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2015-05-27 11:53高峰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布雷顿世界银行亚投行

高峰

在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宣布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后,有海外媒体宣称“中国的布雷顿森林时刻”已经到来,认为运行了71年的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将被中国倡导建立的新秩序所取代。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夸大其词,也不合现实。

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指的是1944年7月“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架构。

会议决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设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两大国际机构,加上1948年生效的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形成国际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

这一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二战”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确立。

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美元对黄金挂钩的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受重创,但世界银行、IMF和世贸组织至今依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曾一再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未解体,而是在不断演进。

几十年风云变幻,全球经济现实版图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既有的经济治理体系迫切需要改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银行和IMF均着手改革,给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更多话语权,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自我演进的例证。

当然,布雷顿森林体系演进速度没有跟上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例如中国经济产出已占全球的16%,但在世界银行中只拥有4.42%的表决权。

长期以来,中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改革者。

但毋庸讳言,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的进展不太令人满意。

IMF在2010年制订的旨在提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话语权的份额与治理改革方案,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迄今仍未实施。亚投行的出现正是对现有秩序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现有秩序的一种改革激励。

亚投行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是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是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完善和推进,而不是颠覆。

如今的亚洲经济活力四射、发展潜力巨大、投资需求旺盛,任何单一机构都难以满足该地区的发展需求。

因此,亚投行将与其他多边开发机构一起合作推进亚洲经济的发展。

此外,从全球秩序的历史演化经验来看,目前讨论“中国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显然不合时宜。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合作、共赢、开放、包容才是时代的正脉,这也正是中国倡导创设亚投行的初衷和依据。

不可否认,倡议建立亚投行,的确是中国将自己经济发展硬实力升华为更多地区话语权软实力的尝试,中国也将逐步承担与其国力相称的更多国际责任。

可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亚投行将为地区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从而增益世界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布雷顿世界银行亚投行
世界银行为坦桑尼亚增贷3亿美元改善供水及卫生设施
螺旋压缩膨胀制冷机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以年表说逻辑——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背景的教学思考
世界银行PPP信息披露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让细节点亮课堂——“布雷顿森林会议”教学案例
挖掘抽象概念背后鲜活的历史史实——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谈高中历史核心概念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