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网络时间协议研究

2015-05-30 19:30林贺祺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9期

林贺祺

摘 要:电力设备故障与时间记录的准确性密切相关,为降低故障发生率,必须重视设备时钟的同步。文章以网络时间协议为重点,先简单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优势,然后就其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网络时间协议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7-0102-02

1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电、输配电、电压调节等工作都要依靠电力自动化设备完成。如今用电量骤增,对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电力自动化设备在运行时极易出现各种故障,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判断电网事故经常需要参考时钟同步记录,如果记录时间与实际时间存在较大误差,极易影响到对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增加维护困难。因此,必须重视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确保其时钟能够真正实现同步化。

2 网络时间协议简介和工作原理分析

2.1 网络时间协议简介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被提出,是用来在网络内发布精确时间的TCP/IP协议,具有独立估算计算机时钟偏差、估算封包在网络以上的延迟等功能。网络时间协议(NTP)的传输基于UDP,可实现计算机时间同步化,精准度极高,WAN上精准到几十毫秒,LAN上可精确到不超过1 ms,而且该协议能够进行加密,有效防止其他协议攻击。

该协议提供时间的来源主要是国际标准时间UTC,可以互联网上获取,也可从卫星、天文台上获取。计算机通常会连接多个时间服务器,对来自各个服务器的时间进行过滤,最终选择出最准确的时间。即便与其中一个服务器长时间无法联系,但NTP依旧能正常运转。另外,NTP还采用了识别机制,可对所受到的信息进行检查验证,以免有其他协议恶意破坏。

2.2 工作原理

有路由器1和路由器2,各有独立的系统时钟,将两个路由器通过串口连在一起,怎样才能实现各自时钟的同步?此时我们不妨做个假设:①在还未进行系统时钟同步时,路由器1的时间设为上午10:00,路由器2的时间设为上午11:00;②假设路由器2作为时间服务器,那么路由器1的系统时钟将与路由器2同步;③数据包从路由器1传至路由器2需要1 s;④路由器2对数据包的处理时延为1 s。

我们可得出系统时钟同步的原理:首先,路由器1会向路由器2发送一个网络时间协议数据包,其中包含了数据包从路由器1发出时的时间戳,为10:00:00 a.m;但路由器2接收到来自路由器1的数据包后,会加上自己的时间戳,为11:00:01 a.m;在此数据包离开路由器2时,同样会带走路由器2的时间戳,为11:00:02 a.m;路由器1接受到来自路由器2的数据包并予以响应,此时又会加上一个时间戳,为10:00:03 a.m。要想实现系统时钟的同步,需要计算两个关键的参数:一是两个路由器的时钟差;二是网络协议数据包往返一次的时延。

而到了这一步可发现,路由器1其实已经拥有足够的信息求得这两个关键的参数。通过计算,路由器1便能将自己的系统时钟设置的与路由器2的系统时钟保持同步。当然,这种分析只是一个大致过程,因为考虑到系统时钟同步的精确性,其计算方法尤为复杂,在此不做过多的分析。

3 网络时间协议的实现方式和优势

3.1 实现方式

常见的网络时间协议实现方式有以下三种:①利用时间服务器,主要是实现网络系统时间和网络内部时间协议服务器的时间;②利用局域网,选取局域网内的某一个节点时间,网络时间协议的准确时间即来源于此,实现系统时钟时间的同步;③利用无限时钟,该方式需要用到串口,当串口与无限时钟连接后,后者可接受GPS卫星信号,以此来确定当下时间。

3.2 优 势

从上面分析中可知,网络时间的主要优势在于高分辨率、高精确度、应用范围广。随着用电需求的增长,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高度重视,对其时钟同步分辨率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多采用主站向远动设备软对时,或站内GPS时钟向站内设备对时的方式,不是精确度低,就是距离不够,而网络时间协议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4 网络时间协议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动化设备为例,监控层和站控层要想应用网络时间协议,需连接局域网。将客户端设备与安装有GPS时钟的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相连接,使客户端能够在Windows、Linux等标准系统平台中稳定运行。若平台达不到标准要求,则客户端的NTP功能只能靠厂家来实现。每一个变电站都能有一台服务器,因连接的是局域网,以GPS为准确时间,如此才能满足NTP的要求。为使NTP更加安全稳定,可同时安置多台此类服务器,根据各个服务器的性能和时间精确度进行网络时间同步。

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电力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若应用了网络时间协议,可以采取手动方式将NTP服务器启动,在系统平台图形界面下点击Action菜单下的Start Ntp,另外还可以直接在图形界面输入命令,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NTP对时服务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GPS参考时钟与实际时钟的对时相差较大,此时不应进行 NTP 服务器重启操作,这样极有可能会引起对时信号中断,从而影响NTP服务器对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当电力自动化系统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对时故障,可利用手动对时的方式实现GPS时钟与NTP服务器对时,保证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时钟同步。

5 结 语

电力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电、输配电、电压调节等工作都要依靠电力自动化设备完成。如今用电量骤增,对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电力自动化设备在运行时极易出现各种故障,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判断电网事故经常需要参考时钟同步记录,如果记录时间与实际时间存在较大误差,极易影响到对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增加维护困难。因此,必须重视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确保其时钟能够真正实现同步化。

网络时间协议可实现计算机系统时间的同步化,作为一个跨越广域和局域的复杂同步时间协议,网络时间协议精确度和分辨度极高,应用于电力自动化设备,可确保设备系统时间的准确性。如此,在发生故障或进行日志检查时,可避免因时间误差带来的各种麻烦。

参考文献:

[1] 谢宝云.解析NTP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

[2] 王蕴婷.NTP服务在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探讨理[J].空中交通管理,2011,(18).

[3] 王义军,陈樨,李季,等.智能变电站精密时钟同步系统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4,(5).

[4] 吕俪俪.NTP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3, (24).

[5] 冉懋海,陈小川,徐毅.网络时间协议在电力监控系统时钟同步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6,(1).

[6] 黄小耘.NTP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