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炳与清末长江水师建设

2015-04-17 19:25刘家富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程文水师清政府

刘家富

(阜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程文炳(1834——1910),字从周,晚清安徽阜阳人,清末著名的军事人物。他一生戎马生涯,先后参加镇压捻军起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程文炳凭借卓著战功,屡受晚清重臣袁甲三、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等保举推荐,先后出任九江镇总兵、湖北提督、福建陆路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等职,深得朝廷信赖和重用,是晚清政府倚畀的国之干城。光绪二十七年(1901)四月,清政府颁布上谕,“调福建陆路提督程文炳为长江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黄少春为福建陆路提督。”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程文炳“于七月初十日行抵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正式上任长江水师提督,直到宣统二年(1910)十月“卒于任所”,前后达10年之久。程文炳在担任长江水师提督期间,励精图治,精心治理,为清末长江水师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长江水师的组建

水师是有清一代重要的军制之一。据《清史稿》记载,清朝水师有内河、外海之分,“初,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辖境虽在海疆,官制同于内地。”[1]到了顺治八年,“始于沿江沿海各省,循明代旧制,设提督、总兵、副将、游击以下各武员,如陆营之制。”[1]整个有清一代,其水师遍及全国沿海沿江地区,“凡直省旧额船数分防之制,分列于篇:曰东三省,曰直隶,曰山东,曰江南,附太湖湖标、漕标各水师,曰浙江,曰福建,曰广东,曰广西,曰湖南,曰湖北,曰安徽,曰长江水师。”[1]其中长江水师是晚清政府苦心经营、统治长江沿线的重要军事力量之一。

相比其他水师,长江水师成立相对较晚,它是同治七年(1868)新建立的经制水师,是从湘军水师改建起来的,可以说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产物。早在咸丰元年(1851),清政府以长江辖境绵长,难以防范,曾命令沿线各省在籍官员张亮基等人组织团练,购置船砲,择要驻守。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发展到长江流域,清政府大为恐慌,急忙从广东外海水师调集拖罟战船,及快蟹、大扒等船百余艘,统以大员,由海道驶赴江宁,助剿太平军。同年,安徽巡抚江忠源上书清廷,疏请广制战船,以靖江面。咸丰十一年(1861年)湘军占领安庆的时候,清廷下谕曾国藩咨询筹设长江防守事宜。其实,早在湘军水师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曾国藩便萌生了将湘军水师改为长江水师的想法,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加强长江沿线防守力量,另一方面又可以安置战后数量众多的湘军。于是,曾国藩复奏清廷,以为长江江防局面宏远,事理重大,而湘军水师船只至千余号,炮为至二、三千尊,逐年积累,成此巨观,将来战事定后,利器不宜浪抛,劲旅不宜裁撤,应专设长江水师提督一员,添设额缺若干,安插此项水师,以壮江防,而绝中外窥伺。因此奏请将团练式的湘军水师改建为经制绿营式长江水师。清政府也考虑到要维护长江一带的稳定和安置湘军立功水勇,便批准了曾国藩的建议,以湘军水师改建为经制的长江水师。

建立之初的长江水师拥有旧式木质战船七百七十四只,兵一万二千余名,设长江水师提督一员统领全军。长江水师提督府设在长江下游安徽太平府,在湖南岳州设行署,水师提督兼受两江总督、湖广总督节制,半年驻太平府,半年驻长江上游的岳州。提督之下,分别在岳州、汉阳、湖口、瓜州四地各设总兵一员,分辖各营。长江水师上起岳州、荆州,下至崇明、海门,经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沿江流域,共设水师二十四营。其中副将营六营:即荆州营、田家镇营、安庆营、提督中军中营、江阴营、绥海营。参将营七营:即沅江营、簰州营、吴城营、饶州营、大通营、裕溪口营、金陵草鞋峡营。游击营十一营:即陆溪口营、汉阳总兵中军中营、岳州总兵中军中营、巴河营、湖口总兵中军中营、华阳镇营、芜湖营、瓜州总兵中军中营、孟河口营、三江口营、绥通营。长江水师职责主要是维护长江沿岸的稳定,长期担负着长江沿线捕盗、缉私、守卡、御侮等重要任务。

二、程文炳治理整顿长江水师的措施

1901年,程文炳走马上任长江水师提督。当时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长江流域各地革命党活动频繁,加之清政府财政经费紧张,沿袭湘军旧制的长江水师内部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军纪败坏,军备废弛,装备落后,将士思想顽固。程文炳目睹长江水师弊端重重,认为“非大加改革”,“不足以固门户”,决心要对长江水师进行整治。他认为长江水师的职责不只是“抵江面警察之用,保汛地之治安”,而应该发挥真正的国家军队的作用。因此,他上奏清政府,提出了“编制大枝,舰队设立,要塞炮台,相辅相依”的改革措施。程文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长江水师进行改革和建设:

1.更新装备,充实兵力。长江水师在改制之后,其官兵人数变化不大,武器装备长期没有更新,木质师船伴随其始终,兵士使用的主要是前装洋枪炮、旧式鸟枪以及刀矛等冷兵器。程文炳到任后,目睹长江水师船械破旧不堪,旧有船只,形式笨重,阻风滞水,不能够迅赴事机。经历近代多次反侵略战争的程文炳深感武器装备的重要,认为“有精练之兵而无精练之械,与无兵同。”为了充实长江水师的装备,他多次同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商量,更新长江水师装备,士兵改用新式快枪。同时调两百只师船,编为游击以备策应。针对部分船舰上的旧炮射程太短不能远击的状况,程文炳积极与沿江各省督抚商量,筹集资金购买新式快炮进行调换。1906年10月11日《申报》报道,“兹程军门(即程文炳——笔者注)又咨江督略谓:三标十四营更换后镗枪炮,业经贵部堂允定,计更换炮位七十尊,七米里快枪三千二百二十八杆,即请饬局照发。所有炮车,配带子盒以及各零件,并请饬局配齐,每年需用炮费及子弹等项,应请查照定章,尽数发给。”[2]3

除了装备,程文炳发现水师各营将士数量缺额很多,亟待增补。长江水师组建之初,其营制是依取绿营的规模,即仍守湘军水师旧制。水师内部建制分哨立营,以副将、参将、游击担任营官,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担任哨官。其营制分为副将、参将、游击三级:副将营设督阵大舢板船一号,兵二十名;长龙二号,每船兵二十五名;舢板船四十号,每船兵十四名。全营共战船四十三号,兵六百三十名,哨官四十三员。参将营设督阵舢板船一号,兵二十名;长龙二号,每船兵二十五名;舢板船三十号,每船兵十四名。全营共战船三十三号,兵四百九十名,哨官三十三员。游击营设督阵舢板船一号,兵二十名;长龙二号,每船兵二十五名;舢板船二十号,每船兵十四名。全营共战船二十三号,兵三百五十名,哨官二十三名。然而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各营多不满额。1901年9月27日,程文炳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合词奏为《长江水师芜湖营右哨都司各缺遴员请补折》,请求清政府补充芜湖营右哨都司各缺。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初一日,他又与时两江总督魏光涛共同上奏,请求政府补充长江水师江阴营守备各缺,“计请升补守备各缺王明华等四员”。同年10月23日,程文炳再次会同两江总督魏光涛上奏清廷,请求补充长江水师提中等营都司各缺,奏折写道“惟是水师防务紧要,员缺未便久悬”,“今于未经俸满守备各员内详加遴选,查有金陵营前哨守备周云亭等,均人材出众,干练精明。拟请变通升补,俾免各缺久旷。”[3]123随后,程文炳又多次会同沿江各省督抚上奏,请求清政府补充长江水师其他各营所缺将士。经过程文炳的一番努力,长江水师装备得以更新,兵力得以补充,整个水师“军威始壮”。

2.整顿水师内部纪律,加强将士训练。作为淮军的一名宿将,程文炳一贯以治军严明而著称,被清政府赞誉为“忠勇性成,治军廉正”。长江水师组建之初,将士选拔主要以资历和关系为标准。军官多为从内部选拔原湘军立功的水勇充任,招募沿江渔民为水兵,高级将官职位基本上被湘淮集团所控制,具备近代军事知识的新式人才很难进入。因此水师固守原湘军水师训练方式和治军条例,并保留了绿营水师的一些规章。长江水师实质上已经成为纪念湘军水师昔日辉煌和湘军立功水勇安度余生的地方,其战斗力始终保持在旧日湘军水师的水平。同时,水师内部纪律松弛,腐败不堪,战斗力十分低下。程文炳上任后,大刀阔斧,着力整顿军纪,惩治腐败,裁撤冗员,提高水师战斗力。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十九日,程文炳上奏清政府,认为水师准补大通营前哨守备李文科举动轻浮,贪鄙不职,亟应撤参,以肃戎政,请求清政府将其“即行革职,以儆效尤”。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程文炳奏请清廷,提出“长江水师大通营右哨都司杨毓魁,年迈力衰,以原品休致”。水师炮船哨弁严国兴平时假沿江上下缉匪之名,每代客商夹带米盐,并包揽行店杂货,当地民众怨声载道。程文炳获知后果断予以严惩。

针对水师内部严重败坏的军纪,程文炳极力进行整饬军容纪律。首先,程文炳出于水师将士操练的需要,规定水师营员禁着长服,一律戎装短服。依据《申报》1910年3月5日所载,“长江水师久已改练洋操,都守以下各员有督卒操防之责。自应遵章短服戎装。讵各员阳奉阴违,并特重申禁令,除朝贺庆典,准穿花衣服外,平时无论晋谒官长,接见僚友,均着戎装短服,身挂佩刀,以期灵捷而壮军容。”[2]3其次,严禁水师将士吸食鸦片。清朝末年,清军内部吸食鸦片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程文炳担任长江水师提督后,在水师内部严禁吸食鸦片,要求吸食鸦片的将士限期戒绝,否则严惩不贷。《申报》1908年9月21日报道,“长江提督程从周军门查禁各员弁军士食吸洋烟,尚属严厉。日前又亲乘民船至芜湖、裕溪、大通等营。秘密查察,以绝根株。”[2]3

除了对水师内部军容军纪进行整顿以外,程文炳还特别注重水师各营的平时训练,定期进行会操,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程文炳在担任水师提督期间,重新修订长江水师巡缉章程,将江南划分六段,派令各镇将按段巡防,以杜绝相互推诿。同时制订长江水师巡缉办法,拟定分别单双月,咨请各镇亲历各营,挨讯查察。程文炳本人每年都定期乘军舰巡查水师各营,制订训练规章制度,督促水师将士日常操练。当时《申报》曾多次报道程文炳巡查长江沿线各营的情况,如《申报》1905年5月12日报道,“四月初旬,由太郡(今安徽省当涂县)启节,溯流而上,察勘沿江各水师操防”。[2]101905年6月10日报道“赴下游江阴、吴淞等处,校阅水师各营防务操演”。[2]9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初旬,程文炳再次巡查校阅各营。由太平启碇,先阅岳州、阮江、陆溪、荊州等四营;次阅汉阳、簰州、田镇、巴河等四营。顺道下驶,按阅湖口、华阳、吴城、饶州、安庆等营;接阅大通、裕溪、芜湖、中营、金陵各营;再阅瓜州、孟河、江阴、三江等营。按营校阅水陆两操官兵打靶。水操要求将士水手必须浆舵灵捷,进退有方,并将大炮上子试靶。陆操要求将士讲求队伍整齐,枪技纯熟,总期精益求精,临事把握有方。同时验看各营炮船军装是否光明坚固,以定优劣。宣统元年(1909)二月,两江总督端方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提到,“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因安庆兵变后,沿江一带,人心动摇,亲乘轮赴长江上下游,督饬各该处将弁,认真巡防”。[3]333对此,清政府下旨:“程文炳仍当不时巡缉,以靖地方”。宣统二年(1910),尽管程文炳已经77岁高龄,仍然坚持巡阅沿江各营防务,查勘炮台,指导操练。

3.完善水师内部机构,创设水师学堂,培养水师军事人材。程文炳在担任长江水师提督期间,进一步完善和充实长江水师内部机构,使之分工更为合理。为了督察水师各营训练和日常巡稽情况,程文炳设立长江水师督查营务处,派湖北候补道孙廷林负责筹办一切事宜。宣统元年(1909),程文炳以江防重要,需专人进行佐理,成立长江水师营务处,派江苏候补道孙多祺专以负责。同时,为了培养水师人材,程文炳还会同两江总督周馥拟在水师提督府所在地城外,设立水师学堂,额定学生一百二十名,并通饬所属五省二十二营,于提标营内挑选粗通文义之弁兵,入堂肄业,以备将来派充水师教员之选。后来由于经费问题,设立水师学堂一事被清政府搁置了下来。

除了以上各方面建设外,程文炳在长江水师提督任上还对长江航道秩序进行整顿,修订长江水师巡稽章程,搜捕沿线各类会匪等,为维护清末长江沿线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程文炳在担任长江水师提督期间尽心尽责,兢兢业业,受到长江各省督抚的一致好评。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二月,两江总督魏光涛在给清廷的密呈考语中赞誉程文炳“素娴韬略,治军严明,周历长江上下游,调度有方,缓急可任”。[4]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十五日,两江总督周馥在密呈考语中盛赞他“威略著闻,将士用命”。[4]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两江总督周馥在密呈考语中再次称赞程文炳“营规整肃,军民皆服;精力强健,振作有为”。[4]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两江总督端方也在密呈考语中说他是“淮军宿将,威望素浮......

巡缉筹防,地方资其震慑”。[4]宣统二年(1910)十月,程文炳在巡查之际旧病复发,病逝于长江水师提督府。程文炳病逝后,清政府给予极高礼遇,“战功事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原籍及立功省分,建立专祠,并予谥壮勤。”[5]789

[1]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志110.兵六.水师)[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申报[N]1906-10-11、1910-03-05、1908-09-21、1905-05-12、1905-06-10.

[3]清.程文炳撰 李兴武整理.程文炳文集[M]合肥:黄山书社,2010.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朱批奏折(军务.人事)[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清实录(第60册).(附)宣统政纪(卷43)(宣统二年十月)[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猜你喜欢
程文水师清政府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室内空间设计》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CRE Solvability,Nonlocal Symmetry and Exact Interaction Solutions of the Fifth-Order Modi fied Korteweg-de Vries Equation∗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stable Bump Surface for Morphing Inlet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Carbonate Hydrates by Reaction of MgCl2 with Na2CO3*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