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米酒:男人喝正月,女人喝坐月

2015-05-30 23:49
福建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酒香主妇酒糟

客家人有句谣谚:“男人喝正月,女人喝坐月。”这说的,就是客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米酒。它就像是客家人的魂,少不得。

逢年过节,自家酿的米酒是一定要上桌的。它色泽澄澈,喝之前先温一温,酒香立刻弥漫开来。杯子放在手上搓两圈,一杯下肚,口感芳醇,烫得嘴里咝咝吐气,那叫一个过瘾。

好酒初尝全是甘甜,但如果就此开怀畅饮,你会为此付出代价,因为它后劲足得很。在正月里,男人们喝得东倒西歪,实属平常。

要酿出上等米酒,必须选上好的糯米。米粒饱满有光泽,抛几粒于水泥地面,“叮叮”地玻璃珠似的弹起来,才是好米。糯米颜色不同,酿出的米酒颜色也不同。黑糯米酿出的偏淡紫色,红糯米酿出的呈暗红色,普通糯米酿出的,则如琥珀般透亮。

酿酒之事多由各家主妇来操持。先把糯米倒入清水中浸泡2~3个小时,使其质地松软,再沥干,然后入木桶蒸。有经验的主妇,这时会往锅内加几片艾草叶,不仅增添一股天然香味,还可让米酒储存时间更长,不易变酸或滋生蚊虫。

客家人把小饼状的酵母称为酒饼。等糯米蒸熟,把酒饼捣碎,往热腾腾的米上撒,再用铲子翻来覆去地倒腾,让其分布均匀。最后“请君入瓮”,将糯米装入瓮、盎、罐,容器口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用细绳扎紧,再抬放到柴房角落盖上稻草。

一个星期过去,酒香隐隐约约飘出。这时若揭开盖,舀出来的不是酒,而是又甜又黏稠的透明流体,几乎不含酒精。真正酿好,还得等三五天。

经过酿制,糯米的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所以客家米酒适合大多数人食用,特别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客家妇女生孩子时,便会“喝坐月”,用米酒滋补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催奶。此外,米酒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润肤等功效。

除了直接饮用,米酒还可以拿来做菜。烹煮鸡鸭鱼肉时放点米酒,既可以去腥味,又可以使菜肴味道更醇厚,特香。而酒糟制成的酒糟鱼、酒糟辣椒、酒糟红薯干等,味道更是诱人,下饭、佐酒,都是绝妙的佳品。

(本刊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酒香主妇酒糟
不做闲置主妇
苗家米酒香
猪酒糟中毒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白酒糟在毛驴养殖中的运用
一切都源于酒香扑鼻的灵感
俏主妇的笃定 把生活过成诗
穿越时空的酒香
酒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巧用酒糟喂鹅
长亭外,十里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