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20 12:36张小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聋哑学校语法交流

张小艳

● 聋哑学校语文教学发展现状

1.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近些年来,聋哑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教学重点,而且拥有了更加高涨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此外,聋哑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有所改善。

2.教学方法单一,进度较快

由于聋哑学校学生的听力能力有限,与正常学生相比,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巨大的困难,只能通过视觉、触觉等来获得外界的信息。在信息技术还没有应用到聋哑学校教育之中时,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动作以及口型来分辨信息,这种方法容易得到错误的信息,而且也存在较大的难度。信息技术运用到聋哑学校教育后,学生学习的难度变小,但是由于有些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有意地加快教学速度,导致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无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再加上某些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而且性格内向、自卑,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封闭自我,这样就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对语法不够重视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我们会运用到语文的语法知识,如果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语法知识,那么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就会出现许多语法错误,导致学生难以正常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例如,在语法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语法错误:“小明由于生病了没有来学校。”这个句子聋哑学生容易理解成“小明没有来学校”,这两句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若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表达,就会使学生无法接收完整的信息,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1.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直观形象地表达信息,聋哑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正确的知识。例如,在有关“学习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片段来表达“生活”深刻的含义,教给学生一些人生的道理,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在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及时加以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语法教学效率

聋哑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为了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方便交流,就必须学习好语文语法,在这方面,教师要寻求正确而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手语教学相结合,通过课件演示正确的手语的同时,教师进行手语解释,然后让学生模仿,最后在学生理解之后,对这些语法进行巩固练习,使其达到熟练的程度。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聋哑学校学生相比于正常学生,在心理方面会更加敏感多疑,如果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对于聋哑学校的学生,必须从小就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直观形象的情境来体现丰富的哲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外活动

学生对学到的知识都会有一个遗忘的过程,为了加强记忆,教师可以开展课外活动,设置特定的游戏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手语进行适当的语言交流,这种方法也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

总之,为了让聋哑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教育。作为聋哑学校的教师还要努力探索、研究,找到更适合聋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帮助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

猜你喜欢
聋哑学校语法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跟踪导练(二)4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参考答案
翻转课堂在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聋哑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
聋哑学校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