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中的叠词艺术

2015-05-30 02:42周晓芸
亚太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秋天的怀念叠词不公

周晓芸

如果说莫怀戚的散文,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波澜和曲折,那么史铁生则是在质朴的语言去传达最深沉的情感。

《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和母亲较量着,对抗着,理解着,也关怀着。因为母亲的不谙表达,因而他们的语言较为真实亲切和口语化,其中,比较明显的是较多地使用了叠词。例如悄悄,好好,偷偷等。而通过计算,文中出现最多的叠词是悄悄和好好儿。仔细去研读和琢磨,竟然发现,这两个最简单不过的叠词,却蕴含着深奥的密码。

一、悄悄

文中第一次出现悄悄是“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着我的动静”。为什么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因为“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躲出去,而是大声训斥,可能我会选择更激烈的对抗——死亡。如果母亲不躲避,可能我会更疯狂的摔,砸,骂,甚至会把母亲砸伤。所以,这个悄悄的躲避,事实上是史铁生精神状态的反映,他已经暴怒无常到了六亲不认甚至精神异常的地步,所以母亲只能悄悄的。

文中又写到:“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当一切恢复沉寂,母亲怕引起我的暴怒脾气,就悄悄地进来,那这次悄悄的和前面有什么不同呢?有一个细节是,眼睛红红的,说明她哭了,史铁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她流泪了?因为母亲不能流泪,她得替孩子坚强,给孩子们希望和鼓舞,所以她忍住了,所以母亲,还是悄悄的进来。

当母亲说道跑踩一类的字眼,忽然不说了,“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当她悄悄的出去,她一个人会在外面想些什么?可能有命运的不公,有怀念曾经和儿子一起散步时的甜蜜。有为儿子现在的不幸感到伤心、难过,有害怕触动儿子敏感内心的担心和忧虑。面对儿子的脾气暴躁精神异常,母亲只能忍气吞声,她只能悄悄的躲起来。面对命运的不公生活的残酷,母亲只有忍受心痛难过,只能悄悄的流泪。她背起了儿子的悲伤却隐藏了自己的哀痛,这是一个怎样隐忍的母亲,这是一份怎样隐忍的母爱?

二、好好

母亲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在母亲邀我看花,而我狠命地捶打自己的双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了这番话。而后面,文中写道:“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在母亲去世,妹妹陪我去看花后,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我前后的两次情绪震动,都和一个人,一件事有关。

这个人,无疑是我的母亲。

而这件事确是看花。为什么看花会引起我情绪的强烈波动?让我们回到原文中。

母亲多次提出看花,我都没有答应她。而当母亲病重,她憔悴的脸上满是央求,我终,于答应了。这件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确使得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来”“笑了,坐在我的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母亲是多么希望我去看花呀!

母亲为什么非要我去看花?这个看花有什么深意?

首先,花是美丽,鲜活,充满生机的,母亲让我去看花,其实又哪里只是为了看花呢?如果是希望我,像花一样充满生机,有活下来的信念罢了。

其次这个看,也不容小觑。为什么是看而不是赏呢?,赏,给人一种闲适,惬意,居高临下的感觉,而看,看望一位老朋友一样,充满关切和许久的期待。母亲对这场花事期待的太久,太久。

可是,我没有赶上母亲期待的这场花事。母亲去世后,我还是去看了花。

我为什么选择去看呢?因为,我要完成母亲未了的心愿,因为,我被母亲的爱所深深的感动了,也因为,我曾经答应过母亲,是我作为一个儿子的承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失去母亲后,我终于懂了母亲没说完的话:“咱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懂的,不是那句话中关于“好好儿”的表达,而是那句话背后母亲深深的爱与期待。

读到这里,我们终于发现,看花,好好儿,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和一个简单的形容词,而是母亲用自己的死换来儿子的生的一种生死置换,是母亲最朴素最深沉的愿望和牵挂,是爱的延伸,是信念的传递……

猜你喜欢
秋天的怀念叠词不公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不公
以貌取人,未必不公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的”字叠词招聘会
司法不公与司法行为不规范有关
让叠词走进句子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碎思
《秋天的怀念》意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