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治理

2015-05-30 00:12王正阳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公路路基质量通病

王正阳

摘 要:路基是公路工程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公路工程整体的质量与使用寿命。公路路基常见质量通病及原因,我们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以保证路基质量良好。文章分析了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不均匀沉降、纵横方向开裂、边坡滑动或塌方等质量通病,并针对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尽力消除质量通病,打造高质量的公路项目工程。

关键词: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边坡滑动;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7-0153-02

良好的公路路基质量是公路工程保证使用寿命、减缓损坏进程的基础。若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再加上各种车辆荷载的反复挤压作用下,将会造成公路路面很多地方出现沉陷,导致路面不平整,甚至塌方,对公路质量产生致命性的影响。所以,抓好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是保证公路整体质量的关键,应做好常见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提高路基填筑质量,确保公路路基施工质量良好。

1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主要表现

1.1 路基整体或部分不均匀的沉降

公路路基填方后,往往会出现迅速沉降,或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常出现在公路路基的地下水、回填材料和地质因素有着明显变化的部位。公路路基一旦出现整体或部分不均匀的沉降现象,路面两边的构造物就会发生错台,造成路面裂缝、断裂或沉陷,损害公路的使用质量,影响行车效果,给公路后期的维护带来较大困难。为此,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消除这一问题,才能减少后续诸多麻烦。

1.2 路基纵横向开裂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部位很容易出现纵横向开裂问题,如地下水部位,严重时甚至出现网裂问题,造成整个公路路面裂缝,裂缝处错台,严重降低公路的使用性能。

1.3 边坡滑动或塌方

公路路基回填后,回填材料若发生较大的变化,变化地方的土层较松动,稳定性严重不足,易造成边坡滑动或塌方,造成路面裂缝或塌陷,影响行车效果,甚至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2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

2.1 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修筑公路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土层较软弱,若路基施工前未进行软土层处理或换土,易在挤压、压缩下发生移位、下降等问题,从而引发不均匀的沉降问题。

2.2 地形条件复杂

公路路基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复杂,若穿过沟谷需要填方,中心填土厚度大,两边相对较小,由于不同的填土高度而引发不均匀沉降问题。

2.3 降雨量过大、温差较大

公路施工时当地若降雨量过大、温差较大,存在冰冻、积雪等气候情况,也会造成路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降问题,进而导致纵横向裂缝,路基边坡滑动。

2.4 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

填方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存在劣质材料,材料的规格不统一,会严重影响软土处理、换土、填方等工程的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2.5 路基断面尺寸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上,若路基断面尺寸设计不合理,将会造成路基边坡取值不当,影响排水设施设计的合理性,进而造成路基边坡修筑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易在地表水量过大情况下发生滑动或塌方。

2.6 未进行稳定性力学验证回填土方

对回填土方未进行稳定性力学验证,以致后期施工中未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回填土方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7 未按规定施工

路基施工中未按规定施工,出现了严重的颠倒现象,或压实中涌进了大量的水,加之对填筑厚度的测量监督不到位,易引发上述的质量通病。

3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3.1 严格公路路基设计,确保回填方案设计科学合理

要全面进行地质勘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水文气象等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公路路基施工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注重回填段的回填方案设计,必须进行稳定性力学试验,确保回填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此外,应当做好公路路基与构造物衔接部位的设计,过渡连接紧密,确保衔接部位土层稳定,便于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和边坡滑坡问题。

3.2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的管理是治理公路路基施工中质量通病最主要措施。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做好这一项工作。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要认真阅读相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方案中的每一细节,掌握各路段的土方开挖、填方等工作,并且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施工进行严格勘察、研究分析,确保施工质量不会出现问题。特别是不能忽视设计资料核对工作,应确保设计资料与实际情况相符,若不相符,应当再次实地勘察,对设计资料进行分析。

公路路基工程要按顺序施工,认真落实每一道施工工序。在具体施工中,应先开沟排水再清表整平地面,回填土方前要压实路基基础,并整出一定的横坡度。开沟排水的目的在于防止路基遭水侵泡,避免形成泥浆。设置路基排水系统时,应结合施工放样合理的设置水准点和坐标点,使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疏通好路基排水系统后,清理地表的植被、垃圾、膨胀土,使地表尽量整洁、平整。如果存在不良土质,必须换填土或采取其他处理方式,剔除掉不良土层。另外,路基处理材料的选用应当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要求,使用同一规格、性质均匀的材料,换填后使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提高路基的压实密度,增强路基压力承载能力和平整度,便于防治不均匀的沉降问题。

做好路基填筑前处理工作后,即可开始填筑土方。路基填筑最好选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方法。一般要求填筑厚度大于50 cm,压实度小于30 cm,填筑施工尽可能一次到位,便于提高路基质量。同时,填筑作业中应做好排水工作,控制好路基的含水量,保持路基干燥,从而保证路基稳定性。按规定布置位移检测点、沉降监测点,实时观测路基的沉降、位移等情况,并记录好相关数据。

3.3 建立规范的路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加强监控

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及建造合同,基于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建立规范的路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以评定标准为依据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特别是分层填筑作业时,下一层的压实度、平整度达到标准设计要求后才能开始上一层填筑,实现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的跟踪控制。施工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数据、分项工程检测数据等要整理归档,作为竣工验收时的凭证和依据。

4 结 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基石,没有良好的路基质量,就没有优质的公路工程质量,公路项目也不会成功。鉴于路基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针对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纵横向开裂、边坡滑动或塌方等质量通病形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建设优质的公路路基工程,为公路工程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从而确保公路的行车性能良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杨元智.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及其处置措施分析[J].大科技,2014,(31).

[2] 刘继昌.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处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17).

猜你喜欢
不均匀沉降公路路基质量通病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