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浩瀚

2015-05-30 00:17李明海
师道 2015年8期
关键词:月相星辰星空

李明海

两年前我们搬进现在住的房子,八楼,朝东南,视野不错,往东能看见日出,朝南可赏“五指山”(本地的一座小山,连着五个小山头形似五指,人称“五指山”)。前边是一片村屋,能听闻鸡鸣犬吠,当初对此颇自得。这才一二年光景,村屋倒是依旧,稍远一点儿,几家大的楼盘渐渐起来,卖得也不错,眼见得越来越有万家灯火的派头。那日薄暮,我在阳台上看着,正感慨灯火辉煌呢。女儿淡淡地叹口气,仰起头,说:“都快看不到星星了。”

——我真没想到她会如此在意这个,也默然了好一会儿。

看天,看星,是好久以来我跟女儿共同的喜欢。

二十多年前,我师范刚毕业,教小学,带过一些“杂课”,其中就有一门《自然常识》,也不知那时教过的学生有何印象,我倒对教材中的观星、看月相等,一直记得清楚,也当真得着一些常识。我这些年里陆续带过的几届学生,几乎都教他们连续观察过月相,发现一些规律,也觅得许多生活的趣味。

要是再往前追溯的话,在汉江边千山上的那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地理老师带着观过星。放暑假了,天大热,在老家都是露天睡觉的。在城里的新华书店发现了一种观星的小工具,印在纸板上的圆形的星图,一个小的中轴,配合着印有日期和时间的转盘,找好方向,就能比较方便地认识星星了。迷过这玩意儿好长时间。老家的平房,远离市镇,在小村子的正中,全无遮挡。入夜至明,随时醒来,随时留意,全天星座的形状,逐次东升西落的变化,都落在眼里心里了。那时日子过得混沌,也无时间概念,从暮色四合,平房顶上水泥板犹有余温时就躺下,看看睡睡,到天色又明,最早的几只苍鹭横过小村上空,丢下一声两声喑哑的低鸣,才惊觉新的一天又来。

闲时读书,读杂诗,对一些相关的句子也格外留心。“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这才正是所谓的“星移斗转”,看出时间流逝,也能见季节更替,春气变暖。“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我觉得这“看晓星”的举动,不光是看天光有无微明或大亮那么简单,其人恐怕也能从星座的位置看到大概的时间吧,一如海上的水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何夜无星辰,却都不如昨夜那般美好,使人追忆和怅惘。而清代诗人黄仲则,似乎对星空格外敏感和系念。“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星辰依旧,风露渐凉,谁在风中独立,望断双眸,彼时心里,又念着谁呢?“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我常常觉得,这里头也有我的影子呢。茫茫人海,熙来攘往,灯花,笑语,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此生虽微,独立人世,亦正是完整明亮自足的一个小世界。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顶上这一粒大星,看去看来,竟大如明月呢。

2008年12月1日的“双星拱月”天象奇观,次日上腾讯新闻头条的“月亮的笑脸”,当时我跟班上的学生是看到了的。这并非偶然,因为在那之前的一个月,我刚布置了班上的孩子们每晚天黑时观察月相,并在黑板顶上专门设了一个横格,写上这个农历月的日期(初三四,初七八,一直到二十八九这样),让看到当日月相的孩子把月相画到相应的日期下边——这样一个月看完,综合起来再看月相,就比较容易理解大致的月相变化规律了。所以我们都会在天黑时习惯性地看天。那次天擦黑时,金星和木星,正与下方的月芽(农历初四),形成一个完美的笑脸。从我们班,到隔壁班,竞相争睹,那时,我也赶紧找到女儿的教室,拉她出来,看天,看天上跟地下,一张张笑脸。

相对来说,看到流星的机会应该稍多一点。但女儿在十岁前都没怎么见过。那年夏天回老家,在外婆家吃完晚饭,坐着闲聊。我拉她出来院子里,檐下亮着昏黄的电灯光,白杨树的叶子在风里哗哗地响。我们走出院子,站到前边更空阔一些的空场上,看天。还嫌那盏灯有些干扰,我叫女儿进去关了院里的灯再出来。她过去关了灯,走出小院门,抬头的时候,正有一颗流星,明明白白地从天际划过。再没有比这个更巧的事情了。女儿兴奋得大叫:“我第一次看到流星呢!”她既觉得幸运,同时又有点小遗憾——因为没来得及许愿。

她上初中的时候,有几次流星雨,有时是她提醒我,有时是我提醒她,记得要看。下晚修后,她也约着宿舍的女孩子一起守着看。那时我住教师村,是好几栋教师宿舍围成一个小区,中间有片水池,一处堆土而成的小高地,四周灌木,上头还摆了两把旧的长椅。我就躺在椅子上看天。流星雨也并非真的如雨,几分钟,十几分钟,半个小时,能看见几粒流星就很幸运了。第二天,女儿打电话跟我聊这个,说她们都等到了,也是平生头一回,看流星雨。还说,她,跟好几个同学,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儿,是把两副眼镜迭起来,透过双重镜片,来看天,听着时,又觉得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

也看过月食。因为有预报,所以早就约好了时间,要跟女儿一起来看的。不巧的是,那天晚上,正好有同事离职他就,一群人吃完饭,又一起去唱K。女儿中间打来好几遍电话催,看大家玩兴正浓,实在不好开口。后来终于还是说出来,正好也有同事对此感到兴趣的,终于能稍早一点儿抽身。从歌厅出来,月亮正亏而复明,仅剩一缺了。犹记得赶到家里,看到女儿从窗户里边伸出的相机,彼时月亮已经偏到楼栋角上去了。她拍了一组照片给我看。

曾给她买过一本天文的入门图书,《李元爷爷带你游星空》,她很喜欢。过年回老家的时候,都带着这书,方便在农村可以稍稍对照着看。半夜醒来的时候,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我才小声地叫了一两声,女儿便一咕噜起来了,揉揉眼睛,站在院子中间,抬头看,星空真亮啊,真低啊。气温也真低啊,真冷啊。

老早以前,我从春风文艺出版社邮购过一整套的外国散文选集,其中有一本俄罗斯的散文集子,叫《白天的星星》,文笔细腻而优美。女儿也看过,欣赏其文笔,也对文章写到的白天的星星产生过莫大的兴趣。作家在少女时代,听村里的老人讲,“除了夜晚的星星,黄昏的星星,还有白天的星星。白天的星星甚至比夜晚的星星更亮更美,不过永远看不见,它们被阳光遮掩了。白天的星星只有在很深很平静的井里才能看见……”女儿也被深深地勾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哪里有这样的古老的深井呢。我们在中山西区长洲村的时候,西大街的转角处倒有一口水井,夏天还有人用根粗麻绳系着白铁桶从里头打上来清凉的井水呢,凑前一看,相当清浅,能照出晃啊晃的人脸来呢。另一处小巷子的尽头,也有口井,曾经转去过,年头久一些,石井台上丛生了招摇的油绿的野草,跟青苔,但近乎枯竭废弃的样子,伸头看时,还有些怕怕的,又有几只野狗在近前摇晃着尾巴,吠一两声,女儿一直怕狗,只好离开了。这事儿也就作罢了。

近年用智能手机,每次换手机,女儿必下载一款“星空”软件。有时手机用得慢了,嫌那“星空”软件占用空间大,就删掉了。可常常不知啥时候,又让女儿给恢复了。有时在阳台上,或者就躺在床上,打开那软件试试,遐想一番,恍如多年前在老家房顶上露天睡觉的日子,也再舍不得删去了。

天渐寒,近腊月了。前几天跟女儿打电话,说到“三星正南,就要过年”的民谚,她立刻说,是啊,这段时间,看猎户座是最方便的啦。每天天黑时看看,猎人腰间形如短剑的三颗亮星正一点一点地往正南移着,心里念着早早晚晚要来的农历新年,像揣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感觉,多好啊。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月相星辰星空
月相历
制作月相盒
阅读理解专练(三)
以梦为船,奔赴星辰大海
散乱星辰
小星辰
星空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Awareness Among ESL Teachers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