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公司模式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以“交流与表达”课程为例

2015-04-18 04:44卢锦明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职场高职

卢锦明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学部,江苏 南通 226007)

模拟公司模式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以“交流与表达”课程为例

卢锦明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学部,江苏 南通 226007)

高职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任务。模拟公司模式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能化解公共课程无法进行企业实践的尴尬,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增加学生适应职场的经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语文;模拟公司模式;角色扮演;任务驱动;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任务,应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职业核心能力。但目前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方面,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混乱,缺乏统一规划,高职院校各行其是,开设的语文课程五花八门,还美其名曰“校本开发”;另一方面,高职语文课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只是以混到学分为最终目的而象征性地到课堂听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严重缺失,书面表达问题百出,甚至连最简单的应用文书如请假条都不能正确掌握写作要领;口头交流表达时心理紧张,思维混乱,前言不搭后语,思想苍白,语言幼稚。

“交流与表达”作为高职语文类课程,是我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经过大量调研论证后自主开发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在学校“双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念框架下,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通过模拟公司模式的课堂组织架构,设置职场情境,运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学做合一等教学方法,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贴近现代职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语文能教给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不能主观认为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能认为以前教什么现在也教什么,而应客观考察学生缺失什么,未来岗位需要什么。一直以来大学语文都是沿用中学的语文课程体例,这一内容体系的架构固然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素质,但对即将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而言,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在这里,教师往往扮演悲情者角色,一方面感叹学生的语文素质不高,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明知作用不大,还硬着头皮去讲授这样的语文课程。

从高职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之所以缺乏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一是厌倦了以往语文教学的模式,认为大学语文如同鸡肋,学了也没大用;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获得参与感及成就感。平心而论,一名学生自小学至高中经历了12年的语文课程学习,所表现出的语文综合素质又如何呢?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他们对人才的要求是更为显性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较得体地与人进行交流沟通,能处理工作中的相关文书。所以,无论是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还是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而言,高职语文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职场要求,重新架构教学内容体系。这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由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来完成。

“交流与表达”课程以学生的岗位需要为基点,贴近职场,提炼设计职场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 公司招聘与面试

(1) 公司招聘:能制作公司招聘启事,组建招聘工作队伍,实施岗位招聘面试。

(2) 求职面试:能制作求职材料,熟悉公司面试一般形式,掌握面试礼仪和技巧。

2. 职场接待与沟通

(1) 职场接待:能规范得体地做好职场的电话接待和来访人员的接待。

(2) 职场沟通:能与上级、同事、客户等不同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危机沟通)。

3. 公司文化与宣传

(1) 公司文化:熟悉公司相关制度(规程、须知、标准),参与公司形象设计。

(2) 公司宣传:能根据需要制作宣传海报,撰写新闻消息稿件。

4. 公司会议与演说

(1) 公司会议:能规范写作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能进行会议主题发言。

(2) 公司演说:能正确写作总结、述职报告与演讲稿,能进行汇报总结、述职与竞聘演讲。

5. 市场调研与活动策划

(1) 市场调研:能设计调查问卷,掌握调查方法,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2) 活动策划:能制订个人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能制订活动策划方案。

6. 产品介绍与推销

(1) 产品介绍:能撰写产品解说词,熟练地向别人介绍、解说公司产品。

(2) 产品推销:能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成功进行产品推销,熟悉合同的写作。

通过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各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基本能力,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可以自主增删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对学生的口头与书面交流表达能力进行具化与建构,设置具体的任务目标,明确任务步骤和考核指标,使得课程教学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二、模拟公司模式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

所谓模拟公司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鉴一般公司的组织架构,将教室虚拟为公司办公环境,重新建立师生关系,即教师变身为公司管理者、决策者,学生则变身为公司员工、任务执行者。教学过程变成以任务为驱动的公司工作运行模式,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团队合作与分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并且模拟公司绩效考核的形式,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模拟公司办公环境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成立虚拟公司,布置学生制作公司形象识别标识,制作公司部门名签和员工个人名签;团队内部课桌椅成闭合形排布,成员围坐;以教师为中心,各团队呈向心型排列;设置展示区(演示区),团队代表在此展示本团队的成果或进行角色扮演。

2. 组建工作团队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团队(公司部门),6~8人为一个团队,团队设立1名执行经理(团队成员轮流担任),负责本团队的领导与组织工作。具体任务为员工考勤、组织任务讨论、制订工作执行方案、任务的分解与执行、团队成员的绩效考核。

3. 学习任务项目化驱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进程,设置职场典型的工作(学习)任务,设定任务完成时间,通过团队合作,独立或集体共同完成该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团队的进展情况加以指导,也可以参与团队活动。

4.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 反转课堂。教师利用课程QQ群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前解决相关“应知”知识,为课堂教学提前做好知识储备。课堂教学直接将学习内容项目化,提出工作任务,要求团队通过讨论、决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反映的难点与问题,集中予以解决。课后布置相关拓展任务,以巩固与提高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所掌握的技能。

(2) 角色扮演。教师创设的典型工作情境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情境学习,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从而获得新的认识与理解,构建必备知识和能力体系。这一方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公司招聘”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在现实中学生往往是求职者,但是教师要求学生扮演的是公司招聘者。学生课前必须自主通过教材、课程网络资料等获取相关知识,熟悉并准备制作招聘启事、公司招聘的一般流程、面试时向求职者提出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团队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公司招聘启事,公布招聘岗位和资历要求,随后组建招聘面试团队,举行模拟面试。

教师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一是参与者,协助学生组织招聘面试工作,在招聘启事的写作、面试时问题的设置等方面给予提示与帮助;二是管理者,全面掌控面试活动进程;三是指导者,针对学生在模拟面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这样以略带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为先导,尝试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能激发出来,从而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3) 学做合一。学习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掌握“应知”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应会”的能力。在“做中学”就是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如社会交往中的人际交流、简单的文书写作等,让学生先行实践,注意收集学生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集中进行讲解与纠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学中做”就是针对学生以往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先进行讲解,让学生获得相关能力,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不管是“做中学”,还是“学中做”,都应做到学做合一,而且这些过程可以多次进行,直到确认学生已经掌握为止。

5.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评定学习效果

模拟公司模式的课堂教学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首先建立团队考核档案。教师时刻提醒学生要有团队意识,每个成员都是团队的建设者,也是团队成果的共享者,通过任务的执行,主要考核团队的执行力、合作的紧密度、任务完成的质量。为进一步激活课堂气氛,引入竞争机制,以加分的形式鼓励团队与团队之间在执行任务的时效性、准确性方面进行竞争。最终根据团队各个工作任务完成的成果评定团队的绩效。

其次建立学生个人能力提升档案。以往教师习惯于通过作业、考试分数来评定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这样的做法过于单一和片面化。建立学生个人能力提升档案,能综合考察学生在各个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及能力提升情况,并可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能更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为指标外,还要参考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对团队的贡献值,比如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价值、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否周全等。

三、模拟公司模式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

1. 化解公共课程无法进行企业实践的尴尬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大多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相关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专业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给企业创造价值,企业易于接受。而公共课程的实践因学科特性,不太可能被企业接受,结果导致绝大多数公共课程只能在教室进行教学,被隔离于企业之外。采用模拟公司模式,既能将公共课程融入整个专业课程改革之中,又能通过创设职场模拟环境增加学生的职场体验和经验。

2. 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热情

教师以公司负责人的身份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则是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 团队中可轮流指定学生担任部门经理,负责组织团队围绕任务讨论和开展工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 并考核成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同时要求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公司职员的规范为标准, 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相当于导演, 学生则是演员,有了这样特定的身份,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团队关系和任务要求,也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3. 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对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活和完全以独立的个体参与的社会生活持有懵懂、憧憬、期待的心态。针对这一特点,高职语文课程采取模拟公司模式组织教学,结合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涯的典型情境,通过任务驱动,给学生设定模拟的社会和职业身份,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以小组(团队)合作方式完成相应的任务,提升自己的技能。这一有别于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的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体验中切实掌握相应的职业核心技能。

四、 结语

模拟公司模式的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多方面配套实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教学场所的条件、工作任务的连贯性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都对教学产生影响。以上通过个别案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说明,在教学内容的架构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只有根据企业的人才规格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最终服务于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 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14〕97号109,67);2013年五邑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JD2013003)

作者简介: 于晖 (1979—),男,辽宁丹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E-mail:yuhuihui_2000@163.com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课题(FYJY/2014/16)

卢锦明(1970—),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汉语。

E-mail:876867727@qq.com

G712

A

2095-3860(2015)04-0297-03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职场高职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