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体现

2015-05-30 15:46黄子娟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班杜拉钢琴教学心理学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的走进寻常百姓家。钢琴教学作为艺术大众化的急先锋,在各级城市不断进步的趋势下快速发展。本文从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以及琴童学琴过程中的表现与心理学现象的对应来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学;心理学;青少年;班杜拉

笔者在大二到大四的三年间在市区的琴行做兼职钢琴教师,接触到很多不同年龄的学生,有四五岁的儿童,也有二十多岁的青年,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儿童期的学生学琴的表现所对应的心理学现象。

在笔者所接触的所有学生中,学习钢琴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家长延续式。以七零后和八零后的家长为例,他们大部分喜爱音乐,尤其以流行音乐为主,对于钢琴和小提琴等乐器都很热爱,但是苦于学生时期没有条件学习乐器,自身的音乐教育被耽搁,所以寄希望于下一代。第二,应付考试型。为了在中考和高考中加分,突击学习钢琴,或者重新拾起很多年不弹的钢琴。第三,培养艺术修养型。主要体现在高考过后的暑假,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想用有限的假期填充一下音乐的积累;少部分体现在没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身上,只是希望自家孩子多一个爱好,若孩子因音乐而成名更好,如果发展一般也不遗憾。

在学习钢琴的前半年,笔者要求家长要积极参与到钢琴教学中,和孩子一起学习,在家长良好的榜样教育中,激发孩子意志中的自觉性。榜样教育是指运用模范人物的典型范例来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它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熏陶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意志,形成优良品质和行为有特殊作用。为了适应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在音乐教育中,不但需要有理论上的讲述,还要结合实例,形象的进行榜样教育。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中,孩子能取得显著进步。比如:孩子练琴时家长在旁边检查纠错,而不是看电视或者电子设备。这样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成长氛围,也会让孩子体会到平等的感觉,而不会指责家长“为什么我在练琴而你却能看电视?”榜样教育在钢琴教学中是必要也是获得进步的方法之一。

儿童时期的琴童的模仿观察能力要明显优于思维能力,所以在学琴的初期,模仿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之一。

阿尔伯特·班杜拉(Ban dura,A.)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观察学习说、社会认知说和交互决定理论等,其中对儿童教育最具启发意义的是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在注意过程中,班杜拉认为只有观察者的知觉指向集中于他要模仿的示范者的行为时,观察者才能很好的模仿示范者的行为。这就对应钢琴学习中儿童对教学过程的初步认知。如教师不仅需要口述手型的特点,更需要做出相应的示范手型,以供儿童去模仿。只有琴童注意到教师的正确手型时,儿童才愿意去模仿正确的姿势。这也对应了青少年观察力发展中观察的目的更明确的特点。

对示范活动的保持是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如果琴童记不住观察到的行为信息,那么观察学习就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这时家长的榜样教育开始起很大作用,家长可以在琴童状态不好时提醒并且帮助琴童复习和回忆,带领琴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再现过程是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它关系到观察者能否将观察到的榜样示范行为顺利地转换成自己的行为。琴童只有在正确掌握了手型后才能继续下一步的钢琴学习,如练习手指的独立性、练习弹奏的方法等。在连奏、断奏等技巧中准确控制音色,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不是只能演奏出差强人意的音乐。

动机过程又被称之为强化与自我调节过程,始终贯穿于观察学习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榜样行为要表现出来,还要受到当时一定的刺激条件的影响。这些刺激条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直接干预学习者的行为,一种是替代性强化,即如果学习者看到他人的行为成功或受到赞扬时,就会产生同样行为倾向。这就体现出定期举办团体音乐会的必要性,通过每年定期的举办团体音乐会,给每一个琴童发挥的时间和条件,展示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可以让琴童看到其他同学的进步和差距,达到激励自己,积极向上的学琴状态。

钢琴教学是一项严谨、专业的学科,在钢琴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音乐技巧,更应该注重心理学对钢琴教学的情感帮助。作为钢琴教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帮助钢琴教学。

第一,多多夸奖学生取得进步的过程,鼓励学生好好研习钢琴。在笔者的学琴生涯中,老师的鼓励是支撑我学习钢琴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心智还在发展中的琴童而言,获得教师和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关爱学生,注意学生的自尊心。琴童在很小时已经开始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自尊心,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护琴童的自尊心。

第三,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避免枯燥乏味的钢琴教学。在青少年初期,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因此,教师应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力求新颖而有趣。

第四,教师应该注意儿童模仿学习中的榜样作用。儿童对教师往往具有崇拜心理,除了父母外教师是他们最直接模仿的榜样。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个人爱好、举止、行为、态度和品质等,这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深远长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严晓旭.浅析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儿童模仿学习的重要启示[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5).

[2]李丽.浅谈心理学知识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6).

[3]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作者简介:黄子娟(1990—),女,山东枣庄人,2010年至2014年就读于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2014年考入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音乐)。

猜你喜欢
班杜拉钢琴教学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交互决定理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儿童读者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法视域下学生文明教育探析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