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新教材教学策略研究

2015-05-30 02:42肖彪
亚太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方法语文

肖彪

中职语文新教材教学策略研究

肖彪

中职语文新教材跟之前的教材相比,增加了“语文教学活动”这一全新的内容,还有很多创新的地方。这对使用这套教材的老师和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新教材的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职业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教学必须摆脱普教模式的束缚,正确定位好教学方法、教学关系、考核评价,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在职教中的作用。

为此,我们通过座谈、书面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老师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有了一些新认识。

一、对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本次调查研究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主要以讲述、讲解、讲评、复述、讲读、说书法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2.“对话法”主要以问答、谈话、讨论、辩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3.“实践法”主要以调查、访谈、游戏、练习、作业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4.“电教法”主要以录音机、广播、电视、语音实验室、电脑、网络、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法;

5.“研究法”主要以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6.“阅读法”主要以朗读、默读、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调查统计结果为:

1.讲授法喜欢程度:48%

2.对话法喜欢程度:79%

3.实践法喜欢程度:79%

4.电教法喜欢程度:94%

5.研究法喜欢程度:40%

6.阅读法喜欢程度:8%

(二)调查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乐意接受“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喜欢的教学方法是阅读法、讲授法、研究法。

(三)调查结论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乐意接受“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其中的原因,因为这些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现在的中职学生,从十五岁到十八岁,特别好动,因此,在完成一定的理论课学习后,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亲身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由此恢复其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新的提高;

2.学生不喜欢的教学方法是阅读法、讲授法、研究法。我们也可以分析得出其中的原因,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着单调、枯燥、呆板的问题,不太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

3.这次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喜欢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希望在一种游戏般的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课堂上尽量少理论说教,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往往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5.语文课堂上可以多搞一些活动,比如课前五分钟演讲、小组辩论赛、模拟会议主持、嘉宾介绍等训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我们在实践中还注意到,多用激励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7.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8.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了解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9.合作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恰当的使用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对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对语文教学中教学关系的研究

这里讲的教学关系,是指为了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同自己的学生保持何种关系。

(一)调查内容:通过对一些学生和老师的调查,我们发现存在着这样几种教学关系:

1.教与学的脱钩关系,即老师只管教,只要完成任务就行,可以不管学生的学与不学,学生只管学,学得好与不好,是自己的事,与老师无关。

2.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即教师应该是一个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学生应该服从老师的管理。

3.平等关系,即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与他们与老师之间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分享学习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伙伴关系,即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教学的伙伴关系。

(二)调查分析

分析以上四种关系的存在,都有其产生的背景:

1.教与学的脱钩关系(较少)。持这种观念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没完全从普高和过去老中专的语文教学关系中摆脱出来。首先,应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现在所教的中职生与过去的中专生之间的存在着巨大差距。另一方面,现在的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语文的教学也是为学生的就业服务的,也是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服务的,这一点与现在普高的语文教学以及过去老中专的语文教学截然不同。由于学习对象的变化,服务方向的变化,这种教学关系显然不适合中职语文教学。

2.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持这种观念的人比较普遍。我们认为这种教学关系还是比较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不能绝对化的。

3.平等关系和伙伴关系。持这种观念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学生。我们分析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职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多元化的趋势。现在的学生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引用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官员的话:“教师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是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种教学关系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落实。

(三)调查结论

我们提倡教育教学不分家,我们认为教师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一个示范者、引导者、参与者、谋划者与评议者。这不是否定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与存在,而是认同教师是教的主体,只是,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在角色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的成分从很大程度上让位于学,教师也因此成为了学生的助学者,即在学习中,成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具有特殊身份的“同伴”。当作为学习者的同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偏差时,作为同伴的教师便发挥教的作用,帮助学生排除困难、进行行为矫正,进而让学生走上正确的探究之路,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处理教学关系时,教师还要学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力求师生之间“零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中职语文教学的乐趣。

三、考试与质量分析的调查研究

随着教学对象与服务方向的变化,我们除了要换一个方法教学生,还要做到换一个机制去考学生、评价学生。为此,需要建立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试与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共同发展。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认为,象语文这样的公共课要做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为专业服务,就不应该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应该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相结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太看重结果。应该由学生本人、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的测评。在这里,我们还是将学生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6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平时考勤、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来自家庭的意见)、社会评价(来自社会的意见)、书写水平和普通话水平;期末考试成绩占40%。

我们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上升到60%,把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到40%,主要是因为我们更加看重学生的平时学习的过程。如果学生在某方面表现突出,不管是为学校,还是家庭和社会争得了荣誉,我们都要加以承认和肯定,并反映到他的成绩中。

总之,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文化课,如果教师不了解培养对象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不能及时地改善教学方法,没法同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考试与评价观念,那么,语文的教学将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而丧失中职语文的特色性,丧失其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的价值。

[1]唐毓林.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J].才智,2013(03).

[2]刘雪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13).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方法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