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员工在线培训教育模式研究

2015-04-27 00:06郑向阳白海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互联网技术

郑向阳 白海霞

摘要:专业繁杂,设备多样化是石油工业固有的特点,设备本身的性能和工艺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安全性,但人的可靠性因素最终决定了其是否能够保持安全。石油工业每天都面临着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设备在操作环境中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挑战,所以在第一时间加强石油工业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传播使用促使网络在线培训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风标,时效性、便捷性、灵活性是在线培训教育特有的特点,这种新型的培训教育形态是石油工业快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

关键词:石油工业;互联网技术;网络在线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078-03

0引言

目前员工在线培训教育的研究在我国石油工业应用性领域相对落后。“我国教育技术在对企业培训、终身学习(教育)领域的关注程度有待提升,很大程度上偏重于或局限于学校教育。”在信息时代,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新的教育技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使网络培训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风标。因此,关注石油工业员工网络在线教育培训,是实现其不断学习新技术的重要趋势和方向。(美)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一书中指出,企业职工职业生涯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是如何运用学习规则来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使组织朝着更好的方向变化和发展,对行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国外研究文献资料中,通过技术方面和具体实施方面的相关辅助保障,试图将企业培训终身教育的理念有效结合起来,为开展终身教育提供有利条件,最终实现使终身教育理念。如,洪仑、威廉姆(Horton,William. K)著的《网络培训设计如何教会人们随时随地学习》这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将终身学习理念应用在网络培训中,从网页构建、导航指引、课件的色彩动画搭配、需要的软件技术等多方面得到充分地证明。通过总结若干成功企业培训的实施过程与重要经验以及具体的案例具体分析的方法,证明了网络培训在全球企业发展中的潜力。在实践应用层面,主要以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网络培训发展程度最高。网络培训最早是在美国开始的,每年有300%的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近几年网络培训的采用率超过了90%,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学员学习课程只需坐在电脑前,通过鼠标搜寻固定的培训网站,通过感官和视觉系统学习显示在屏幕上的文字、图标和画片。据权威数字统计,与传统模式相比,美国网络培训系统模式不但节约了75%的成本和25%的时间,而且学员的收获提高了50%。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日渐普及,在线培训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培训教育方式。

1在线培训教育的必要性

在线培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社会化学习和终身性学习,为员工提供全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和环境。

1.1在线培训教育是实现行业现代化管理必然要求

目前,石油工业行业依靠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支撑,促使工商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石油工业的开发,生产,运输,销售等领域的业务,实现了信息共享、彼此互联互通。近年来,石油工业的软件开发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硬件平台建设的投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网络在线培训教育方式在石油工业的应用,员工素质和系统管理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

1.2在线培训教育必须以网络信息化平台为支撑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是所有用于教育的传播媒介,作为信息来源的专家学者和接受并吸收信息的学习者,以及知识传递双方的关系,知识传递的全过程。”传播学理论囊括了所有的传播信息过程和一切传播信息的现象。因此,从这一点出发,在线培训教育课程设计必须遵循传播学原理,7W的模式或原则的提出就是证明了该原理。如表1所示:

随着网络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多媒体制作环境和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多媒体制作技术日渐成熟。由于教学模式随着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在线培训教育教学模式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与积极性。

1.3在线培训教育有利于实现员工的个性发展

目前全球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全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以统一考试作为衡量学习标准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模式,已不足以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下培养人才耗时长,见效慢、“工学”矛盾突出。在线培训教育不但解决行业员工培训中“工学”矛盾突出问题,而且员工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缺乏的知识进行学习,时间短、见效快。因此,在线培训教育是一种有利于实现自我的方式和方法。

2石油工业员工在线培训教育的实施模式

当今形势的发展要求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采用在线培训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要弄清他们需要什么,并通过调查获取需求信息,然后对不同的需求做具体的分析。他们的需求大同小异,因此,在需求分析和开发实施的时候,要开发完善的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因人而异的开发培训课程内容,选取所需要的培训课件。

计算机互联网络环境是在线培训教育的实现的前提与支撑。在线培训教育的培训师端不但要构建一个与Internet相连的培训教学系统和培训教学管理局域网,而且必须进行课程的制度和传输。实现在线双向适时交互,包括动态视频图像的适时传递、音频信息交流、点对点会议、视频培训等模式要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施。因此,影视演播室和视频会议系统资源充分利用促使在线培训教育的技术条件逐步成熟,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双赢的培训教育模式。

在线培训教育实践模式流程:

当前,我国石油工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不但工种诸多,而且初、中、高級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多种鉴定层次的分类复杂。国家不断提升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职业鉴定前培训工作的开展受到行业和政策环境带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远程答疑系统与在线辅导中可以被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远程答疑。远程答疑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能帮助学员提升自我学习与检测的能力。

3石油工业传统培训教育和现代在线培训教育的对比

3.1传统培训模式的问题诸多

石油工业担负着的大量工作任务和高标准的工作要求,现有的石油工业技能人才培训教育仍存在不足。这主要体现在:

(1)有效的培训模式存在缺陷。

近几年,虽然地方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石油工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但培训体系的建设,培训方式和方法的总结,培训模式的建立等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2)培训所需的系统的计划安排和教材依然缺乏。

教材内容散乱,缺乏系统性与创新性是石油工业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最大问题。一般由各二级单位负责安排。

(3)技术能力培训与测试未引起部分基层单位的重视。

“人对人”模式是传统培训教育的特点,而“人对机”或“人机循环”的模式则是在线培训教育的一大特色。它使处在任何地方的员工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同步获得最新的培训信息与内容,不但打破了传统学习受时空的限制,而且提高了培训的时效性。传统教育培训和在线教育培训两种模式的比较如下:

3.2在线培训教育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

(1)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在线培训教育模式不仅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而且降低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

在线培训教育模式的亮点是自主学习。不同员工可以根据自己所缺乏的知识自主选择不同培训课程,在工作中检验学习的效果。让工作与学习充分相互接轨,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

(3)吸收了其他经典的传统培训方式的优点。

员工的学习偏好是企业在开展在线培训教育之前应考虑的,在线培训与其他经典的传统培训方式相融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培训方式的优势,相互补充。产学合作模式、“双元制”培训模式、企业办大学模式、岗位轮换培训模式和逐层选拔培训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传统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对自我约束意识较弱、习惯于面对面授课的学院来说效果显著。因此,在线培训教育模式与传统培训教育模式并行的混合形式将是未来石油工业行业培训教育的趋势。但是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在线培训教育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4结论

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石油工业实施网络培训必然选择。基于石油工业工艺流程的复杂化和企业对网络培训的需求,探索了在线培训模式流程及网络资源系统化设计理论的灵活应用,论证了网络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模型的可行性。同时还包括培训课程的培训方法、培训技术以及培训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要将网络培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向前进,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教师在网络培训资源建设过程依然起主导作用,学员的主体地位无可替代。

网络只是一个中介,不可喧宾夺主。从本质上讲,网络培训的核心是课件内容,学员通过网络技术自主选择自己所缺乏的培训内容,但需要专家学者不断的更新。网页、动画、PPT等只是辅助培训手段,尽管被引入网络资源建设中,也取代了教师的部分功能,但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导地位。

(2)在线培训教育资源建设中要适度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并不能表达所有的内容,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应该哗众取宠,应该为促进培训教学而使用。对于那些便于地让学员快速掌握的内容,如果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仅浪费资源和时间,反而会分散学员的注意力,降低培训效果。

(3)石油工业员工在线培训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石油工业员工在线培训教育资源建设需要多个高校、石油石化企业培训中心、石油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分类策划各专业培训课程大纲及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同行业培训相关信息。只有把我国石油行业的在线培训教育资源分析到位、策划具体,才能有效推动石油在线培训教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才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Horton, William K,Designing Web-based training: how to teach anyone anything anywhere anytime[M].New-York,Wiley,2000.

[4]Whalen Tammy.The business case for web-based training[M].Boston,MA:ArtechHouse,2000.

[5]梁沈.培训营销16字秘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113.

[6]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杨九民,范官军.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3.

[8]范伟.近年来企业培训模式的研究述评[J].职教通讯,2010,(7):38-42.

[9]王红艳,胡卫平.中国在线学习研究现状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15):30-34.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互联网技术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浅谈互联网+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传播学门外的互联网技术反思:《Daedalus》互联网专辑剖析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年度石油工业QC小组活动成果奖和荣誉奖名单(续)
2011年度石油工业优秀QC小组(20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