窗框、扶手、栏杆、落水管、窗栅以及撬门处的门把手等部位是提取手套印进行DNA检验的较好部位。

2 手套印DNA的转移提取

犯罪现场手套印的转移提取主要采用经典的两步擦拭转移法,在转移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方式:(1)棉签的湿度要适中,避免过分湿润;(2)在擦拭时注意避免来回搓动,应往一个方向擦拭收集;(3)擦拭时用力要适中,太轻或太重均可能导致转移效率的降低,力度以棉签轻度弯曲为宜;(4)擦拭的范围不可过大,主要集中在手套印痕范围内,因为手套印的载体往往较脏,增大擦拭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杂质的转移,导致有效DNA检出率的降低。

3 手套印的DNA检验

手套印拭子属于接触类检材,可采用小体积Chelex-100法、Chelex-100结合Microcon-100柱、硅珠法等方法进行DNA检验[2]。笔者实验室均采用硅珠法,适当优化实验条件:(1)适量增加裂解液的体积,使得剪取的载体能够完全被浸没,细胞裂解更充分;(2)裂解完成后,吸取裂解液于洁净管中,不要急于加入硅珠吸附,而是再进行一次离心,经过两次高速离心可去除更多的杂质,硅珠的特异性吸附效能得到充分保证;(3)减少洗脱体系,一般采用20μL或30 μL体系洗脱,必要时结合Microcon-100柱进行纯化浓缩;(4)因为手套印拭子检材杂质较多,扩增试剂宜选用抗抑制能力较强的试剂盒有助于获得更完整的DNA信息。

[1]薛建刚,卢俊.入室盗窃案件现场手印勘查的重点部位[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25(3):182-183.

[2]高林林,李佑英,叶家喜,等.触摸检材DNA的STR检验[J].刑事技术,2009,(3):56-57.

猜你喜欢
犯罪现场检材手套
棉手套
论犯罪现场摄影构图
做只手套好过冬
犯罪现场保护概念新论
神秘的白手套
动物犯罪现场2
棉手套
刍议犯罪现场重建的价值
疑难生物检材DNA的检验探究
微量接触类生物检材的游离DNA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