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2015-05-29 19:06郭靖
文理导航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高中政治

郭靖

【摘 要】培养公民意识是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渠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这既符合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高中;政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中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在谈到中西方差距时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当前,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仍处于成长和完善阶段,很多人对“公民”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公民意识淡薄。我国高中生中也普遍存在着公民意识不强、不爱关心时事、社会参与意识较弱、社会公德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高中阶段,是完成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涵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公民意识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个人的健康成長以及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主动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是课程本身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的理论,积极探索适合中学生学公民意识形成、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养,最终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途径

1.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努力挖掘鲜活素材

课本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研读新课标,深挖新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公民的意识教育,要求政治教师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例如:“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对金钱片面的、错误的理解,结合现实案例,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让学生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再如:“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可从正反角度挖掘教材,从“中国武林新四大高手:东鞋、西毒、南地、北钙,即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高钙奶”,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性,这样学生能比较自然的体会到,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规范市场秩序的措”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主体应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公民意识。

2.努力推进生本教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平等对待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生本课堂由单纯教师提问转变为师生互问探讨、生生互问交流的双向式和多边式设问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因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体验到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友善、尊重、信任、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主动向公民意识要求的方向发展。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探寻多种培养形式

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更应是由知到行的逐步转化过程。

公民意识的形成,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阶段,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公民身份,深入理解公民意识,并逐步地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公民品质,外化为良好公民的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所以在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将会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例如:在讲 《民主管理》一课时,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班级自治管理、班干部的民主选举等活动,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权力意识。同样,在《民主决策》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规范学校收费”开展了模拟听证会,使学生在参与中近距离地体验政治生活,在体验中感受民主决策的意义,不仅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增强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渗透公民意识的培养。

4.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激活各种课外资源

政治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密关注国内外动态变化,增强课堂时效性。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进行分析、论证、解读,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通过关注2014年南京青奥会,学生们了解了青奥口号“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并深入认识到这是一条高度凝炼奥运理念和举办城市文化的口号:它以“青春”体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以“未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以“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

5.以身作则,树立师德榜样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讲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言一行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最真实和最生动的课程。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通过自己言行举止的示范,感染和号召身边的学生。试想如果一位老师看到校园有果皮瓜壳,熟视无睹,冷淡走过,不能主动低下头、弯下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那么,又怎么去要求学生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当他(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又有谁能信服他(她)?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公民意识,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自觉提升。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呼吁,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公民意识、成为现代公民的使命,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成为一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好公民,这是政治教学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言传声教,努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自觉守法、勤奋进取,有责任、敢担当的中国公民。

(作者单位: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高中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