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教育的山山水水

2015-05-30 10:48黄建军
师道 2015年8期
关键词:李镇西班主任老师

黄建军

今年暑假如何安排?这事在2013年暑假就定下来了。

2013年暑假,我终于在湖北仙桃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镇西老师,还聆听了他的一场主题为“自己培养自己”的讲座。那一幕幕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而这也让我深信,“梦想相同的人,迟早会相遇的”。

回想入职之初,我仅凭着一腔热情和盲目的自信,跟着前辈学做老师,既没有多少深入的思考,也没有什么创意,就这样糊里糊涂教了几年书之后,才开始接触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著作,也逐渐意识到作为老师必须把自我教育继续坚持下去。于是,我开始认真读书。从哪里读?从名家开始。读魏书生,我为他的机智而叹服,他总是有那么多与众不同的办法做好班主任工作。后来读李镇西,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打动了我,他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他对教育的那种热爱、痴心之情,那种享受教育的惬意感染了我。我才醒悟:教师职业未必总意味着劳累烦心,教育中也有无穷尽的乐趣,教育需要我们付出智慧,教育能让我们成就人生价值。读《做最好的教师》,印象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那种以研究的心态面对工作的方式。在他看来,问题与困难就是研究的切入点,也是成长的机会。所以,虽然我没有见过李镇西老师,但是内心一直敬仰他,以他为师,学他那样以教为乐,以研究的心态面对教育。

2013年,当我登陆李镇西老师的新浪博客,偶然发现“李镇西研究会”的链接,便开始关注这个博客,接着加入QQ群。我好像闯进了一片教育的桃花源,在“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这个网络研修团队,我找到了一群以教为乐的良师益友,大家因爱读李镇西而相会,因教育梦想而抱团,都在朝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前进。我写话题博文,浏览会员博客,参加讨论,积极互动,为的就是品味教育的快乐,为的就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路同行。所以,当得知7月份“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在湖北仙桃开年会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仙桃之行果然令我大开眼界,不仅仅因为见到了李镇西老师,聆听了他的一场报告,更因为见到了平日在网上频繁交流的兄弟姐妹。我们一见如故,交谈无碍。虽然承办活动的学校条件有限,但还是拿出了最大诚意来接待各位老师。我们并不在乎过几天学生集体生活——住宿在学生宿舍,吃饭则在学生饭堂。我们是为精神大餐而来。两天半的会议,安排满满,可是我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和紧迫,有的只是感动和快乐。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教育与成长故事,每一位教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这场不计学分的学习交流会中,没有一个人早退或者急着离开。甚至到了夜晚,大家也迟迟舍不得回去休息,还在操场围坐聊天。

此后,我一直积极参与这个网络团队Q群里的对话,尤其是每周六晚上的研讨。不久,我成为团队骨干,打理博客,为大家推荐优秀博文。和团队一起行走,结识更多的朋友,读了更多的书,写了更多的博文,我感到教书生活愈来愈有滋味,在成长之路上后劲愈足。而在校园里,我也更加珍惜和学生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

因为时常在网络教育群里交流,我又接触了另一个网络研修团队——“班主任尖峰论坛”。这是一个由李镇西老师和其它全国一线知名教师建立的班主任研究团队。

2014年的暑假,我又一次满怀期待出发,赴了两场草根教师的思想盛宴。我先到陕西渭南,参加了“班主任尖峰论坛”的年会。在为期三天的年会里,我聆听了郑立平、梅洪建、梁岗、张岩、贾高见等中国知名班主任的讲座,并和许多专业精进、事业蓬勃的年轻教师结识交流,让我的内心有了更加充足的前行动力。渭南会议结束后,我又到了西安,和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会集,一起坐了四个多小时的汽车赶赴甘肃庆阳,参加“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的第三届年会。在庆阳,作为年会的主打活动,李镇西老师又一次给我们作了一个报告,主题为“朴素最美,幸福至上”:一所学校,朴素比特色更珍贵;一名教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我还见证了第三届“中国李镇西式好教师”的诞生,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们热情相拥,笑谈教育。

那几个晚上,我都和这些优秀的班主任在一起,我们到夜市吃特色小吃、喝啤酒,席间大家所谈论的都是班主任工作。这些老师几乎都曾经当过国内刊物的“封面人物”,都有个人的专著出版。有意思的是,他们大多比我年轻,古人说“后生可畏”,真是一点没错。我不由自主地佩服这些敢想敢做的“后生”,不是因为他们的功成名就,而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追求和职业理想。这些来自全国各地,有志于研究班主任工作的热血教师,聚在一起真有点青梅煮酒论教育的味道。在大家的谈论中,我能感觉到他们在各自学校遭遇的困难,行走的孤独和面对的质疑。然而,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因为对教育的热爱,因为对班主任工作的情有独钟,他们尽情地挥洒智慧,构建自己的理想教室,营造一方小小的教育美景。他们不断地学习,从心理学入手,从课程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也不理解有这样一群痴迷于教育的普通教师,在非官方组织的情况下会因为教育梦想而自发聚集在一起来探讨、构想,甚至是筹划如何“改变学校的氛围”,“改革班级的发展”,乃至推动“一方的教育”。在这里,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希望。这样的火把,我们需要很多很多;这样的灯光,希望能够照得更远。

从庆阳回到老家,我每天五点多起床,把西北之行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总共写了十多篇博文,数万字之多。我和伙伴们在QQ群里交流心得,畅谈感受,回味美好,盘点收获。不久,我们又开始议论下一届年会。为了年会之约,我也开始认真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以,我今年暑假的行程早在去年就已定好——赶赴“两会”:“班主任尖峰论坛”的南京会议和“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的曲阜会议。

那么,问题来了,一次一次出远门,是有人买单吧?对此,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每一次,我都是自己掏腰包。也许有人要问:老师自费培养自己,合理吗?我想,这事不必纠结于合理与否,也无所谓光荣。如果把与工作相关的学习都归于学校或公家,或许会觉得出这个钱太亏了,但如果把个人发展等同于吃饭穿衣,自然就不会觉得自费参加几场会议有什么了不起。我觉得,说来说去,关键还是看自己对于教育是否热爱,热爱就会乐于付出。我愿意自己出钱游学,是因为我喜欢这份职业。在教育之路上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志同道合的人零距离交谈,一同成长,我享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愉悦。我觉得挺值的,单单是见到这一群梦想相同的人就够回味的了。这是一个愉悦自己,提升生命的过程,为自己的经历,为自己的愉悦让学校买单,我还真有点说不出口。今年,我同样不会向学校领导汇报参会的事,我依然会自费出行,我喜欢这种游学的自由和快意。

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跟随成功者的脚步!我想,作为教师,重要的并不是考虑如何获取成功,而是行走的姿态。我深信,教育再复杂,教师做最好的自己总是第一位的。而一个人也许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我愿意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诗意地徜徉在教育的山山水水。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李镇西班主任老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怎样让别人打不倒你
班主任
李镇西:个人尊严高于“班级荣誉”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改变自己袁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