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的雄心

2015-05-14 16:54马敏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网络设备紫光市场份额

马敏

停牌长达5个月之久的紫光股份一经复盘,就连续达到15个涨停,这在中国股市的科技板块并不常见。

究其原因,连续涨停背后是一起收购案的尘埃落定。5月22日,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与惠普宣布达成协议,前者旗下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股份”)收购惠普旗下“新华三”公司51%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看来,社会公众对于新华三价值的肯定可见一斑。公开资料显示,新华三包括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三通信”)和中国惠普所属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总估值约45亿美元。

一向低调的华三通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新华三的成立,是行业的呼唤,更是国家打造高科技产品龙头企业的绝佳机会。”华三通信首席执行官曹向英近日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曹向英向我们阐释了本次收购对于新华三带来的影响,以及华三成为“新IT基础架构领导者”的未来谋局。

从灵魂到肉体的归宿

“秉承本土研发、本土制造、本土创新,华三通信在灵魂上一直是一家真正的自主可控企业。而此次收购,则彻底解决了公司肉体上的身份问题。”曹向英坦言,背靠清华的紫光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交易伙伴。此次收购后,新华三终于有了“国有户口”。

这是华三通信成立12年来在资本市场上的第三次易主。2003年,华为与美国3Com合资,华三通信诞生,其创始团队骨干均来自华为;两年后,3Com以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一年后,华三通信成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华三通信与母公司3Com被整体打包出售给惠普。

作为国内首家以技术换市场成立的企业,华三通信虽历经股权变动,却始终保持了核心竞争力和高速发展。IDC数据显示,2014年华三通信以30.9%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交换机市场第一的位置,同时连续第五年保持着中国企业级网络市场份额第一和第七年无线网络设备市场份额第一的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网领域,华三通信是唯一能在中国这个区域市场“打败”思科的中国企业。

然而,随着“去IOE”“信息安全”成为中国信息化的主流声音之后,华三通信还是因外资身份的问题,在一些央企、政府的信息化项目招标中受到质疑。2014年,在三大运营商的路由器、交换机设备集采中,虽然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份额没有太大变化,但中国移动的中标份额相对往年还是大幅减少,而此前几年,华三通信一直是运营商数据通信产品集采的主流供应商。

“除了身份问题,紫光股份还有一个很好的资本运作平台,这个平台对于新华三未来的投资和交付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无限可能。此外,我们一直和清华的科研团队有着很好的沟通,收购之后,新华三势必会和清华大学进一步加深合作,清华也会为新华三带来更多科研人才。”曹向英表示。

紫光股份涨停了,新华三有了国有身份,而惠普也希望通过此次并购让新华三的产品和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乃至推向全球。“此次收购完全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惠普是嫁女儿,怎么可能下嫁呢?”曹向英笑道。

网络设备市场的新格局

三易其主,新华三终于可以以正式国产厂商的身份参与中国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这也引发了业内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网络设备市场竞争格局的猜测。

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挑战华为”。来自2014年IDC中国企业硬件市场份额调查报告显示,新华三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综合占比为16.5%,仅次于华为,华为以18.5%的份额位居第一。在这份报告中,联想、浪潮排在第五、第七,市场份额分别为7.6%、5.6%。

在曹向英看来,华为的三大业务中,企业业务仍是新华三最大的竞争对象,“虽然华三通信在中国企业网络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是在运营商领域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新华三在IT基础架构几大业务上的解决方案和创新能力,并不落后于华为。”

作为当年华为3Com创始团队成员,曹向英深知老东家华为的强劲实力,但是也更加相信自己的团队。这么多年来,华三通信一直持续稳健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强大的内在组织基因。曹向英告诉记者,华三通信的核心团队始终比较稳定,因为华三通信不仅继承了华为的狼性文化和奋斗精神,而后期随着3Com、惠普等外资的进驻,又为华三通信注入了开放合作的基因和先进的管理,这些都将为新华三在与华为的竞争中发挥正向作用。

一个有意思的数字,在国内通信行业中,华三通信的平均年龄处于前列,在近5000人的庞大团队中,工作年龄大于10年的人超过了10%,足见华三通信团队的稳定性。

除了团队,华三通信的企业发展战略也一直没有变,“华三通信始终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而且我们的创新是有时效性的。”据介绍,华三通信拥有2800多人的科研团队,每年的科研投入都会占据当年收入的15%以上,截至目前,华三通信累计申请专利超过5800件,其中发明专利比例超过90%,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两件专利申请。

作为华三通信业务的延续,新华三不仅会保持与扩大现有的技术和市场份额,还会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创新与人才培养,“如果国内IT市场只剩下两家企业的话,肯定会有新华三一席之地。”谈及未来目标,曹向英说。

新IT与国家战略

曹向英的自信,源于华三通信近年来在新IT基础结构领域的耕耘。

早在2013年,基于对全球互联网化的深刻理解,华三通信就提出“新IT”理念,即通过创新IT推动百行百业的变革。而这也一度被业内认为,其预先迎合了国家的互联网+战略。

猜你喜欢
网络设备紫光市场份额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紫光展锐携手西安交大:共建AI联合实验室
通信芯片市场份额 有望超越计算机芯片
“紫光”商标纠纷案终审判决
叙永农商银行
优化网络设备维护提高数据通信传输质量
争做世界级高科技企业
第二季度服务器销售额创13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