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5-04-18 06:30高汝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分层英语教学教材

高汝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汝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针对高职教育扩招,学生层次化现象严重问题,依据因材施教理论,以及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教师、教材和考试进行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分析了分层教学的优点及相应的不足,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高职英语; 分层教学; 实践探索

0 引言

分层教学是外国语学院近几年一直倡导的一个教学模式。其缘由在于,随着高职院的扩招,各个专业的在校学生数量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其对英语学习需求的不同,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困扰。“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适应在大规划环境下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高效性,同时也不打破原有的班级授课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在因材施教理论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贯彻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安排教学和教育过程,使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1 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的认知水平而采取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早在2 000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弟子三千,其贤七十二”。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距,主张针对性的教育[1],所以因材施教是每个教育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2 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提出的。他认为“最优化不是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在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教育过程,自觉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具体条件下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好方案[2]。”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种教学方法论和思想策略,可以让教学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结果要根据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进行评价。分层教学正是对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最优化理论的具体而有效的实践验证。

2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近年来生源规模扩大,生源类型多样化。公共英语教学一直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化较大,学习动因不一。各任课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状况感觉非常无奈,教学质量提高不大。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长期下去必定会影响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风气。 针对这种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结合二级学院的专业群建设要求,选定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群、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群、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网通专业群2014级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试点,采用“选优+普通”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

2.1 学生分层

新学期开始前,针对2014级新生进行大学英语校内分层考试,难度相当于江苏省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级水平。根据学生分层考试成绩的高低分为A、B两层,60分以上为A层;60分以下为B层。按照A、B层进行班级教学编制,主要按院系划分,不破坏原有的行政班级,学生按照各自划分好的教学班去上课。

2.2 任课教师分层

教师在以往的授课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会存在着一些思维定势的习惯。若在分层时还按照以前的教学经验上课,则不符合分层教学的原则,也会影响教学的质量。而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以及自身水平的高低,也可以体现在分层上。所以在针对机电学院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中,公共英语第一教研室主任承担了A层班级的教学。而B层班的教师也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放慢了教学节奏,多注重基础指导的讲授和练习。

2.3 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了A、B层的教学目标(见表1)。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高低适当,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能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基本教学要求[3]。

表1 AB层教学目标

2.4 教材分层

大学英语的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课,A班和B班采用不同的教材。精读A层所选用的教材是秦秀白主编的《综合教程》第一、二册,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落实“分层次教学”和“为类指导”的原则,既满足了大学生英语学习与实践的基本要求,又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或更高的要求。B层所选用的教材是王守仁主编的《实用综合教程》第一、二册,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结合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际编写,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在中学阶段学到的英语为起点,提供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基础性综合训练,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听力教材A层B层所选用的都是由杨惠中主编的《视听说教程》第一册,该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听力材料的安排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要求。难度较高的练习前面标有“*”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

2.5 考试分层

针对A层B层的学生不同,教材不同,期末考试的试卷内容也有所不同。A层的试卷难度相当于江苏省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A级水平,对于A层的学生,要求学生掌握更大的英语词汇量,口语表达能力较强。考试题量大,内容多,涉及听、读、写、译各个方面。对于B层的学生,试卷难度相当于江苏省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B级水平。词汇量较A层学生有所下降,听、说、译试卷难度都有所降低。

3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效果及存在的不足

经过一学年的试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实施“分层教学”后,效果明显,具体体现为:

3.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AB层的学生实施因材实教,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力较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水平相当的学生在同一层次同一班级上课,上课时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研究;对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学进度放慢的同时,教学内容也相应的减少了,学生不会因为听不懂而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分层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尽可能的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内在潜力。

3.2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

分层教学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尖子生的做法,在过去一年中,A层参加各类英语语言技能竞赛的学生数和获奖比例明显高于往年不分层的自然班。比如学生参加江苏省A级英语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的比例也大大高于往年不分层的自然班。而B层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相应的提高。分层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3.3 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在课前一定要钻研大纲,吃透所授教材,并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个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尽可能统一起来。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通过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实施过程中,“分层教学”显示出了特有的优势,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施以及教师的教学交流中发现“分层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低层次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等问题上[4]。

3.4 学习风气不足

分层教学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在一个层次班上课,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较强,在学习中能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学习风气。但是各专业群每班少数优秀学生参加A层学习后,其余学生依旧按自然班形式组班(B层)教学。由于缺乏优秀学生的引领,课堂氛围相对沉闷,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教学参与度和活动参与度较低。

3.5 细分化程度不强

该分层教学主要进行了“选优”,组成A层,其余学生组成了自然班(B层),B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依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能再细分为C层,则针对性更强。所以该分层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真正实现“个性化”分层教学,从而导致许多入校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成效不大,个体进步不明显。

4 结束语

经过一年的分层教学,在竞赛获奖、英语技能过级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A层学生获益明显;但从整体而言,普遍获益的受众比例偏小。由于生源学生基础下降,B层中英语贫困生比例仍较大,在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上存在困难的数量仍偏大。但总体而言,分层教学能显著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分层教学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对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64.

[2]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问答[M]. 冯克难,等, 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6: 1.

[3] 巨瑛梅,刘旭东.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76.

[4] 刘克.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 2008(1): 333.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lass-Selec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AO Ru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recruit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tudents layered phenomenon becomes increasingly serious. From the individualized theory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theory, the class-selection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s of teaching staff, students, textbooks and exams are adopted in profess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yering metho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ums up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im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lass-selection; practical exploration

2015-10-10

高汝晶(1980-),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H 319.3

A

1672-2434(2015)06-0054-03

猜你喜欢
分层英语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有趣的分层现象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