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2015-05-30 01:17张映霞
大东方 2015年9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摘 要:小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怎么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理,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一、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例如:我班的谢晓、苏阳光等同学,家长都说他非常胆小,课堂上几乎不敢举手发言,纵然是被老师叫到了,声音也非常小。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选他俩去组织、带领同学们早读。这样,他们就必须丢掉胆怯,大声讲话,认真组织同学们读书。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他们找到了自信,工作干得非常出色。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老师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也有老师帮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是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但这种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对于打扫卫生和办黑板报等工作,我是交给学生去办,从不插手,最多在旁边提提意见,或指点指点,从不包办代替,但我会指定一个同学负责。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打扫卫生的,很快就把卫生搞好了;出黑板报的同学,有的去书店里买板报书,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会越做越好,他们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增强了自信心理。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信的形式有很多,在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开学的第三周,就轮到我班才艺展示,文娱委员厉婉茹也提醒我。当时,她问我怎么搞,我让她自己去组织,去和同学商量、解决,但我提醒她要注意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节目的训练、表演的顺序到谢幕等各个环节。等她们把节目排出来,去彩排的时候,我提了一些意见,她们稍加修改了一下,就进行了表演。事后,得到了其他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我也把老师们的评价告诉了他们,从而使她们充满了自信。

三、在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微笑着的点头,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其中的魅力。

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其实,学会夸奖孩子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这种意识,能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夸奖是一种激励,但夸奖孩子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大人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特别要注意不能夸错了,否则孩子会把错的当对的,以后你想改过来都很难,因为他心目中的是非标准因你的错夸而混淆了。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要及时夸奖和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有许多同学就是在老师的赞许和认可中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成就感,在塑造良好行为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也说明,如果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肯定人的价值,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我们的学生就能在激励中健康、快乐、主动地发展 。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时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

把微笑带给他,把鼓励送给他,把欣赏传递给他,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自信。

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小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均比较弱,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老师就应当耐心给他们讲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结果的心理准备,不要因成功而忘乎所以,也不要因失败而丧失自信。成功了,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了,更要认真吸取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窍门。

比如,我班的谢晴茹小朋友,经常不完成作业,留下她来写作业,没写几下就跑了。第二天向她要作業,她就找各种借口来搪塞我,还是没有把作业交给我。但我从其他老师口中了解到,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由于她爸爸妈妈是做生意的,平时根本无暇照顾她,她经常是自己买菜做饭,自己洗衣服,把自己照顾得妥妥贴贴。我知道了这些事情后,表扬她在生活上做得好,在学习上也一定会做得好,让她把生活中的自信转移到学习上去,使她对学习也充满自信。

经过一次深谈后,她按时交作业了,看见我也不再躲避了,而是快乐地跑到我跟前,和我说悄悄话。我也不失时宜地表扬她,使她变得越来越自信。

五、小结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的渠道是很多的。我们除了上面所说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外,还可以从成功的体验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信、遇事乐观的态度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信,甚至可以从正面的、良性的竞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只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认真、耐心地引导、鼓励,我们的学生的自信心会培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王玲,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04):40-41

[2]梁慧敏,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兴趣[J].才智,2015,(16):88

[3]付立宝,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4):128

[4] 罗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62-64

作者简介:

张映霞(1965—),女,广东深圳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及从事语文教学工作31年多。2011年9月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班主任”。曾获得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作文竞赛育才奖;在第二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获得小学组优秀指导奖;第八届和第十届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奖;曾多次被评为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和优秀中队辅导员。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