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代变迁对中国壁画创作主体的影响

2015-05-30 04:23郝鑫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壁画主体创作

郝鑫

摘 要:本文以中国壁画创作主体为着眼点,概述中国壁画的历史传承和当代中国壁画的发展状况,浅析中国壁画艺术工作者们对传统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壁画创作主体;艺术传承与发展

1 中国壁画创作主体的分析

艺术创作是人为的,所以在壁画的生产过程中,画匠、艺术工作者、艺术家等所有对制作壁画所用称呼而对应的人即是壁画的创作主体。壁画创作主体对壁画的制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呈现出的壁画作品是壁画创作者的情感物化。不同的创作主体先天天赋与后天掌握的技能不同,所创作的壁画表现出不同的艺术语言。

壁画创作区别于其他绘画类创作,其创作主体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自古以来,壁画都是为了服务所在的空间而创作的,为了烘托环境的氛围,壁画必然需要大的篇幅来满足需求。壁画创作主体在世界艺术史的长河中,必有其特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为不同民族的信仰不同,所以创作者从社会中汲取的素材不同,造成各民族创作主体间的创作灵感和倾向互有区别。时代的更替对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有重大影响和改变的,尤其是对壁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每个朝代的更替都让画匠们服务不同的统治者,中国传统壁画在不同朝代也有显著的区别。虽有创作者们有对前辈的传承,但不同时代环境下的趋势让他们所创作的壁画更有当朝的特色。综上所述,要清楚地了解各时代壁画创作主体的异同,需要综合分析创作主体的社会生活环境,艺术才能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2 中国壁画发展与壁画创作主体的关系

2.1 中国传统壁画创作的历史大环境概述

中国的壁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铁器时代之间,其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在岩石上绘制刻凿,也可称之为岩画。我国岩画分布广泛,北方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均有发现,南方也有广西、云南、四川、包括西藏都有散布。岩画一般是在原始社会创作的,其创作环境自然非常落后,内容大都含有某些巫术或者信仰的崇拜。

进入到奴隶社会,也就是夏商周时期,所发现的较完整的壁画是寥寥无几,但还是在殷墟有所发现的,“我们在一块残长22、宽13、厚7厘米涂有白灰面的墙皮上发现绘有红色花纹和黑圆点。残片上的纹饰似由对称图案组成,线条较粗,转角圆钝,应是主题中的辅助花纹。这一发现证明早在殷代的建筑物上已出现了壁画”。[1]

秦代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也在咸阳宫遗址发现了壁画残片,特别是在咸阳宫三号宫殿遗址发现了车马壁画。这是现存最早年代的宫殿壁画,可见秦代壁画已经开始服务统治阶级。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统一,壁画艺术的发展自然得到了良好环境的推动。“两汉时期,封建统治日益加强,事死如事生的喪葬思想得到较大发展。就帝王而言,有充分发挥这一思想的条件和基础,并将其更多地展现在丧葬之中。”[2]所以这一时期的墓室壁画相当丰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政权频繁更替,战乱连绵,佛教便在这种环境下发展壮大。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便借助壁画来宣扬佛法,这为壁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内容。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佛教在隋、唐都有被极力推崇过。艺术往往是积极地参与到宗教活动里的,佛教的盛行自然少不了壁画艺术的身影,而且壁画在佛教的传播里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隋唐两代创作出了大量表现佛教思想的壁画,强化了佛教在社会中的地位。

宋代是文人画进入鼎盛时期,壁画艺术再也不如隋唐时期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辽金元代都不是汉人统治的时期,期间的壁画艺术具有鲜明的统治民族的风味。其中元代蒙古族人信奉佛教,但道教也同样被推崇,具有中国壁画代表性的永乐宫壁画就是出自元代。

明代壁画虽不如之前昌盛,但也有些许佳作。“朱元璋强调宫廷绘画要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制作了一系列大型的壁画,宣扬自己的政治功绩”。[3]清代的壁画艺术已经进入到衰败的时期。清王朝兴旺时,文人画依然活跃,壁画却不被统治者重视。随着清代统治者的腐朽,政局的动荡,壁画创作便更无人问津。即便有一些创作,或质量不足为道,或影响范围极小。

从古代壁画的创作环境可以看出,壁画创作受到统治阶级的深远影响,而且只有国家太平、社会安定时壁画才会蓬勃发展。

2.2 中国当代壁画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虽有大量的抗战宣传类型的壁画出现,但动荡局势并不能使壁画大力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艺术界也开始了新的发展,壁画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期间最为人所乐道的就是首都机场壁画,这是中国壁画伟大复兴的起点,也可以说是转折点。首都机场壁画群所创作内容也与古代大不相同。古代多是统治阶级所推崇宗教的相关题材,而当今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后,壁画题材便是人民大众的反映。壁画艺术工作者们都是到人民当中,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至此,壁画便由洞窟寺庙搬出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现代化公共环境里。随着首都机场壁画群的成功发起的热潮,全国各地的壁画创作欣欣向荣,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题材,新兴的工艺材料也被广泛使用。

全国美展是中国最权威,最有影响力,最能代表当代艺术家风貌的展览。作为最高规格的展览,最近一次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壁画展,最能彰显当代壁画界的主流思想和特色。在人人心怀“中国梦”的今天,壁画艺术工作者们作为壁画的创作主体,亦将自己的“中国梦”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自己的壁画创作中,尽显当代壁画创作主体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与传统创作者们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对比并不是对立,当今的主流价值观是建立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的,不能因弘扬时代精神而摒弃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3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壁画创作主体的影响

时代在变迁,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财富是不朽的。中国壁画的发展也是一脉相承,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作为脊梁撑起了这门艺术的庞大身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彭吉象将其提炼为了“道”、“气”、“心”、“舞”、“悟”、“和”这六个字。[4]与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里,使得画匠、艺术家们绘画时更在意传神和气韵。在刻画用笔方面,中国传统壁画的线条虚实一体、抑扬顿挫、化静为动,这与中国传统讲究刚柔并济、阴阳协调有关。中国人自古以来注重养气,因为气好比是生命力,在绘画上的气韵到位了,画面自然生动富有活力。所以壁画创作者们的修行如何,从作品的气韵就能看出了。正如大家常说的“字如其人”和“画如其人”等。这就要求进行壁画创作的主体修身养性、心领神悟,达到天人合一、水乳交融的高境界。

4 结语

几千年来,中国的壁画创作者们都是在受到所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一代一代走下来,为中国壁画的传承和发展奉献心血。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新的社会环境培育着新一代的壁画艺术家们,作为创作主体的壁画艺术家门也会在发扬传统壁画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思维,推动壁画艺术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 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J].考古,1976(04).

[2] 刘志尊.两汉帝王陵墓反映的丧葬思想浅论[J].南开学报,2012(05).

[3] 顾平.明代画院探究[J].国家画,2011(02).

[4]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壁画主体创作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壁画上的数学
《一墙之隔》创作谈
帮壁画“治病”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创作随笔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