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5-04-27 21:22李玉德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机遇挑战

李玉德

摘要: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媒体,它以高速度、全面开放的姿态向全世界的人们走来,它具有全球性以及交互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主要探讨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时代;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148-02

1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媒体,它以高速度、全面开放的姿态向全世界的人们走来,它具有全球性以及交互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网络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覆盖信息的范围广、以及容量大和超时空传播四个特征,而这些网络的优势正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缺失的,网络的普及不断地催生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以及新特点的出现。

1.1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入了新的血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通过引导、说教以及表扬和示范等手段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并且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以顺利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比如网络的开放性、全球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将这些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并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端正的思想道德和品格的人才,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科技带领下能够有序地运转。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用。

1.2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网络以其自身的特点不断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学特点:第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课堂主体性上的逐渐融合。传统的教育者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网络的出现让二者之间在主体性的地位上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慢慢地突破了年龄、身份和地位的限制,学生变成了教育中主动的主体,同时,为了更好地交流,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和地位可以进行互换和交替,这样可以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平等、友好、真诚的互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坚实基础。

第二,网络环境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具备了多样化的特征。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黑板、书本为主要载体的教学形式,而现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化的发展,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网络教学将书本、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都联结在了一起,能够给学生同时带来视觉、听觉以及感官的各种刺激,它操作简单便捷,让思想政治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实效性。

第三,网络环境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较为复杂的教学环境。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在日益凸显,比如,在网络上可以使用虚假的姓名、年龄以及身份,这必然会导致交流中的虚假感受和观点,这种虚假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使得教學的结果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网络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辨别和区分真伪的能力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第四,网络让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超越时空可以进行施教的特点。超越时空的施教是指思想政治的教育可以打破教学的地点、时间的限制,它可以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时间进行,甚至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可以同时进行网络的共享,可以进行在线的交流与学习,从形式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与名师进行一对一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因此,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更加宽广。

2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可以用悄无声息的一场革命来形容,它在我国发展“蔓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它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更是实现当今人际交往的重要沟通工具。据不完全统计,在十年前我国网民的数量就已经达到六千多万,这个数字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在高校,网络不仅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它们也逐渐地成为了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几乎是在网络的陪伴下成长的,它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都与网络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尤其是思想道德观念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枯燥、知识面窄、教学载体单一,这都是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网络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共享,所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和生动,教学的载体也更加的有趣,从而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让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可,而认可的基础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基本内容的掌握。根据国外的调查显示,很多学生习惯于使用单一的感官来学习,有的喜欢用听觉学习、有的习惯用视觉、而有的更习惯用触觉,如果将这几种感官联合起来学习一门课程,那么它的效果会大大地增加。网络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都联结在了一起,从而图文并茂地将真实的效果活泼、有趣、生动地展现给了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大地加强。

最后,网络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加的具有创新性,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网络为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它可以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互相促进的教学模式,以平等、民主的姿态进行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2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第一,网络使得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和权威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千百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具有权威的地位,教师的言论是不可侵犯的,尤其在我们成长的青少年时期,教师的主导作用起着无可争议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安排,因而处于一种主导的、具有“优势”的地位。网络的发展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知识,从而从教师传授中获得的知识大大减少,使得教師的权威和地位逐渐下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也会随之下降。还有一些“顽固”的、年龄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懂得网络的运行规律以及计算机技术,从而给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大大降低,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面临的严峻的考验之一。

第二,网络对大学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网络的虚假性让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都大大地弱化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制止和管理网络的使用,久而久之,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感和责任感都下降了。其次,网络的虚拟化让大学生可以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要求,所以当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是会显得消极厌世。最后,网上充斥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会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诱导和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网上有很多哗众取宠的信息,而大学生对各种花边信息非常感兴趣,这就分散了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二是网络游戏的盛行是很多大学生选择的娱乐工具,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三是一些学生上网的时间过长,导致正常作息时间紊乱,造成旷课和耽误学习等不良行为。

3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策略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开放的姿态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对于高校来讲,以开放的姿态来迎接网络带来的挑战,就是要用客观和公正的眼观来辩证地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大学,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中心,网络成为了很多学生的精神支柱,但是,网络带给学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不能因为它的消极影响而一味地排斥,用封闭的心态拒绝接触它,而是要以挑战的态度从容地应战,网络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慢慢地完善的,因此,要相信大学生对网络的判断力。再者,网络不是我们拒绝它就可以和它没关系,它已经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既然无法“摆脱”,就用开放和积极的心态来迎接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第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队伍的建设。网络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和地位受到动摇,但其网络并不能完全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团队,是在网络时代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高校要严格选拔教学骨干和教师队伍,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使他们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手和能手,尽快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第三,增强对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管理。当前高校对网络的管理还没有健全的体制,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健全和加强网络思想道德管理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可以通过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规章制度和规范高校网络的运行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弘扬和宣传网络道德,呼吁大学生对道德的自律,还可以通过加强高校网络立法,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法律的保障来实现。

由此可见,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网上和网下齐头并进、互为补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孙兰英.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2).

[2]赵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机遇挑战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