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阅卷手记

2015-05-30 10:4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偏题篇文章评判

2015年6月14日

与往年一样,浙江宁波阅卷场第一天上午都要例行召开阅卷动员会。会后,阅卷组长对作文批改提出了几条要求:

一是注意阅卷速度,试卷必须在三天内批改完毕,18号必须发布中考成绩;二是注意批改标准,平均分控制在46分左右,一类文(54分以上)占比20%左右,严格控制四类文(35分以下)的数量;三是不为片面追求“吻合度”而让评分相对集中于“平均分区域”,要拉开档次,给好文章打高分。

在明确要求之后,教师开始试批,试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字数与成绩的关系问题。如果字数在400字以上,则按要求的字数每少50字扣2分评判;如果字数在300-400之间,除按每少50字扣2分评判外,作文再降档处理;如果字数在300字以下,应评为四类文。

二是抄写现代文阅读内容。原封不动抄写现代文阅读材料的,得3分;有所改造的,可得3-10分。

三是错别字、标点符号、词语运用与语病问题。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复错误不扣分,扣满2分为止;标点使用与错别字相同;常用词语使用出现两处错误扣1分,扣满3分为止;病句两处扣1分,扣满3分为止。

四是文中出现考生信息的处理方法。文中出现考生信息,按“问题卷”提交,由阅卷组长统一处理。

五是不写题目或只写了题目的处理方法。不写题目的扣2分,全文只有一个题目的得2分。

六是对偏题离题的界定。写“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时,“我”如果是用拟人手法写其他生命的不算偏题;写“种子发芽以后”,如果涉及发芽之前的内容较多的,视作偏题;写“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如果写的不是读后感,但内容仍是由《胡萝卜种子》引发的想象和联想,不能视为离题。

阅卷之前,老师们都有一份担心:考题这么多,对大家的评判标准和思维转换是个极大的考验!

然而,刚刚批过试批卷之后,大家便释然了:题目虽然多,但因为材料只有一个,根本不存在评判标准的争议和思维转换的问题。皆大欢喜!

2015年6月15日

今天是阅卷最为疲劳的一天,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好在阅卷进度还不错,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完成率达75%,看来,明天还有半天就能结束阅卷了。

从教师个体情况来看,阅卷速度和吻合率差距都比较大。速度快的,达到60秒/篇;速度慢的,110秒/篇。奇怪的是,速度越慢的老师,阅卷吻合度越低。于是,有了以下争论和思考。

速度快的老师极有可能为迎合“吻合度”保守打分,而速度慢的老师则因为阅读细致提高了阅卷的区分度,从而降低了吻合度。因此,组长特别提醒了速度过快的教师注意评判的区分度。

从这一现象来看,作为考生,写考场作文要特别注意书写,因为通过交流发现,阅卷速度快的老师大多因为考生书写潦草难以辨认,便以最快的速度打了个低分。

2015年6月16日

今天是阅卷收尾的一天,上午基本上完成了试卷批改任务,仅剩下不足5%的未完成量和少量待仲裁的作文。

利用休息间隙,作文阅卷组长组织四位小组长对阅卷时出现的“抢眼”作文作了分析和小结。以下,按题目罗列一下。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但凡围绕“挫折”“坚持”“淡然”等话题展开写作的文章最受阅卷者青睐。比如:(1)将文章写成生动且富含哲理的童话故事的。有篇文章大致内容如下:以“我(种子)”为主人公写一个成长故事,在形形色色人的说辞中坚守信念,并感恩于小男孩的默默坚持,这种坚持让“我”弱小的心灵里燃起“再小的花儿也要怒放”的信念。很赞!(2)通过写“我”与“坚持”相关的一个事件来反映主题。有篇文章大致内容是:当他人对自己冷嘲热讽或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因为“我”始终抱定一个信念,让自己最终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不错的构思!(3)即事即景即情式记叙类文章。有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是:通过写“我”眼下面临中考选择时,有来自各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对此,“我”不是言听计从,而是抱定目标坚守初衷,以此来表现“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一主题。多巧妙!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能围绕种子发芽之后的情形,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成一篇生活想象类作文,才是切合题意的文章。以下两类考生在此题中发挥出色:

一是结合自己的生活遭遇,将材料中的故事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接,写一个寄意深远的故事的。有几篇文章围绕“小测试获优之后”“航模飞起来之后”“第一幅画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第一次做好事之后”这些内容选材构思,以“坚持就是胜利”“创新方能不断进取”等为立意展开来写,就写得很不错。二是联系材料展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写种子发芽后的反思的文章。有篇文章既写到坚持的重要性,也顾及到对光说不做缺乏恒心与毅力思想行为的批判,告诉人们急于求成是无法走向成功的这一道理,就写得很有思想。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如能结合生活实际将本题写成议论性散文,更是上乘之作。

考场作文中,从小男孩的角度构思立意,有位考生将“信念是成功的钥匙”作为论点,先通过简要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继而从正反两方面列举相关实例加以佐证,既有个体实例邓亚萍,又有群体实例“中国梦”,还有反面的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选材典型,论证严密,当然被评为了一类文。另外,从“爸爸、妈妈、哥哥”做法的角度立意的也能写得很出彩,有位考生就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为论点写作,同样以材料引路提出观点,在具体实例中印证观点,得出结论,也得到阅卷者的一致认可。

猜你喜欢
偏题篇文章评判
交流与评判
抓住关键,反复推敲
准确界定核心概念规避“偏题”“跑题”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立准原点 系统构思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浅谈小学高年段作文如何避免偏题问题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