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2015-04-26 07:43成军伟孟保堂谢悦林梁军伟王海东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丹红髌骨尿激酶

成军伟,孟保堂,谢悦林,梁军伟,王海东

(藁城市人民医院,河北 藁城 052160)



丹红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成军伟,孟保堂,谢悦林,梁军伟,王海东

(藁城市人民医院,河北 藁城 052160)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治,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髌骨上缘、下缘)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丹红注射液;临床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叫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指患者静脉血液于下肢的深静脉血管处凝结,造成下肢肿胀、疼痛、行走不便等症状[1]。目前,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采用药物溶栓、抗凝等疗法,近年来逐渐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取得显著的效果[2]。本研究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6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和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方法治疗,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31例,男45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0.5±6.3)岁;发病时间5h至10天,平均发病时间(4.6±1.5)天;病症类型:周围型28例,中央型14例,混合型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经诊断两组患者均无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及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无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症类型、症状表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静脉滴注尿激酶(通用名:注射用尿激酶;生产商家:辽宁天龙药业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3278),30~50万U/次,每天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通用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生产商家: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483),5 000U/次,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通用名:丹红注射液;生产商家:菏泽步长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规格:10mL/支),30mL/次,每天1次,连续治疗14天。

1.3 评价标准[3]

治愈:患者肿胀症状完全消失,站立、行走等活动无限制;显效:患者肿胀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站立、行走等活动基本无限制;有效:患者肿胀症状减轻,站立、行走等活动有轻微限制;无效:患者肿胀症状无减轻,站立、行走等活动受限。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患肢周径差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髌骨上缘15cm及髌骨下缘15cm处周径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肢周径差比较

组别髌骨上缘髌骨下缘观察组(n=38)2.69±1.853.88±1.13对照组(n=38)4.02±1.934.51±1.86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9/38);观察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7/38)。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气血瘀滞”“湿热蕴阻”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患者体内湿热下注,导致络脉血瘀阻塞。因此,临床治疗应以通络利湿、化瘀活血为主[4]。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为丹参和红花,具有良好的舒络通脉、活血化瘀功效,可有效改善体内微循环及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纤溶活性,有效抑制血栓形成[6]。本研究采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8例,患者的患肢周径差(髌骨上缘、下缘)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患者患肢髌骨上下缘的周径差,消除肿胀症状,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艳芬.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9(27):176-177.

[2] 蒋立新.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12(49):81-82.

[3] 张晓辉,王锦波.尿激酶、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63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14(10):154,157.

[4] 杨廷侠.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11(4):61-62.

[5] 于志华,粟保元,许科铭,等.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4,9(4):73-76.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4-08

成军伟(1974-),男,河北省藁城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骨科关节疾病、脊柱外科临床。

R259

A

1673-2197(2015)14-0130-01

10.11954/ytctyy.201514068

猜你喜欢
丹红髌骨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二分髌骨患者合并髌骨骨折诊断治疗1例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