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让回顾反思更有效

2015-05-30 10:48孙冬梅
江苏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苏教版针对性解决问题

孙冬梅

增加“回顾反思”环节,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育部审定2013)的一大亮点。新教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进行的调整是:从三年级开始,降低难度,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认识和体会,并在相应的课时中呈现“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之类的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问题解决方面的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互动的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因此,这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谈谈怎样设计合理的问题,让回顾反思的目标更明确、过程更有效、活动更有价值。

1.设计针对性问题,突出教学重点。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这是所有教师的共识。有针对性的问题指向很明确,切口相对较小,学生思考的角度容易集中。对于教学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可以在回顾反思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刚才同学们解决问题时想到了不同的思路,这几种思路都是围绕什么数量关系展开思考的?(2)这几种思路原来都有几个未知数?现在呢?(3)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用的是什么策略?为什么要假设?(4)回忆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是怎样假设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回顾反思时,我们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设计问题。问题(1)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解题的方法不一样,但数量关系是一样的;问题(2)(3)让学生体会到了假设策略的价值;问题(4)加强了学生对假设策略的体验,提升了他们对策略的认识和感悟。

2.设计差异性问题,突破教学难点。

差异性问题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类问题可以借助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以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发挥“兵教兵”的优势,从而让教学难点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突破。

教学苏教版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列举时要注意些什么?(2)列举的策略,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也运用过(出示10的分与合、荤素菜的搭配问题、用三张数字卡片组成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分别是怎样列举的?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3)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通过合乎逻辑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符合要求的各种情况。回顾反思时,要通过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问题(1)直面教学难点,通过不同学生的回答,让结论趋于完善;问题(2)先放再收,学生在同伴互助中对教学难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问题(3)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策略应用的广泛性,又可以加深他们对策略应用方法的认识。

巧设问题,让回顾反思更有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仅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回顾反思环节谈了些许想法。教学中,在问题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让我们充分发挥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在提问中收获更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苏教版针对性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