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教首先要增强规则意识

2015-05-06 08:00肖昌斌曾宪波刘玉琴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安县办学规范

肖昌斌 曾宪波 刘玉琴

2010年,军人出身的刘信科带着敬畏“规则”的理性思维,由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走上了公安县教育局局长岗位。在他看来,部队上的“规则”就是军人的行为准则,教育的“规则”则更多地体现为对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理解、尊重和遵守,“所以,依法治教,首先要增强规则意识”。5年来,刘信科坚持用规则为教育工作保驾护航,在规范办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特色发展和品牌战略,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财政基础一般”的公安走上了教育强县之路,正渐入佳境。

规范护航:促使教育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型

“规范是我们坚守的一条底线,教育如果连规范都做不到,那绝不可能有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刘信科认为,穷县办大教育肯定有不少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理由。

多年来,公安县在教育收费问题上,始终坚持只讲政策标准,只讲全县大局,只讲纪律规定,不讲经费缺口,不讲运转困难,不讲偿债压力的‘三讲三不讲’原则。教育局明令要求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收费项目和标准,统一财政部门的收费票据,统一“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统一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对高中三限生、择校生、教辅资料的发行和学校预算外收入的管理。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在中小学校规范办学、依法治教中的监督作用。

面对“幼儿园收费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强”、“民办幼儿园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体制不顺”等问题,刘信科态度明朗:“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幼儿园,但是公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都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审批和淘汰在内的准入退出机制,用制度来规范管理。”

公安县教育局建立了民办幼儿园的准入、清理与年检制度,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筹建杨家厂镇中心幼儿园等1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启动公办幼儿园核发办园资质工作,颁发《办园许可证》34个;全县学前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启动学前教育机构年检工作,重新认定收费标准和办园等级,杜绝无证办园现象的发生。

与此同时,严肃查处学校违规编班、违规补课、违规招生等突出问题,对违规办学行为实行“零容忍”。教育局聘请教育行风监督员督查指导工作,要求各学校通过走访学生和家长、召开学生和家长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信箱)等形式,直接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对教育系统而言,依法治教首先是要规范办学和规范管理。”刘信科说,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学生和公安的未来,我们要用“规范”为教育工作保驾护航,让教育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型,走教育内涵发展之道。

特色引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近几年,公安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刘信科给出的答案掷地有声,“规范+特色”。他说,高中阶段,一是加强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的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二是纠正高中教育同质化发展倾向,引导普通高中由规模扩张向多样化特色办学方向发展。教育局印发《公安县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计划在3年内对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场地设施、教学质量等进行优化升级,保障中小学生在校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建立球类与田径运动会间次举行制度。开展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申报和创建工作。大力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目前,公安的素质教育特色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公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成为全省首批命名的体育特色项目学校;车胤中学形成了文、理、艺、体多样化发展的办学特色;以荆州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依托,全县建立了13个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分站,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校外教育网络;投资近7000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荆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湖北省内唯一一所国家级示范基地。

刘信科说,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公安县秉承“拓展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的宗旨,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优化教育资源,创新实践教学。建立并完善课程研发机制,适时新增和调整活动课程,投资五十多万元新增了DNA艺术链、海绵纸贴画、3D眼镜、航模、水晶花、二胡欣赏等课程。包括地震馆、射击馆、禁毒教育馆、模拟驾驶馆等在内的二期场馆也即将投入使用。

截至2014年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承接来自省内外的参训学员五万余人次;财政部、教育部以及省市有关领导多次到基地视察、调研;基地接待来自重庆、江苏等地的考察团二十多个。

刘信科说:“规范只能解决共性问题,而特色却要求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为社会提供个性化的满意的教育服务。”

品牌效应:通过示范校建设引领区域教育全面升级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在刘信科看来,公安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所以办好普通高中教育,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既是推动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一种延续,同时也是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考量。

为此,认真编制全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新机制;统筹做好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积极引导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新型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通过近几年的品牌建设,公安职业教育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学校为龙头,其他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公民办并举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县职教中心学校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湖北省示范中职学校,其中,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电子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教室被授予省级实训基地。

2014年,县职教中心学校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实施“3+2”中职大专直通车办学模式,全校报名注册学生200余名;组织学生参加武汉国土资源学院、三峡职院、鄂州大学单招考试,录取学生近50名;组织学生参加全省技能高考,专科上线率达100%。选择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普通高中教育是公安教育的又一大品牌,县一中是全省6所重点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刘信科说,教育局发展普通高中的策略是:课改、高考“两手抓、互促进”。

规范课程管理,确保国家和省课程计划的落实;加强普通高中课改示范学校建设,适时召开高中课改研讨暨现场推进会,积极推广课改的成功经验;加强体、音、美等教学功能室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为顺利开设各模块的课程奠定基础;加强课改网络平台管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管理制度;多形式地开展课改的师资培训工作,确保教师的业务素质适应课改发展需要。

刘信科认为,通过示范校等品牌建设,不仅丰富了全县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且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榜样,明确了方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在刘信科局长的带领下,公安县教育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形成了高、初、小、幼、特相互衔接、普职相互协调、公办与民办相互借鉴和促进、示范学校辐射一般学校、城镇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良好态势。全县共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示范学校4所,市级示范学校10所,省五星级民办学校1所;县教育局被国务院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校外教育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全国示范;教育质量特别是高考质量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公安一中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国际部,与新西兰圣凯文中学联合办学,并被确定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的优质生源基地。

(责任编辑 鄢志勇)

(栏目主持人 鄢志勇)

猜你喜欢
公安县办学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欢度金秋好风光
——湖北省公安县老年大学校歌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公安县举办微课公众平台培训会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