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专业品牌特色的建设与探索

2015-04-18 05:31奚茂龙胡俊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高职专业

奚茂龙 胡俊平 黄 麟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专业品牌特色的建设与探索

奚茂龙 胡俊平 黄 麟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1)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例,介绍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专业建设特色,指出专业特色建设需要贴近产业发展需求,并结合专业自身基础,以国际视野和前瞻眼光思考专业建设,才能建成具有品牌特色的一流高职专业。

专业建设; 品牌特色; 高职

0 引言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者是它们的组合,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粘度和认可度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1]。专业品牌引申于企业品牌,具有品牌特色的专业才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专业品牌是专业特色与质量的体现,其主要就是要构建具有差异性的、有特色以及高质量的专业[2]。地方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品牌战略的特色发展之路,重视和加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3]。2015年5月8日,我国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近期,江苏部署了“江苏行动纲要”。为切实提升高等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江苏省政府印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特色专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始建于1994年(教育部试点五年制高职专业),先后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等,专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充分贴近产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按照“坚持校企育人、深化国际合作、丰富内涵建设”的思路,建设具有“智造”特色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品牌专业,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

1 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经过多年建设,团队教师深度参与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区域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强;学生毕业设计、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专业的综合实力强,也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

1) 追踪智能制造技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自动化专业要提升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首先要拥有一批与专业建设紧密相关的核心技术。本专业确立在智能制造透明生产领域,通过自主开发和与龙头企业共同研发,以自动化集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生产过程数字化管控技术为突破口,掌握了系统集成的系列关键技术。通过多年工作积淀,申获江苏省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无锡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无锡市工业AGV技术应用及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转型,致力于企业两化融合。基于良好的企业服务能力与工作基础,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软件公司等与专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承担企业工程认证和企业的技术支持方,成功地承接了78个工程项目,项目成果得到企业的好评。 2) 研究学生成才规律,夯实学生创新教育基础。通过对自动化专业在校生创新能力学习状况、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兴趣爱好等方面以及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相关性比较分析,通过委托第三方独立机构——江苏省电器工业协会和麦可思公司,持续多年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良好的专业学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主体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活动上。在分析调研材料的基础上,本专业逐步形成创新教育的“进课程、建平台、立项目、创机制”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形成了依据调研数据不断完善自动化专业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

通过引入企业一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的策略,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课堂体验和教学模式,通过导师制课程、企业实习学分互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科技项目学生助研、参加国内外技能竞赛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学校环境,学生创新成果突出。

3) 整合专业教学资源,丰富专业建设内涵。自我校2006年入围国家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行列之后,学校积极筹划如何用开放的思想开展专业建设,通过双赢合作整合教学资源,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共赢为导向,着力于方法创新,解决了专业教学资源谁来建、如何建、如何用、如何管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我校加入的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协会(简称CCID)”的契机,遵循普适性、相似性、严谨与准确、简化与清晰等原则,制订了实训与项目服务开发标准;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池化技术,创建“实训服务平台”,实施透明管理,形成了开放共享窗口;采用政行企校共建共享、开发系列各类服务项目等方法,建成了由212个实训项目、社会培训和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组成的优质教学资源库,为本校和地区院校的同类专业、企业、政府部门提供了优良的相关服务。目前专业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企业专家和技师组成的混编教学团队,开发了与智能制造紧密相关的23门课程标准和16部教材,拥有3 200多个PPT、图片、动画、视频、微课等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储存了130多个本专业自研和校企共研的技术开发案例。通过教学资源开发、企业资源转换成教学资源、国外优质资源引进等,丰富了专业建设内涵,为建设品牌专业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2 专业建设特色

经过多年建设,专业基本形成了技术开发与创新教育双轮驱动的高峰专业建设模式。专业团队用国际视野和前瞻眼光思考专业建设理念,追踪智能制造,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文化认同,分析高职教育的公共服务与生源和就业的市场机制特点,梳理出发挥专业建设“平台、项目和资源”三要素作用的工作重点(见图1),以技术开发和与龙头企业合作共研为突破口,实现了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出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了行业企业急需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形成了持续建设国家一流高职自动化专业的新模式。

图1 平台、项目和资源三要素作用表

1) 借鉴发达国家职教理念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经验,搭建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平台是高峰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平台为整合国内外、校内外、跨专业的各方资源,为相关专业建设者提供工作机会、相互交流合作、发挥专业才能,为学生学习体验和获取知识、技能并浸润职业素养提供了舞台。本专业紧跟智能制造的前沿技术,基于工作基础申获了江苏省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无锡市工业AGV技术应用及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5个技术平台;利用我校2004年参加的国际职教组织CCID和中国—东盟中心区域学习教育部长联合会的有利条件,搭建了专业交流与合作、东南亚留学生、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等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基于自动化专业建设成果,争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平台等,为高峰专业建设搭建了工作提升台阶;依托江苏省电器工业协会、无锡市智能工业产业联盟,搭建专业发展的行业协会平台,通过与行业企业交流合作,获取行业协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教学质量关键数据,指导了专业建设。

2) 根据专业建设目标,在专业建设各个阶段以项目为抓手,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是高峰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分析,专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可分为基础性子系统和保障性子系统。专业建设需要以项目为抓手,作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载体。专业建设各阶段的项目既是人、财、物等资源的集合,可以使两个子系统有机联系成整体结构,发挥专业建设的整体功能;又起到了与外系统沟通的作用,充分展示专业对教学和技术服务的能力。掌握了更多的、适合的项目,就能更好地开展专业建设。因此,通过争取政府立项、学校特设、校企合作、师生自研等途径开展技术跟踪研究,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积极参加教育部、行业企业、社区和院校组织的专项活动。以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智能制造的省、市产业化项目,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为基础,开展与智能制造对接的教学内容改革项目,形成了一大批推进自动化专业建设发展的项目群。

3) 以平台为基础,以项目为抓手,整合专业教学资源,丰富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是高峰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遵循“做中学、学中做”和“全程贯穿、阶段深化”的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规律,资源保障是基础性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专业实力的体现。通过专业平台建设和众多项目支撑,本专业在双师团队建设、教学标准建设、实训项目开发和智能制造案例库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对接智能制造类企业自动化关键岗位工作标准,借鉴世界500强企业工程师认证等标准,汲取专业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技术开发成功经验,采纳学生创新活动成果等,经过教学转换形成优质教学资源,丰富了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和实力。

3 专业建设成效

通过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三要素”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近年来在教学成果、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及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1),并带动其他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等其他专业协同发展。

4 结束语

持续推进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研究永恒的主题,虽然本专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区域企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生源数量质量的下滑等因素,仍需在建立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学生国际交流、优质企业教学资源的引用和充分共享等方面要继续进行探索和实践。

表1 专业建设近三年主要成果

[1] 赵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品牌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5(14):1-3.

[2] 周祈燕,黄博文.高职院校专业品牌建设路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29-30.

[3] 缪宁陵.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3.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Br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XI Maolong HU Junping HUANG Lin

(School of Control Technology,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China)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some experi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ty are introduce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close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demand. Based on the specialty itself, the first class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can be built up with international view and perspectiv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brand characterist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015-09-18

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SJB8800080);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资助项目(2015JSJG433);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

奚茂龙(1977-),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G 718.5

A

1672-2434(2015)06-0034-03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