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2015-05-06 11:44胡伯斌付嘉鑫杜曼刘宇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督导员乙肝复查

胡伯斌 ,付嘉鑫 ,杜曼 ,刘宇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2.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10%~11%,现存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1]。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肝硬化发病率约为3%~5%[1]。乙肝是肝硬化最常见病因,约15%~45%的乙肝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多数患者尚不自知。肝硬化危害极大,有症状者5年内生存率不足15%,肝硬化已成为乙肝患者死亡最常见病因之一[2]。乙肝肝硬化还可并发腹水、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还可继发恶性肿瘤,恶变率高达20%~25%,即使获得治疗,恶变率也高达10%~15%。核苷类药物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常用药,临床证实安全可靠、服用方便、效价比较好[3]。但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研究证实患者依从性极大地影响治疗效果[4-5]。对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期间健康教育策略尚无系统规范可供遵循,但大体可分为路径健康教育、个体化健康教育两种,对于健康知识教育,一般采用传统宣教法,但患者往往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健康教育质量差强人意。为此,医院试建立新的系统健康教育方案,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4月,医院传染科收治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②临床确诊;③尚未并发肝癌,未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高致死性疾病,如重度心力衰竭,非姑息治疗;④知情同意。退出标准:①无法获得随访;②脱离研究;③参与其他研究;④因主客观原因失访,如遭遇车祸等意外事件死亡。共纳入患者95例,其中男61例、34 例,年龄 26~68 岁、平均(44.6±9.5)岁。 乙肝确诊时间10 日~11 年、平均(4.2±1.5)年。 Child-Pugh 分级:A 级26例、B级29例、C级40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8例、中学及中专61例、大专及以上16例。已婚72例、丧偶或离异20例、未婚3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新农合42例、社保32例、复合21例。从家到医院时间:1 h~1 d、平均(4.2±2.0)h。 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观察组(n=4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水平、Child-Pugh分级、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路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推荐方法治疗。

1.2.2健康知识教育 (1)对照组:①入院时,先与患者及其陪护者,进行沟通,评价其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分析规范治疗可能存在的困难,制定培训计划;②住院期间,在治疗的同时,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巩固强化,不断复习,以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出院后发放乙肝防治手册;③出院后按照医嘱复查,每次复查时进行1次健康教育,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不良反应自我鉴别、获取医疗服务,特别强调禁止擅自停药、按时复查,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

(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知识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设立督导员,并对督导员进行健康教育,入院时,与患者、陪护者进行沟通,了解家庭成员情况,选择1名合适的督导员,对督导员加强健康教育,与患者、督导员一起深入交流,了解可能影响治疗的因素、知识掌握程度,发放联系卡,重点圈出需注意事项,若患者不识字,配以图片说明;②治疗初期针对性健康教育,在治疗初期3个月,每周与督导员联系1次,了解督导员督导情况,并进行反馈,发现治疗期间新问题、新情况,主动联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决患者困惑;③复查时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医护共同分析焦点问题,分析用药落实困难原因,对于个别患者,进行家访,现场考察;④做好日常知识教育,建立微信、QQ群,每日发布相关信息,进行持续健康性健康教育,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整理病友常见问题,逐一解答,并公示保存在群文件夹中,以供患者查阅,对于无QQ群、微信群者,可以电话、短信提醒。

1.2.3研究 分别在入院时、治疗后,晨起8点,采集空腹外周肘部静脉血5 mL,抗凝,离心,分批送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肝功能检测,同时评价患者Child-Pugh等级。分别在教育前、治疗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乙肝、肝硬化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主要内容包括乙肝后肝硬化危害、症状表现、乙肝传播途径、抗病毒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目的、治疗原则、核苷类药物不良反应、生活管理,每项分别完全知晓、基本知晓、知晓、有一定了解、完全不了解,分别记作4-0分,满分32例,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越高,信效度0.78。

1.3观察指标

入院时、治疗后,患者 CHE、ALB、CHO、TBA 水平,Child-Pugh分级。健康教育前、出院前、初次复查、治疗后,患者乙肝、肝硬化相关知识掌握水平。

1.4统计方法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 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检验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1肝功能指标变化

观察组获得随访47例,对照组获得随访46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HE、ALB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TBA低于治疗前、观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CHO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观察组相比,△P<0.05。

组别 指标CHE(U/L)ALB(g/L)CHO(mmol/L)TBA(μmol/L)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351.7±717.5(4974.2±1376.7)*2470.9±664.2(4360.0±1236.5)*△31.9±5.8(39.0±6.4)*31.0±6.3(36.8±5.4)*△2.9±0.5(4.2±0.9)*3.0±0.4(4.0±0.7)*47.3±21.0(10.3±5.6)*45.8±17.9(17.3±6.4)*△

2.2 Child-Pugh分级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组内对比Child-Pugh分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Child-Pugh分级对比[n(%)]

2.3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出院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健康教育前,初次复查时对照组低于出院前,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低于初次复查与出院前、高于初次次复查,初次复查、治疗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健康教育知识评分对比(±s)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健康教育知识评分对比(±s)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与健康教育前相比,△P<0.05;与出院前相比,▲P<0.05;与初次复查相比,#P<0.05。

组别 健康教育前 出院前 初次复查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21.2±4.2 20.8±5.9(28.4±3.1)△(27.8±2.7)△(27.4±3.7)△(25.1±2.5)*△▲(26.8±3.5)△▲(24.0±4.3)*△▲#

3讨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需了解的知识主要包括乙肝国内外流行趋势、危害、传播途径、症状表现、抗病毒治疗方法与重要性、治疗原则、治疗意义、相关国家政策、肝功能保护生活管理等,核心内容多、知识冗杂、涉及卫生知识专业性强,对患者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健康知识教育方案,注重系统性健康教育,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尽可能的掌握相关知识,以指导生活、疾病管理,增强对规范治疗、疾病管理的重视程度。阶段性健康教育还起到巩固强化作用。

但传统健康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弊端:①不注重家庭支持系统构建,部分患者因疾病、年龄较大、记忆能力不足、文化水平低等原因,看似掌握的健康知识,但很快便忘记,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通过设立家庭督导员,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减轻恐惧感,提高家庭支持强度[6];②院外健康教育针对性不足,传统健康教育对患者家中疾病管理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通过家属报告、必要的现场考核,了解患者疾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针对性;③利用信息技术,克服时空局限性,随时随地开展健康教育,不断巩固强化,还为病友间沟通搭建了平台,通过查阅聊天信息,还可了解患者遇到的共性问题、个体化问题,如疲劳与负性情绪管理,进行详细解答[7-8]。

研究显示,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尽管治疗后Child-Pugh分级差异不显著,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健康教育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管理水平,减轻了肝负荷,使量变达到质变。需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反映了时间记忆曲线效应,医院需加强院外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增进治疗效果,减轻肝功能负荷,延缓肝硬化进展,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水平。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1-15.

[2]林宇,李颂华,王如伟.日本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疗研究概述[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44-1449.

[3]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76-178.

[4]周文兴,吕国良,刘馨,等.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2):170-172.

[5]毛鑫群,仲冬梅,蒋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A):26-28.

[6]梅琳.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6):1509-1510.

[7]葛舰,薛晓琳,王天芳,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疲劳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4,31(2):81-83.

[8]戴美琴,楼青青,张永乐.无线通讯短信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25-227.

猜你喜欢
督导员乙肝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南宁市基层结核病督导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态度调查
山东肥城:建立机关党建联络督导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