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2015-05-21 08:19李瑞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香菱爱情作文

李瑞华

张志公先生说:“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我想,既是“老大难”,那就绝不是几条法则、几个窍门所能解决的,它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基于此,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一线的教师都强调作文教学要仔细观察生活。只有用心观察生活了,观察仔细了,文章自然就写好了。我不反对观察生活,不反对这种观点。毕竟文学来源于生活,没有了生活之源,何来写作之水?但深入的观察了生活就一定能写好作品吗?不一定。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一双耳朵。都也有敏感的嗅觉,我们也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不能算是脱离了生活。为什么我们就写不出文学作品呢?

“清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惬意不止江南水乡才有,“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月色不止唐朝才有,为何我们常常看到却没有写作的冲动,没有创作出文学作品?而只有周邦彦写出了《苏幕遮》,张若虚写出了《春江花月夜》。我想,症结不应该在观察生活上。生活人人都有,问题是:你是否有一根敏感的神经,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春花秋月”只是个契机,只是导火索,引发了李煜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即使没有“春花秋月”,只要有一片落叶也一样,一样会触动这根情感的琴弦,一样会让他的愁绪如一江春水向东般流汹涌澎湃、绵延不绝。关键不在外因,而在内因。

因此我认为:能不能写出文章、是否有内容可写,不在于你是否观察了生活,不在于我们课堂上所谓的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无需培养,只需强化。而是要看你是否有细腻的内心世界,敏感的情感触角。有了这些,才会有写作的冲动。情感冲动才是写作的原动力,有了情感冲动,才会有写作的冲动。这点是可以证明的。

徐志摩的诗篇几乎全是爱情的篇章,徐志摩的一生都在为爱情而执着,并最终在为爱情的经营中结束了生命。他渴望爱情,他有这种强烈的爱情需求,这种强烈的爱情需求冲动也成了他创作的原动力。而另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马克·吐温,虽不能说著作等身,但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不朽的文学作品。但却几乎找不到一篇表现爱情的作品。因为他的爱情生活特别美满幸福,他已不再有渴求,也就没有了这方面的情感冲动。而我们的诗仙李白之所以会有不朽诗篇《将进酒》传世,那是因为他才高八斗,仕途失意,个性不羁。他渴望大济苍生、渴望被统治者赏识,渴望学以致用,他有了这种情感需求,但受到了现实的打击,便潇洒的吟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不平之气。

在这里不是说,只有徐志摩、李白这样的人才能写出传世作品。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他们那样的身世。我想强调的是:身世可以没有,情感确是可以培养的。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情感。

“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你的知识,还可以丰富你的情感”我想这是有道理的。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不可能去经历所有别人经历过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读书,我们可以在读书中和别人一起去经历他的情感经历,从而在不断的文学阅读中丰富我们自己的情感,并在不断的阅读中使我们的情感不断的细腻。天长日久,我们的内心也会丰富,情感也会细腻。《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可以算作对我们的启发,香菱请教黛玉,黛玉先要香菱王维的诗读一百篇,杜甫的诗读一百篇,李白的诗读一百篇。而香菱也正是在大量的阅读后写出了像样的诗作。因此,观察无需刻意培养,情感倒是必须培养。

因此,我想说:教作文,其首要准备是“爱读”——让自己爱读,让学生爱读。爱读,怀揣一捧炽热的文心,使得作文教学在启动之初,就充满底气、灵气和锐气。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爱阅读,真的很难想象他会写,爱写;他会教写,爱教写。

让自己爱读,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丰厚个人文化积淀,为指导写进行技术储备;二是以身垂范,为学生树立最具说服力和感召力的阅读榜样。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醉心阅读的老师,往往感情细腻,目光敏锐,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常常会有着更为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常常蕴寓着人文思想的光辉。学而思,思而行,手不释卷的生活方式促就了他们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对于作文教学的一份独特的认知,成为其精神的“底基”。

爱读的老师,对于文字自有一份体悟。遣词造句之精,布局谋篇之妙,如了然于胸,教起来,必能切中命脉,事半功倍。反之,则似夜路盲行,不得要领。

教师自己爱读并引导学生爱读的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鼓动家长“悦读”。 通过家长会、家校联谊会、家校联系册、家长学校等途径,增强家长阅读意识,提升家长阅读品位,指导亲子共读技巧,使家长成为促进学生阅读的另一股强大力量。

教师读,学生读,家长读,氤氲书香的文字给予学生们的是牵引和唤醒,更是熏陶和浸染。读得多了,积累厚了,下笔行文便会畅快很多,所谓量变走向质变,很多作文的技巧、意识,已意会在心,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言:只等“在今后的作文中‘不期然的‘化用”。

因此,很多教育大家在谈“写”的著作里,常常用很大的篇幅来谈“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不断细腻、可感。情感永远伴随着生命,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愈是濡染了真实感情的思想,就愈是鲜活的。作文有了真实的情感,便获取了鲜活的生命。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菱爱情作文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