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教学细节中体验幸福

2015-05-30 10:48陆海云
江苏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冲浪苏教版智力

陆海云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我校从语文课堂入手,结合语文教学和学生特点,确立了幸福语文课堂的“五五三”教学模式。“五五三”,是指一堂课四十分钟内选取的三段时间。“五”,即五分钟,“三”,即三分钟,三段时间实施固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细节中自我感受、自我创造、自我发展,享受学习的幸福。

一、课前五分钟“幸福交流”,让分享与学习共生

每堂课的前五分钟,我们将其固定为“幸福交流”环节,交流内容主要围绕隔夜在家的课外阅读展开。课外阅读交流,通常采用“阅读书目范围+主要内容介绍+精彩语句点评”的固定格式。一开始,学生交流的是浅层次的,对学生的学习促进不大。于是,我们要求教师把“交流”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点评的基础上学会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学会抓“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要素”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二是由对句子“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好”这种笼统的概括逐步走向从句子的修辞、遣词造句和情感体会等层面展开叙述。这样的交流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当然,“幸福交流”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幸福交流”,我口说我心,将学生从课外引向课内,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情绪,为“幸福课堂”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

二、课中五分钟“幸福冲浪”,让快乐与学习并举

冲浪本是一项运动,引入语文课堂,我们将其定义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语文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如果课堂学习呈一条动态曲线,那么学生就会在一个个小高潮中兴致勃勃。因此,课中我们有效地设计“冲浪”环节,追求紧张而有深度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一种投入、忘我的学习状态中享受学习的幸福。

1.智力冲浪,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发展是构成学习力的核心。课堂中,我们利用五分钟,结合教材设计“智力冲浪”,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如:在教学苏教版六上《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交换第1、2自然段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对比阅读,并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很快就能感觉到书上的写法让人读了以后就有一种很想知道“他”是谁的欲望。其实,这是一种“巧设悬念,激发兴趣”的写法,利用这个“智力冲浪环节”,学习就不只是给予,还包括发现,学习因此有了更为深层的价值。

2.兴趣冲浪,让学生“乐一乐能获得愉悦”。

兴趣冲浪,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看一段视频、进行一次角色体验……如:教学苏教版六上《姥姥的剪纸》一课,文中有一段我和姥姥的对话,我和学生来了一次分角色朗读。当学生读完“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一句时,我让学生做一个撒娇的动作,顿时一个“耍赖”的孩童形象赫然出现。平面的文字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转化为立体的形象,学生在一种紧张而充满趣味的语文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课末三分钟“幸福追问”,让反思与学习同行

我们的课末三分钟追问,是一种反思式的自我提问,是学生自己对课堂学习的再思考。课末,我要求学生进行两个追问。

追问一:你有什么新发现?(自己能不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发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学生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在课末提出追问,就是引导学生系统回顾学习的过程,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如:在学完苏教版六上《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后,课末三分钟针对这个追问,有学生说:“我发现这两首诗都用了直接表露作者感情的词,类似的还有我们学过的《静夜思》。”显然,这位学生通过追问,发现了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抓“诗眼”。学生发现的生长点立足个体已有的学习经验,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

追问二:你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别人发现的问题?)发现知识、发现方法是幸福快乐的,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更是幸福快乐的。如:在教学苏教版六上《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学生发现了“卢伽雷氏症”一词中“伽”是个多音字,它有三个读音:(1)qié;(2)jiā;(3)ɡā。到底该读哪一个呢?学生各抒己见,似乎都有道理。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认为应该读jiā,因为‘卢伽雷氏听上去像个人名,我们知道有位科学家叫‘伽利略,所以这里也读jiā。”他的回答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也有学生说:“老师,我认为应该读ɡā,因为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伽马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应用于工业和医学等领域。这里属于医学范畴,应该读ɡā。”且不论这个字到底该读什么,值得欣喜的是,学生在作判断时能从已有经验中寻找联系,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别人发现的问题。

课末两个追问,将学生的关注点回归到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能从这堂课中找到学习的价值,对学生而言,有收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

“五五三”教学模式,立足“幸福”,精心打造教学细节,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幸福的场地。课堂幸福了,我们离幸福教育还会远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冲浪苏教版智力
冲浪少年
MAKING WAVES
跟踪导练(二)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欢乐智力谷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