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物流蓝海的探索者

2015-05-16 06:17王璐
投资北京 2015年11期
关键词:物流服务企业

文/本刊记者 王璐

徐军:物流蓝海的探索者

文/本刊记者 王璐

无论身在何处,利用手中的手机订餐、购物、安排出行都渐成常态,互联网+如火如荼地改变着生产生活的方式,高效、便捷的理念驱使很多传统产业链由封闭式逐渐转变为开放式,市场细分日趋极致。在各种优质体验的背后,物流成为至关重要的支撑。

Soo56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最大的物流技术互联网平台,中国首个物流技术电商平台、中国物流技术第一媒体,开创物流技术电商O2O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规范、高效、低成本的全渠道、一站式物流技术创新服务体验,为商家提供从营销、交易、服务等一体化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打造垂直整合物流技术生态模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作为该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公司创始人兼CEO徐军正在全力构建信息化的智慧物流新生态。

记者来到位于西三环世纪经贸大厦的公司总部,环顾整个办公区,公司员工队伍的年轻化程度令人吃惊,大多数人的年龄都不过20多岁,这也是令徐军引以为傲的,“虽然我们是这个领域里最年轻的队伍,却也是想法最多、做的事情最多的。”徐军由衷地自豪。

梦想与“物流中国行”

2000年来到北京,徐军供职于国内老牌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慧聪网,负责与酒店设备设施改造服务相关的信息服务。几年后深扎行业的徐军像那个年代的许多创业者一样开始选择自已创业,“当时想的很简单,就是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徐军说。

意识到在未来只有专业、细分化的服务才能真正解决行业的需求,徐军便一头扎进入了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的物流领域,当时定位于这个经验值为零的全新领域,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将是大有可为的。而发展至今日,恰恰是徐军心目中那片最大的蓝海。

在意识到国内物流水平与国际市场的巨大差距,徐军在创业初期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物流技术装备方面。

2010年,徐军开始做一件在业内很多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情。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历时45天、途经8000多公里的“物流中国行”活动。其间走访了全国11个城市的300多家企业,“我们真正地走到这些企业的仓库里去,与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沟通,挖掘出客户的很多问题,这些都是相当真实的。”徐军一语道破:“企业的最大诉求是找到最终用户并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我正是要为他们来做这件事情。” 每年都要开展的“物流中国行”一走就是四年,在国内行走了35个城市,3万多公里,直到今天,挨家挨户走访客户这样费时费力看似原始的方式却让徐军收获良多。

一方面,徐军掌握了企业用户对物流技术、设备以及教育培训的多方需求,这些第一手信息令他如获至宝。另一方面,在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中,徐军收获了来自同行和用户们的完美口碑,并由此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资源。

办活动吃了不少苦,“我们团队的几个人不是在用户那儿就是在车里,风餐露宿也是常有的事情。”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徐军始终面带微笑:“中国行虽然很苦,但最大的感悟就是物流行业需要扎扎实实来做,只有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接下来才能围绕解决痛点进行服务。”

蓝海中的探索者

接下去的几年,电商的全面铺开令人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惊喜体验,同时也令诸多行业企业的物流环节面临迫切升级。

采访中,徐军发出多次感叹:“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电商的多元化发展令互联网对行业的渗透加剧,企业不再是被动地被引导适应互联网的节奏,而寻找各种途径主动适应和满足互联网的需求。物流设备怎样更新迭代、物流管理如何提升、如何完成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但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迅速破解这个难题无疑会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成本,其结果也是个未知数。

深耕行业多年的徐军终于等来了这个时机。

“中国是物流大国,但并不是物流强国,与国际市场的差距较大。我们想通过建立一个平台,让中国的物流装备、技术得到提升。”徐军说。建立一个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从免费量身订制专家解决方案到结合信息化营销渠道、搭建撮合交易平台,以物流技术为切入点,打造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中整合平台由此产生。物流领域的类别越来越广泛,服务模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单纯的产品转向服务。平台聚集了与物流相关的所有行业优质资源,运输设备、仓储设备、信息化设备等都被囊括其中。

显然,互联网+不是要颠覆,而是要思考互联网时代产业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跨界与融合与为新的关键词。

“所有的企业不仅仅是需要物流,而是需要适应互联网化的物流技术,这在之前是没有的,我来填补这片空白,将相关的服务资源整合起来,针对企业端进行物流技术改造,以物流技术来适应整合互联网化的发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徐军清晰而明确:“要通过平台的力量让互联网+的触角伸得更远。”

然而在打造产业生态链的过程中势必会打破产业链原有模式的桎梏,困难可想而知。

“行业内企业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为什么要加我玩?我们也曾经很困惑,是不是选错了方向,或者是不是还要等很久,但时间证明我们的努力是成功的。”徐军说。

物流界的“奥斯卡”

徐军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始终不满足于在行业内“自娱自乐地折腾”,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让他带领着国内物流圈与世界接轨。

一次朋友的聚会,让徐军结识了欧洲最大的物流协会—德国物流协会和德国物流研究院的同行,对世界物流先进梯队中的德国物流界仰慕已久的徐军此时大胆地提出酝酿已久的想法:要做世界水平的行业峰会!这样的想法立即受到了同行们的赞许。

与其说是突发其想,不如说是只欠东风。

政策方面,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多处提及物流发展相关内容,并再次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市场方面,国际先进物流企业早就看好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国内优质企业亟需品牌提升的加速服务,整个市场已然嗷嗷待哺,徐军恰逢其时地举起了行业前行的大旗。

在这一年,被称作中国物流界 “奥斯卡”的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十大评选应运而生。

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及全球的物流技术装备企业、专业机构、用户、媒体等多方参与,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旨在表彰在过去一年中在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技术应用创新、行业进步及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企业和创新产品,这样的评选和颁奖不仅是中国物流技术领域彰显成果的重要活动,同样吸引着全球的物流技术领域的企业参与和社会关注,最重要的是为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找到方向和标准。

在问及这样的评奖是否会有些许功利色彩,徐军斩钉截铁地回答:“恰恰相反,这个活动是半公益性质的,并且是真实的。物流技术的评选由用户来做,谁用谁说了算。我们真正从行业角度出发在做一些有益行业发展的事情。”

徐军似乎格外钟情策划活动,并且也相当得心应手。

2013年,徐军再次联合德国物流协会、德国物流研究院着手打造全球物流与供应链大会(简称GLSC),“GLSC致力于走在物流与供应链的最前沿,打造立足国内,连接世界的物流与供应链高端商务合作平台,通过凝聚最具远见的意见领袖,塑造企业新的竞争力,发现物流与供应链真正价值,寻找企业发展新动力并确立正确的方向。” 徐军娓娓道来。

“很多人觉得市场这么大,永远都有订单在做,哪有时间坐下来搞技术搞研发。但国内恰恰缺乏先进技术和理念的支撑。办活动的确很苦,但我们希望通过聚合众多优质资源,以共享生态化的方式加速解决行业的痛点,打造健康快速的发展路径。”

“我们赶上了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未来的变化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在徐军看来,好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每天都是新的起点。

猜你喜欢
物流服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