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终极演化

2015-05-30 12:38何泊杉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矮星奇点天体

何泊杉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很庞大的家族,有数以亿计的恒星、行星、星团、星云以及星际物质和广大的星际空间。他们都随时发生着变化,使宇宙这个大家庭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些天体正在离我们远去,就拿月亮来说吧。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地球是一颗行星,在太阳系里距离太阳第三远),但它是否会永远与地球为伴呢?根据天文学家们的研究数据:月球大约每年都会远离地球7厘米。如果按这个速度,大约在65亿年后,月球将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但是也许在这之前,地球和月球就已经毁灭,因为我们知道,太阳(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一颗恒星)大约已经存在了五十亿年,而太阳的总年龄大约是一百亿岁。也许大约再过五十亿年,太阳就会先毁灭太阳系。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月球会离我们远去,因为在月球脱离地球引力之前,地球早已随太阳的灭亡而灭亡。再说,没有人能活到56亿年后。

我們再来说恒星。恒星一般有三个演化过程:诞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不过这个过程将十分漫长,至少要花一百亿年。宇宙中的巨型分子云经过互相碰撞,挤压,升温等过程会发生核聚变,使巨型分子云能够自行发光,这就是婴儿恒星。当一颗恒星诞生后,它将不断地以恒定的速率放出热量,并不停的发生核聚变。这就是恒星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一般要持续几十亿年的时间。在几十亿年后,恒星步入老年期。首先,他会经过自身的核裂变,使自身的体积变得十分庞大。届时,恒星上的温度会比较低,且恒星表面极不稳定,但它会十分明亮。这就是恒星进入老年期的第一个阶段——红巨星阶段。恒星在这个阶段只会持续数十万年,这与成长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经过红巨星阶段的恒星,往往会因为引力坍缩而形成三种天体的任意一种,即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三者的形成取决于恒星的质量。当一个恒星的质量小于或等于太阳质量的1.5倍(钱德拉塞卡极限)时,他就会沦为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能量,高密度的天体),大于这个质量的恒星,变回沦为中子星(中子星是一种由中子支撑的天体)。不过有一些天体的质量远远高于钱德拉塞卡极限,达到太阳质量的3.2倍(奥本海默极限)。这时,恒星内部的中子也会因引力过大而被压得粉碎,而形成另一种天体——黑洞(黑洞是一种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天体。因为自身不发光,故名为黑洞),其引力很大,能够吸收任何物质,就算是光线,也无法摆脱黑洞的引力。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间,理论上还存在着一种名夸克星的天体。即便如此,恒星也还没有达到其最终的形态。即使是自身不发光的黑洞,也能通过恒星的运动被观测到。它们还会继续演化为一种自身不发出任何辐射的天体——黑矮星。因为自身不发出任何的辐射,所以观测它的难度极大(黑矮星是一种理论上的天体,因为一颗恒星形成黑矮星的时间比宇宙年龄还长,所以目前的宇宙中并没有任何的黑矮星)。

恒星的演化可以让我们推广到宇宙的演化。我们现在知道,宇宙在不断的膨胀并发出能量,这就像是恒星的成长。只不过宇宙的成长要比恒星成长的时间还要长得多,目前已知的宇宙年龄是137亿岁。我想目前的宇宙还处于童年阶段,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宇宙的膨胀是如此之慢,以至于要在65亿年后,月球才能离开地球。如果宇宙膨胀到一个临界体积的时候,它就将会开始引力坍缩(引力坍缩原指恒星内部的能量无法平衡自身的引力而开始缩小,这里推广到宇宙)。这时,宇宙中的一切都要倒过来运行。你会看见太阳每天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月球也会以相反的方向自转和公转。

当宇宙再次变成一个奇点的时候(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从一个奇点开始,它是一个曲率无穷大的点,在奇点处,任何定律都会失效),宇宙中的一切都会从零开始(因为当宇宙沦为奇点的时候,所有的天体就会聚集在一个点上,因此密度无穷大。久而久之,这些物质就会在奇点里产生热量并发生核聚变,使奇点能够再次膨胀)。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次奇点膨胀后会发生什么。也行它会按照以往的方式膨胀,也可能以其他的方式开始膨胀。然后继续收缩,直到宇宙再次沦为奇点吗,这样陷入无限的轮回之中。也是这就是宇宙的终极演化。

猜你喜欢
矮星奇点天体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会发光的行星可能有外星生命
校中有笑
奇点迷光(上)
太阳系中的小天体
氦白矮星与小质量主序星并合及脉动热亚矮星的形成∗
测量遥远天体的秘籍
一分钟认识深空天体
发现3颗宜居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