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北极的浮冰为什么是“脏”的?

2015-05-14 08:49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海象雪龙浮冰

曾经在南极饱览过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浮冰,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我想北极的冰相比之下一定不会逊色,甚至比南极的冰更加美妙。然而,当我乘坐“雪龙”号进入北冰洋,第一次看见北极浮冰的时候,惊讶得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北极的浮冰居然是“脏”的!

只见一块块淡蓝色的浮冰中间夹杂了许多土黄色、看上去脏兮兮的浮冰,迅速地从“雪龙”号船舷边疾驰而去。“北极的浮冰为什么这么脏,难道是人类的污染已经如此之严重,连地球之巅的浮冰都被污染成这样?”第一次看到北极“脏”冰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

记得当时船上有许多考察队员,为了不让他们看到我控制不住的眼泪,只好尽量用照相机挡住自己的眼睛,在海风中不停地抹干眼泪。自己也深感奇怪,平时并不是一个狂热环保主义者的我,为何面对北冰洋,如此为“地球母亲”所受的创伤心痛不已。

此后我采访了考察队里的多位海洋科学家,才庆幸地发现自己的这种心痛过于敏感和多情。大家的一个主流观点是:北极冰“脏”并不完全是因为受到人类污染,而是受到北冰洋沿岸陆源物质、大气尘埃等因素影响。与围绕南极大陆呈环形分布的南极海冰不同,北极海冰分布在北冰洋及其周围海域。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渺无人烟,而北冰洋周围全都是人类居住的大陆,沙尘、废物等陆源物质必然会随地表径流和大气进入海冰里,“污染”了海冰的洁白无瑕。

还有一种观点是因为海冰里生活了一种生物——冰藻。虽然从表面上看到的海冰一尘不染,纯净得好似没有任何杂质,但如果在海冰上钻取一个冰芯或由破冰船将海冰翻起,就会发现海冰中间或底部有黄褐色的杂质,这就是生活在海冰中的冰藻。在海流小的地方,冰藻群从海冰底部垂下,就像海冰底部长着厚厚的“草坪”一般。

据科学家们研究,冰藻的营养十分丰富,甚至比巧克力产生的热量还要高。冬季,冰藻进入海冰,像种子一样贮存在海冰中;夏季融冰时,冰藻从海冰中脱落,充分利用明媚的阳光和海水的丰富营养,迅速生长、繁殖,大部分沉入海底,变成底栖生物的食物。

在一片“脏”冰比较密集的海域,大家首次“邂逅”了一只北极熊。当时,它正在埋头吃一只海豹,突然看到“雪龙”船这个庞然大物开过来,吓得赶紧调头跑开了,一边跑,还一边回头恋恋不舍地看着到嘴的食物。这片“脏”冰区也许正是由于丰富的底栖生物而生活了许多海洋动物,也因此成为北极熊的“觅食基地”。

此后,在另一片“脏”冰区,大家还幸运地目睹了许多北极海象。在一块块“脏”冰上,海象成群结队,有的慵懒地趴在冰上晒太阳,看到“雪龙”船开过来,吓得争先恐后地钻进水里:有的悠闲地在“雪龙”船附近游泳,在蓝天碧海与块块浮冰之间嬉戏玩耍,看上去十分惬意,丝毫也感觉不到北冰洋的寒冷。许多考察队员都注意到,海象众多的“居民区”,浮冰明显“脏”得多,以至于大家纷纷猜测,是不是海象把北极的海冰弄“脏”了。

不仅如此,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我观察到北极“脏”冰似乎集中在一定范围内,时有时无。有时,“雪龙”号犹如行驶在一片“烂泥地”,满眼看上去都是烂泥巴一样的“脏”冰:有时,“脏”冰夹杂在许多洁白的浮冰中间,或是一大块浮冰半边“脏”半边“干净”,或是周边很“脏”中间“干净”;但更多的时候,北冰洋上的浮冰还是像南极的一样洁白无瑕,映衬着湛蓝色的大海,勾勒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但北极的“脏”冰仍然引发了科学家的诸多疑问:如果说脏冰是受到海岸带地区沉积物的影响,那应该是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而现在为什么大面积的多年冰上也有沉积物?为什么一整块浮冰上,一部分有沉积物,一部分又没有沉积物?南极的海冰里也有冰藻,为什么南极的冰看上去没有这么脏?为什么有的脏冰区海象多,有的脏冰区又没有一只海象?

看来,谜题还需要进行更多科学研究才能解开。

张建松,新华社上海分社主任记者,2007年至2008年参加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2010年参加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位抵达北极点采访的女记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象雪龙浮冰
“雪龙2”号出征南极
Pollution reaches new height 污染到达新高度
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浮冰”
“雪龙2”出征
变色海象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纪行(三)
雪龙2号首航南极
海象的牙&彩雀
越来越暖是咋回事儿?
一切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