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片绿

2015-05-30 10:48钟海燕
江苏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案例

【摘要】校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德功能。校园文化应与课堂教学、主题德育活动三位一体,共同建立一体化的德育体系,这样对培养学生良好德性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营造校园育德氛围”“创设体验育德场域”“生生互动、生校互动”“橱窗园地宣传”四个方面的活动,可以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过有责任的生活。

【关键词】一体化德育;校园文化;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3-0015-02

【作者简介】钟海燕,南京市竹山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江宁区品德学科带头人。

“生活即德育”。回归学生生活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涵养品格,从而为学生的德性成长提供沃土。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我的成长与学校”,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分别是:《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我是教室美容师》《我送老师一朵花》。品德课上,通过教学,学生树立了我是班级一员,我是学校一份子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爱护班级、美化校园人人有责的情感。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学校着力营造“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

案例一:“代言人”

每所学校的墙壁上都会贴上一些标语,这些标语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从而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为了保障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在每层上下楼梯起始地面的右侧贴上小脚丫的图案并配上“跟我一起靠右走”的提示语,提醒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在厕所洗手池边贴上“一、二、三甩三下,把水甩到池子里”;在衣冠镜上贴上“不要用手摸我,否则镜子里的你就会模糊了”;在学校食堂的大门显眼处贴上“食无语,餐光盘”。

如何让这些标语不流于形式,学校少先队向全校学生发出“树立责任心,争做代言人”的活动倡议,并开展“评选身边的榜样”活动,评选出“文明行走代言人”“文明就餐代言人”;评选出“我会洗手”“爱护花草树木”等方面做得好的学生,让他们代言,并将这些“代言人”的照片贴在相应的标语旁边,“代言人”在课余时间会在相应的岗位上开展志愿服务,提醒其他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代言人”是学校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他们为文明行为代言的责任心在校园里传递,在他们的影响下,文明言行蔚然成风,保护校园环境成为了每个学生共同的责任。

案例二:“厕有纸”

花美有人摘,草绿有人踩,池鱼有人逮,厕纸会浪费,这些行为是学生缺乏爱校责任心的体现。因此,学校的草坪用高高的护栏隔开,学校水池里仅剩一汪清水,厕所里更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厕纸,这样的现状是学校的无奈,也是对教育难题的回避。如何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园有花”“树有果”“池有鱼”“厕有纸”“坪无栏”,为此学校开展了“呵护一片绿”“快乐的采摘节”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感受校园的一草一木需要每个人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厕有纸”是学生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对学生文明行为的检测。

首先,少先队大队部以“如果学校厕所提供手纸,你欢迎吗?你觉得学校会这样做吗?”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家长进行采访、调查,通过调查,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95%的学生希望学校厕所里有卫生纸;10%的家长表示无所谓,90%的家长竭力支持。通过调查,既明确了学生的需求,也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是否会这样做”的讨论,在讨论中,明晰学校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不会这样做的原因又是什么?之后,又引发了学生对同学们能否正确使用厕纸的大讨论。

晨会上,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纸是怎样造出来”的视频,通过观看,学生了解到纸是树木加工制造而成的,节约用纸就是保护绿色,就是践行低碳生活;学生们感叹,薄薄一张纸竟然需要这么多工序,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劳动。“节约每一张纸”的信念在学生心中慢慢树立。

学校将采购手纸,为厕所购置纸盒、安装纸盒等进程通过照片、视频适时进行展示,同时将购置手纸和相关器材的费用及时向学生通报。

“这些费用,你愿意承担一些吗?”将这个问题再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采访和调查。采访和调查目的不在于了解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而是要让学生将这些费用与自己联系起来,知道学校的投入,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

“你能保证正确使用厕纸吗?”学校与学生签订“节约用纸”保证书。

然后对学校其中一个厕所投入厕纸,并且只对某一个楼层的学生进行开放,针对使用情况及时总结反馈,树立榜样。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节约用纸,人人有责”的意识成了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需求。面对一些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学校不漠视、不回避,创设体验的育德场域,培育学生的责任心。“园有花”“树有果”“池有鱼”“厕有纸”“坪无栏”就是对学生“过负责任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案例三:“回音壁”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共同体。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生活在一起,你的疑惑可能是他人的成功经验;我的不足可能是别人的擅长所在。

学校在学生进出校门必经之路的橱窗里开辟了“你问我答,为你解忧”的回音壁。学生将自己的疑惑写在纸片上,贴在橱窗中,如果有同学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就会在相应的问题下作出答复。如一位学生问:我为什么长这么胖呢?一位学生答复:你应该少吃多脂肪的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有学生问:为什么我的朋友很少?一位五年级学生是这样答复的:多与同学交流,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还有:我父母离婚了,我该怎么办?我吃午饭的五元钱丢了,有人捡到了吗?……一个个疑惑得到同伴真诚的解答,提问者也会以“谢谢您的提醒”“感谢您的帮助”“按照您的方法,我交到朋友了”予以回应。看到小伙伴在自己的帮助下解除疑惑,快乐生活,答复者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举动带给别人的快乐,“为你解答是我的责任”的信念在心中油然而生。“你问我答”回音壁将全校学生的心凝聚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学生们以解答他人疑惑为己任,形成了“有问必有答,有难必有帮”的互助局面。

“回音壁”还开辟了“我的建议”栏目,让学生对学校的设施及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食堂的饭菜能不能迟点装盒,我们吃的时候已经凉了。”“学校铃声总是不变,可以换一些我们爱听的音乐吗?”……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学校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答复,对于一些合理的建议,学校对提出建议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满足学生需要,从而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并创设健康、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回音壁”在一问一答间传递的是同学情,更是学生互帮互助的责任;“我的建议”背后悄然树立的是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小主翁意识。

案例四:“责任之星”

结合课堂教学,学校举办了一期主题为“在榜样的感召下‘过负责任的生活”的宣传活动。

在宣传栏中展示一些生活中有责任心的名人事迹,如誓死保卫羊群的草原小姐妹;舍身保护丹顶鹤的徐秀娟;“我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的雷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以名人的事迹感召学生,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此外,各班评选出“责任之星”,如“值日之星”“养护班级植物之星”“代言岗位之星”“爱护花草之星”等,将这些“责任之星”的光荣事迹也放在宣传栏中进行宣传、表彰,号召全体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责任的种子,其实就在学生心中。只要我们有心,从品德课堂教学适度延伸,营造合适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处其中,体验其中,他们就会像阳光下的禾苗,自由呼吸,自由成长,责任的种子就会悄然生根发芽,化成一片绿,润泽童年,滋养一生。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