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问题分析

2015-04-27 02:08邢思齐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必要性问题

邢思齐

摘要: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是资源配置合理化的核心内容。这是我国当今关于财政结构的一个热门问题,同时,也是今后其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如今,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虽然趋向优化,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约束了政府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并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问题;必要性;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094-02

1财政支出结构概述

简单来说,财政支出结构就是政府不同种类财政支出组成的一个结构体系,通过不同种类的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该结构是否合理,财政支出结构体现了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其财政职能。财政支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其实反映出了当期政府对于各项财政支出是否重视,实质上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政策倾向和变化状况。

我国的财政支出可分为两类,分别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又分为两种,一是用于生产的资本性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和新产品试制支出等;二是用于消费的资本性支出,比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建设项目。消费性支出就是公共消费,是政府进行的消费行为。它也包括两种,一种是政府自身的消费,比如行政办公用品的消费、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还有一种是用于社会的消费,比如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科研、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支出。

现如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于生产性的财政支出所占比例很大,而用于社会保障性的支出比例很小,这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必要性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是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问题,无疑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的稳定、社会繁荣,以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大拦路虎。因此,我国必须跨过这一障碍。

3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问题

3.1我国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大,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不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项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改革開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如今已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这经济发展的瞩目成就无疑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并未以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设为中心,把公共服务放到了第二位,而逐渐偏离到投资竞争性行业,这是不符合公众的切身利益的。我们的财政支出预算是固定的,如果重点用于经济建设,会大大缩减用于社会抚恤、社会福利以及其他基础性、公益性建设支出,这必定会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即使经济高速反战,也会加剧社会矛盾,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2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不断的对外开放,虽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比重却在持续上升。必须承认的是,财政支出增长,会导致行政管理支出适度增加。但我国行政管理费用绝大部分的增长完全不存在必要性。许多地方政府存在机构膨胀、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政府机构的庞杂增加了政府的日常开支,而巨额的人员经费、事业经费等造成了政府职能的“越位”。城管这个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政府人员素质低下,工作时间不在岗位上工作却在打扑克牌、玩电脑,这无疑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加大了不必要的开支。大笔的行政管理开支加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无疑加大了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化的难度。

3.3科教文卫支出所占比重低

对于文化、教育、科学等支出比重低,会严重滞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影响创新性社会的发展。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综合能力的体现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竞争,更多的是文化和科技方面的较量。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就难以为人才、学者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如果大量的人才和智力资源流出中国,那必定会削弱中国的文化竞争力,不利于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制约经济水平的发展。科教文卫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如果投入不足,将影响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得中国难以在21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时刻保持前列。

3.4财政性补贴逐年增加

我国当今许多财政补贴是不合理的,由于财政补贴由政府政府承担,这无疑加剧了其财政负担。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适度地调整因市场调节盲目性、滞后性等导致的问题。盲目的进行财政性补贴,影响了价格机制在市场调节中的作用,妨碍了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得市场价格扭曲。这不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得财政支出合理化的目标更难以实现。

现今财政支出存在的诸多“越位”和“缺位”现象,是财政支出合理化的最大障碍。只有逐步消除这些现象,才能实现财政支出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并达到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的目标。

4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并行,经济和政治环境都比较复杂,所以,财政支出结构调整要保持适当的力度以及正确的方向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建议如下:

4.1优化经济建设内部结构

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统筹兼顾。要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特征,就要提高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公共基础建设。经济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然而也要统筹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考虑到我国国情,应仍对重点竞争性领域继续扶持,例如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等,同时,逐渐放松对竞争性领域的管理,减少过度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且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此,要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农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的支出,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2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虽然随之提高,但是因為缺少社会保障对未来不确定,从而将收入大部分储蓄起来。这必然会影响国内消费水平,不利于发挥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的作用。社会保障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问题,对经济的发展既是保障又产生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了,能够加快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必然对维护社会稳定产生正面效应,并且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劳动效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的健康合理发展。切实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养老、医疗、就业等重要问题,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社会保险的范围,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4.3增加科教文卫等支出

科、教、文、卫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加大这部分支出比例,是保证社会文教适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我国虽然实施了诸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但是影响范围和推广力度欠缺,人均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为什么诸如美国等国家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经常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在科学、技术等方面从未获得过突出奖项?就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文化的重视,对科学技术发展得大力支持使得学者们拥有良好的环境去发展、探索、开拓。因此,加大对学校和文化基础设施等的投资,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来对人们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效应。

4.4对政府内部进行整顿,减少行政管理费用

机构和政府人员的膨胀和冗余,导致政府工作效率低下,使得行政管理费用持续增加,财政负担很重。应该严格控制一般公务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支出,明确“三公”费用或者对“三公”费用进行社会公开,使其受到社会的监督。十八大过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保持政府的廉洁性,打击腐败现象,反对“四风”,这无疑是对政府整顿的一项强有力的举措。然而,政府存在的一些享乐之风、官僚主义等现象已经根深蒂固,需要强制且持久的措施才能使政策发挥效果。这是政府内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政府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改正。

4.5压缩财政补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价格体系的日益完善,如今的财政补贴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进行整顿。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应当将财政补贴限定在弥补市场调节不足、进行宏观调控等必要方面。同时,应该考虑减少对城镇居民的津贴,或将这部分补贴转移到农村居民身上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逐渐增加,政府只需要对农村居民进行适当的补贴就已经足够了。也要减少对一些竞争行业企业的补贴,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应该对自己的盈亏负责,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也要取消对他们的补贴,从而减少财政支出负担。

4.6缩小各项差距

我国城镇化水平应该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乡两极分化问题仍然很严重,很多农村甚至处于绝对贫困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着力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除此之外,我国因疆域辽阔,东部人口密度较集中,东西部发展之间差异较大。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各项基础设施较完善,人均收入较高,生活质量好;西部因为身居内陆,所以经济发展滞后、信息传递较慢。东西部的两极分化,势必会加剧区域矛盾,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够解决,更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因而,这需要政府的干预。应继续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和贫困居民,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以完善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的对口支援,增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卫生防疫、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支出,缩小地区差异,统筹区域发展。

5总结

自20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认识到对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性,通过各项措施不断减少并逐渐消除现阶段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显而易见的是,我国政府已经对财政支出结构做出了全方位的改革。然而,更重要的是出台的措施如何贯彻落实。优化财政结构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在改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红.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3,(06).

[3]章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安排的合理性分析[J].财政研究,2006,(09).

[4]贾康,刘微.注重民生、优化结构、创新制度、促进发展——中国公共财政的转型之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0).

[5]郝硕博,李上炸.对民生财政的思考[J].山东经济,2009,(06).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必要性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