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番茄栽培技术

2015-05-30 10:48司洋
吉林蔬菜 2015年7期
关键词:穗果链霉素染病

司洋

夏秋之间蔬菜上市量逐步减少,市场需求量增加,为了增加供应,提高菜逐经济效益,可选择种植夏秋番茄。

1 品种选用

夏秋番茄主要选用合作906或908,每亩用种量25~30克。

2 育苗

2.1 苗床消毒

按苗床计算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10克。先用适量细土拌成药土。于播种前,先把2/3

药土铺底,然后撒上种子,余下1/3药土盖在种子上面,这叫做药土底铺上盖或药土包包。注意不要使用含有硫磺的复混多菌灵。

2.2 种子处理

2.2.1 温汤浸种

温汤浸种分为干种浸种和湿种浸种。干种浸种只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湿种浸种就是先用温水将种子泡胀,然后再浸,方可把种子内部的病菌杀死。温汤浸种必经严格掌握水温和浸种时间才能达到既杀病菌又不烫伤种子的目的。番茄种子的水温掌握50℃,浸种时间25分钟,浸种过程中应顺着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达到规定时间后取出放冷水中冷却。

2.2.2 链霉素浸种

夏秋番茄溃疡病较重,该病种子传播。先把种子预浸3小时,然后用100万链霉素加2000克水的溶液浸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催芽。

2.3 架材消毒

特别是往年架材,上面沾满各种致病菌,用前一定要消毒,新架材用50%多菌灵400倍喷一遍。往年架材用1%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喷湿,用薄膜盖严熏5~7天。

2.4 苗床管理

播前一定要上足底水。种子播后,上覆0.5~1厘米细土。不宜过厚,防治烂种不出苗。覆土后上盖湿草苫。苗床要做好两套设施,一是插好弓棚,预备暴雨天气,好盖棚。二是搭好遮阳棚,防小苗期,中午暴晒。齐苗期即可掀掉覆盖物,早晚让苗见光,中午遮盖。一片真叶(出苗后5~6天)即可分苗。分苗后仍要设立棚架,以备防雨,遮阳时覆盖。分苗后15天左右可达5~6片真叶,即可定植,苗龄太大会造成徒长。

2.5 苗期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2%普力克20毫升加25克50%福美双对水10千克喷洒。要把苗床或苗碗内的土表喷湿。蚜虫可用3%赛特生(啶虫咪)一支一桶水喷雾。3 大田管理

3.1 基肥施用

番茄产量高,根系吸收力强,需肥量大,施肥上应掌握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结果期勤补肥,必要时叶面喷肥的原则,基肥每亩3000千克优质畜禽厩肥、1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或20千克二铵、25千克硫磷钾。

3.2 定植

定植前两天喷1000倍的植物动力2003,促进新根生成,缩短缓苗期。栽植规格按照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植3700株左右。

栽植时不论是开沟栽还是挖穴栽,都应注意不要将护根营养土碰散。栽后浇活棵水,活棵水可用600倍的50%多菌灵+50%福美双混合液。深度以原地上茎基部埋入土中1~2厘米为宜。

3.3 搭架绑蔓

搭架时间在初花前后。每株番茄外侧各插一根架材,后将两行相邻的4根架材上头绑在一起,形成方塔架。

绑蔓时,先将植株在架杆内侧绑一道,再把植株引到架外侧绑一道。每一穗果的下方应有一道扎绳。蔓和架材之间扎绳应绑成“8”字形,避免蔓和架材之间磨擦或下滑。

3.4 整枝

单干式,即只保留主干,将所有的侧枝都陆续去掉。双干式,即除主干外,再留第一穗果下生的一条侧枝作为第二主干,双干上的侧枝全部去掉。去除侧枝又称打杈,打杈应在侧枝长到1~2厘米时,选择晴天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病株单独整枝,防止人为传播病害。

3.5 疏果

番茄每穗的花数根据育苗时(花芽分化)的温度不同有几朵或十几朵。可在吐果后疏果,单干整枝每穗留3~4果,双干整枝每穗留2~3果,把小果畸形果去掉。

3.6 激素处理

为了促进坐果,提高坐果率,开花后可用2.4-D或保果宁,涂花柄,也可用防落素喷花,具体浓度可根据当时的气温灵活掌握。

3.7 追肥

当第一穗果核桃大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可选用三元复合肥每亩25千克,当第一穗果由绿转白,二穗果膨大时,追二次肥,可用尿素每亩20千克。第三次追肥可根据地力,施肥量田间长势灵活掌握。

3.8 浇水

控制徒长,应适当控制水分,但不宜过干,以防僵苗。以后一般结合追肥浇水。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浇。采果期应先采收再浇水,防止果皮开裂,丧失商品价值。

3.9 催熟

待果实由绿转白时用乙烯利处理,可以提前上市5~7天。方法是用40%乙烯利400倍液,用海绵、毛刷或带手套蘸取后涂抹果面上,3~4天即可着色。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溃疡病

溃疡病是夏秋番茄普遍发生的病害,且危害较重,该病从幼苗期至结果期均可发生,幼苗染病始于叶缘由下部向上逐渐萎蔫,有的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病状致病株矮化枯死。这阶段许多人误诊为猝倒病。成株期病菌在韧皮部及髓部扩展,初下部叶片,凋萎或卷缩、似缺水状。并向上、下扩展,茎基部生出不定根瘤、中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开裂,并有褐色条斑,最后全株枯死。果面染病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直径3毫米左右,中央有褐色小点木栓化突起,称为鸟眼斑。

防治方法:播种前用链霉素浸种。苗期预防,用20%青枯灵喷洒。发病后用青枯灵+链霉素,可杀得2000倍加链霉素交替防治。

4.2 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六种。夏季常发的有2~3种,花叶型、条斑型和卷叶型。夏季病毒之所以难防治,主要是一、二种病毒复合侵染。所以病毒病应重点预防。

防治方法: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蚜虫、飞虱、白粉虱。田间要注意防治刺吸口器害虫。定植后,交替喷施病毒宁,病毒立清,菌毒清等抗毒制剂,并加入爱多收或二氢钾营养制剂,提高抗病能力和耐病性。

4.3 番茄刺螨

刺螨危害,表现症状是果锈。刺螨肉眼看不到。且数量大,咬破果皮,留下疤痕,密密的排列形似果锈,病果丧失商品价值。发病初期及时用1.8%红白螨尽3000倍液喷雾防治隔3~4天,连治两遍,该药是阿维菌素和灭扫利的复配剂,还有兼治斑潜蝇,菜青虫和白粉虱的作用。

4.4 早疫病

早疫病又称轮纹斑病,叶片染病边缘有浅绿色或黄色晕圈,中部呈同心轮纹的褐色病斑,茎部病斑多着生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斑,后期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75%百菌清、50%扑海因、58%甲霜灵锰锌等交替使用。

4.5 晚疫病

晚疫病是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青果,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呈暗绿色水浸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青果染病呈油浸病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

防治方法: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72%杜邦克露、50%安克或安克锰锌。

4.6 筋腐病

筋腐病是保护地栽培的常发病害,近年来,夏秋番茄个别田块发生较重。该病是生理性病害。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青果期不易发现,果实转色后呈现出红绿不均隐约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病果无商品价值。

夏秋番茄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偏施氮肥,氮肥过多,土壤过湿,缺钾,土壤板结等造成。

防治方法:有机肥腐熟后施用,化肥,氮、磷、钾搭配,避免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增施钾肥,雨后及时排水,浇水不宜过大,坐果后喷施惠满丰、促丰宝或磷酸二氢钾。

猜你喜欢
穗果链霉素染病
日光温室不同果穗番茄品质差异性研究
偶感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番茄整枝有技巧
爱 情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
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黄瓜中链霉素的残留量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