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进中俄经贸合作

2015-04-17 18:38索伶俐
奋斗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俄贸易

索伶俐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2014年5月20日,普京总统访华,中俄签署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联合声明,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赋予更多实质内容,21日双方签署了举世瞩目的4000亿美元天然气购销大单,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为实现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的路径,不断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夯实两国政治互信基础,完善会晤磋商机制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各国间经济依赖日益加深。但国与国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就失去了重要依托和保障。因此,中俄应不断夯实政治互信基础,把良好的政治关系持续转化为经济合作的优势,为扩大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注入新动力,为双方经贸合作保驾护航。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充分发挥其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作用,逐步完善省州长定期会晤机制和相关部门协作互动机制,加强沟通和协商,解决目前双方经贸合作中的问题,逐步完善口岸市县工作交流、合作协商机制,促进双边通关便利化。

作为全国对俄合作第一大省,黑龙江需要在省州长定期会晤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建立以下工作机制:一是远东合作发展机制,即省政府、国家商务部与俄远东发展部的定期会晤机制;二是建立人才培训交流机制,签署黑龙江省政府与俄滨海边疆区政府、俄远东联邦大学合作协议,双方定期举办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培训交流活动;三是建立信息交流紧密合作机制,与俄远东各州区政府部门共同建立双边投资项目信息库和投资企业数据库。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省委提出建设连接亚欧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俄两国携手建设“带路”的大框架。我们需要积极谋划,在建设同江跨境铁路大桥的同时,推动黑河跨境公路大桥及东宁—波尔塔夫卡界河公路大桥项目,并配套建设物流中心和运输通道,完善各水运口岸港口码头设施建设。尽快推动中俄双方签署陆海联运大通道协议协定,早日实现陆海联运、江海联运的常态化和机制化。形成以绥满铁路沿线中心城市为节点,以边境口岸为桥头堡、枢纽站,以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欧洲铁路和绥芬河-俄远东港口陆海联运为通道,连接亚欧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三、优化对俄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

近年来,中俄贸易额虽然增长比较稳定,但贸易规模与两国全面协作伙伴关系发展还不相适应。为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要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一是优化贸易主体结构。出台鼓励政策,促进俄方改善贸易环境,积极推动央企等国有大企业和规模民营企业在对俄贸易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加强规范民营企业贸易行为,依法开展对俄贸易。二是优化贸易方式。继续扩大对俄一般贸易,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搭建中俄跨境电商平台,引导支持对俄贸易企业大力发展对俄电子商务,加强名优商品境外展销中心和营销服务网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文化教育、中医药、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充分利用绥芬河、满洲里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保税区贸易。三是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对俄出口产品要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名优品牌产品转变,口岸地区要不断扩大“地产品”出口规模;巩固扩大自俄资源能源等初级产品进口,不断扩大先进技术及关键设备进口。四是优化市场结构。鼓励支持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联手我省企业共同开展对俄贸易,对俄贸易重心应由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向其腹地延伸。

四、扩大对俄投资规模,重点开展大项目合作

应鼓励支持、正确引导企业选准投资领域、投资区域和投资方式,加大对俄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一是优化对俄投资结构。继续巩固扩大对俄油气产业、电力产业、采矿业、林业等领域投资,鼓励引导企业更多投资俄农业和木材深加工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以及旅游业、仓储等市场空间大且有较强关联性的产业,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效益。中国企业对俄投资应选择纺织、服装等拥有成熟适用技术的传统产业,将其设计、研发等主要技术环节转移到俄罗斯,在俄推广标准化技术,参与俄罗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二是改变落后的投资方式。对于投资者来讲,跨国收购是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投资方式。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一直以单一的绿地投资为主,大大影响了投资的效率与效益。我国企业急需改变当前落后的投资方式,由绿地投资为主向跨国收购转变。应更多鼓励拥有一定实力、具有独立背景的民营企业展开跨国收购,逐渐实现对俄跨国收购主体的多元化,减少俄方对我国有企业收购意图的疑虑。三是合理规划对俄投资的空间布局。要以俄罗斯批准设立的经济特区与技术园区为载体进行分类布局投资;在巩固和扩大对俄远东区及西伯利亚区和中央区投资的同时,引导我企业对俄罗斯拥有技术优势、工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的西北区、伏尔加沿岸区、南部区以及乌拉尔区的投资。四是积极开展大项目投资。除国家层面的能源、科技等重大项目合作外,要重点推进《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中确定的图瓦铅锌矿等油气矿产合作项目、中俄林业合作规划中的5个项目、滨海新友谊农场等2个农业合作项目、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等5个科技工业园区项目。同时,要跟踪推进首届中俄博览会上洽谈的中俄联合研制大型运输飞机项目,积极促进中俄在造船领域的深度合作。

五、发展境内外园区,加强经贸会展平台建设

在对俄合作实践中,我省共有40个境内外对俄经贸合作园区(境内25个,境外15个),聚集了农业、木材、食品加工、电子和现代仓储物流等产业,已经形成独特的园区模式。但园区建设还存在管理及运行机制国际化水平较低、产业趋同、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应加强对国内各类对俄合作园区及区内产业整合,合理有效聚集产业,强化功能,优化管理模式,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快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打造名优品牌产品,把园区建设成为“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及中俄双方贸易投资的重要载体,实现中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互补开发利用。此外,办好中俄博览会和省市级对俄专业展会,打造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对俄经贸交流和宣传互动平台。组织好中俄各层级经济合作研讨会和相关论坛,充分发挥中俄智库作用,为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献计献策。

六、加强科技人文合作,改善双方经贸环境

推进与俄罗斯科研机构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核电装备、复合材料、船舶制造、生态环保、矿山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合作、成果转化合作。高度重视与俄农业、工业、林业、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传统产业合作领域的科技合作,以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提高合作层次。加强双方人文交流,不断增进民间相互了解与友谊,为深化两国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筑广泛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时,中俄双方应积极商签跨境合作的法律文件,着力健全双方在金融、保险、税收、仲裁、商检、海关、运输七个重点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双边经贸秩序,共同打击不法经贸行为,切实保护对方公民和法人在本国境内的人身、财产安全及合法经营权益,为两国经贸合作营造法制化的健康发展环境。

七、谋划建设中俄自由贸易区

建设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巩固提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国地区全方位经济合作,带动东北亚合作深入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区域开放格局,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形成沿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应尽快就在黑龙江省成立自贸区一事与俄方达成共识,为其建立提供有效的促动机制和支持政策,解决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加速自贸区建设的步伐。

猜你喜欢
中俄贸易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подписали соглашение 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в разработке широкофюзеляжного самолета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