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从祝福开始,挺好

2015-04-17 18:38
奋斗 2015年1期
关键词:问政市委书记大庆

刘 鹏

新年前后,一位网名叫做“拯救自己”的网友在大庆网“大庆论坛”发布了帖文《大家想对新来的市委书记说点什么?》,引来众多网友留言讨论,内容多是围绕民生、城建、反腐、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畅所欲言。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刚刚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赵铭同志,不但看到了这些留言,还在元旦清晨通过论坛向网友们送去新年祝福,并对大家提出的各类意见和建议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新任书记的诚意之举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响应,截至1月4日上班时,该条网帖已被阅读8000多次。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多屏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广大网友表达心声、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民意直达官方的有效沟通方式。网帖《大家想对新来的市委书记说点什么?》的火爆,不仅仅是因为新任市委书记的关注与回应,更为重要的是,殷切希望大庆越来越好的市民百姓都想为这座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城市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只要政府相关部门能放低姿态,善于倾听来自民众的声音,网络就会成为民间智慧的集聚地、发展良策的策源地。

坦率地说,网络问政作为官民交流沟通的渠道与手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两三年之前正是“风起云涌”的高光时刻。政务论坛、领导微博如过江之鲫,全国几乎没有未开通政务微博的省份。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网络问政改进了政务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出现了诸多令广大网友失望的问题。“僵尸微博”、“装聋作哑”、“文不对题”等现象层出不穷,再比如“只抓鸡毛蒜皮,不问焦点难题”等回避主要问题与矛盾的“网络问政”更是“走形式、走过场”。被广大网友寄予厚望的网络问政在某些地方政府的一次次虚与委蛇中变成了“装饰”与“摆设”。此次,《大家想对新来的市委书记说点什么?》的跟帖中,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上述顾虑,会不会满腔热血再被浇了冷水?

归根结底,网络问政更像是一个工具,它能否在官民良性互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根本目的。写邮件、上QQ、回帖子、织“围脖”、发微信,这些都没多少高深的技术含量。真正的难题在于,网络问政怎么“问”?“问”完之后怎么办?

网络问政不是“作秀”不是“卖萌”,而是官方通过社情民意的及时反馈,提高自身的行政效率,兑现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社会管理纷繁复杂,理想状态在于每一项公共管理上的疏漏和偏差,都能及时得到报告,得到评价,得到回应,得到解决。网络问政需要为此建立一整套集获取、整理、跟踪、督办、评价、问责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体系,不能辜负每一位网友的真知灼见、市民百姓的拳拳之心。

新官到任,千头万绪,尽管如此,赵铭同志还是采用了最为“接地气”的方式,向广大网友表达了网络问政的意愿与希望,“对我们的工作多支持,有不如意的地方欢迎大家多吐槽”。不知赵铭同志算不算黑龙江省党政主官网络问政的“第一人”,此种亲民之风应长久延续,如此他在回复广大网友帖文中的愿望定能实现,“在这里我也真诚地希望大家关心、关注大庆的发展,守护好、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猜你喜欢
问政市委书记大庆
李大庆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十八大后被“串”起来的落马市委书记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把手艺做到极致,PPT也能卖给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市长来我们老区村办公了!”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