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学数学,从数学中看生活

2015-05-21 12:14徐多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徐多妹

随着新课标的推出,素质教育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逐渐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热门课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协助学生通过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充分领悟知识的同时又深刻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意义深远,但这需要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引导下,使学生积极探索领会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本文是笔者结合新课标的宗旨和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与措施,对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一、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及实施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组织与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去探索领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潜移默化般让学生领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1、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融入课堂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情境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搭建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平台。教学中多采用学生亲自动手、实际联想等实践练习方法,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加强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的能力。

2、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速度。例如,让学生们去体会每日的买菜过程,付钱与找零,真实地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种不断地体验与感受,逐步引导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老子》中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传授给别人知识,不如传授给别人实际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的教育,也应如此,教师不应只是教导学生知识,而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带着数学的知识,去观察生活

教师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事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认识生活世界的习惯,拉进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的距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答,这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效方法。

2、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有限,为了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情景,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每天在做什么,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每日的校园文化活动,留意学生每日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方面情况。

3、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日常生活,设计出数学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体验数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情景,有着更加的主动性,就激发他们去积极思索,主动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能够衍生出许多与课本知识有着关联的实际问题,但是课本上却从未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有趣的,是对课本学习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和拓展。

4、使用数学用语,描述学生日常生活发生的事情

数学用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可以用于描述信息。尤其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尤为突出。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结合已经教授过的知识,巧妙地运用有趣的、有感染力的数学语言,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例如,在教授学生计数的课堂上,请学生谈谈,从0到9,你最喜欢哪个数?为什么?

5、联系当地生活实际、当前时代特点,设计生活情景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课本上的素材完全不能满足实际生活情景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融于当地生活实际,吸收有时代特色的科学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拓展材料。

三、关于如何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生活里常常需要数学知识,特别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里通常都能找到其应用之处。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这也要求我们思考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实践得更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着重于“生活”二字,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勤奋思考。笔者在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教育理念要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多联系,多结合,使教学里透着生活的色彩,生活里应用数学的知识。教师可把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融于课堂教学,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更好地从生活里接触数学,从数学里看生活,从而使学生能逐渐喜欢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品质、意志、行为、习惯等,相对于智力因素,这些更有益于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成功。

2、教材中的资源要充分利用

教材本身拥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虽然提倡教学生活化,但教材里的教学资源不要被忽略了,如果能有效地充分利用,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教师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生活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自行设计些符合学生水平的生活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了解,加强学生对生活里的数学的认识。问题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不会有过大的困难,同时又要贴合生活的内容。

总之,在数学的课堂上,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数学知识,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利于学生巩固学习的知识、运用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出发,搭建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就会在生活中加入数学的视角,增强主动运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