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创新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方案与思路研究

2015-05-30 06:02王静
今传媒 2015年7期
关键词:管理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王静

摘  要:“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的驱动力,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制造企业的鲜明特征。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实现企业专业化、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最佳效应,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国内外科技创新形势分析,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推进计划安排,研究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方案,以物流信息系统构成为例,提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企业信息化;管理方案;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129-03

一、国内外科技创新形势分析

(一)国外科技创新形势分析

1.科技引领转型已成为发展总趋势。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各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开始对自身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创新才能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各国纷纷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制订创新战略和政策。有潜力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技术受到高度重视。美国力图在新能源、生命科学、物联网等领域取得突破[1]。

2.科技发展呈现群体性突破态势,转向需求主导创新。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期,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动向。服务性投资、服务性外包已经在国际贸易合作中成为新热点[2],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

4.各国开始关注企业家在创新经济中的作用。1995年《欧盟创新绿皮书》开始,人们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一个被增长理论长期忽略的关键变量——企业家身上,开始重点关注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3]。

(二)国内科技创新形势分析

1.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这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变。对于企业而言,要从经济增长“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上寻找新出路[4]。具体说来,必须逐步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

2.区域性创新中心建设加速区域统筹发展。国家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创新中心,打造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这是新时期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各省市在国家区域发展布局规划指导下,加快推动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和上海在分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2013、2014年先后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江苏“138行动”实施科技创新;广东实施提升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双提升”战略[5]。

3.发展模式转型进入关键期,创新驱动效果开始显现。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基础上,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其经济发展历程中大致都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开始,最终归为财富驱动的经济发展过程,不同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增长速度也各不相同。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自主创新引致的技术持续更新保持着生产的高效率,经济进一步快速增长。如何从资本驱动顺利来转入创新驱动阶段、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仅是区域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甚至全世界面临的艰难任务。

“微笑曲线”理论指出,研发和流通环节附加值高、制造加工环节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取决于附加值的高低,农业可以带来高附加值,新兴产业也可能低附加值[6]。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发展不仅是从旧的产业部类发展到新的产业部类,更为本质的是从低附加值区段发展到高附加值区段。产业高端化的新趋势,要求区域不仅要培育发展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要推动现有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1.工作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内外结合、持续提升。

2.基本思路:以项目管理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体系联动为抓手,以提高运营质量为目的。

3.总体目标: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从治理结构、组织构架、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薪酬体系、绩效考核等方面,构建“规范统一、简捷高效、易于考核”的管理体系。

(二)推进计划安排

企业目前的信息化工作是对原有信息化制度的完善和补充,推进计划如下:第一年为信息化管理年启动、信息制定、发布、宣贯阶段;第二年为全面实施、测评阶段;第三年为改进、提升阶段。依据股份公司《子企业总部组织结构信息化实施指南》,以年度全面预算编制为例,表格化的管理信息如下:

序号 关键活动 管理要求 时间要求 主责

部门 相关

部门 工作

文件

1 下发预算编制通知 根据股份公司要求,向企业各责任部门及所属各单位下发通知。 X月X日前 企业财务部 资金部、市场部、成本部等业务归口部门、企业所属单位 《关于编制XX年度全面预算的通知》

2 编制年度预算草案 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本单位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详细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确保资金安全。 X月X日前 企业所属单位财务部 资金部、市场部、成本部等业务归口部门 模板:XXXX 《预算分析模板》

3 上报预算草案 将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的年度预算草案(2份)报企业财务部 X月X日前 企业所属单位财务部上报,企业财务部汇总 《年度预算主要指标上报格式表》

4 审核汇总 对企业所属各单位年度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汇总,编制企业全年度预算草案,预算委员会审议,董事会审批 X月X日前 企业财务部 资金部、市场部、成本部等业务归口部门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部署:第一步,信息化文件封闭讨论。对管理实施手册第一稿进行通稿和内部评审。根据各管理层级部门设置及职能设置,实现管理横向贯通,减少部门壁垒,以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修改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库”[7]。要求各业务系统分管领导及企业信息化主管领导参加;第二步,根据封闭讨论的成效,各管理实施手册第二轮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第三步,信息化小组对送审稿进行整理、完善;第四步,“企业管理实施手册”最终评审,再次完善。第五步,正式发布试行,开展信息化实施宣贯培训。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思路——以物流信息系统构成为例

要实现对物流系统的主动控制,需要大量的信息,如货物的供应数量、供应价格、需求数量、需求价格以及库存数量、品种、质量、规格等。任何信息的遗漏和错误都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最终影响到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数据模型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有结构的,这种结构反映出概念世界与计算机世界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它不仅管理数据的值,而且要按照模型,管理数据间的联系。

1.数据分类。根据DIN44300第二节,物流系统的数据可根据下列原则分类:

①按数据类型,分为数字型、字符型、日期型及其他数据类型;

②按表现形态,分为语言型、图像型和书写型;

③按格式,分为表格型和非表格型;

④按数据加工流程,分为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⑤按应用,分为核心数据、衍生数据、文件、库存数据、运输数据和备忘数据。

2.数据组织。由于同一数据可应用于不同的计算机程序,因此,数据的组织可以按应用程序进行组织,也可按数据库进行组织。如果将数据看作与程序无关,通过数据库组织数据,使数据不再面向应用,而是面向系统,则可实现数据的共享,使数据冗余度明显减少。通过数据库管理程序可保证数据和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数据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用户只需关心自己的局部逻辑结构,而不必关心数据在系统内的表示与存储。

3.数据的概念模型。数据库的构建一般可以分为三步,首先要求在一个抽象层面上,建立与数据库类型无关的概念模型;第二步将所得的概念模型改造成与数据库系统所要求的数据模型;第三步将所得的数据模型按数据描述语言写成数据库所要求的格式。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根据这种方法,描述某一对象如库存的商品,首先要将其抽象成一个实体,该实体可通过商品的属性和编码,如商品规格、单价和序号进行描述。将同型的实体集合,就得到实体集,如库存的所有商品就是一个实体集。

(二)核心数据

信息是一种经过选择、分析和综合后的数据。物流的数据按领域可分为订单数据和商品数据、物流单元数据、位置数据和绩效成本数据。为实现物流系统的实时控制和提高信息系流的运行速度,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有必要分清核心数据和衍生数据,减少数据采集和数据输入的工作量。正确和完整的核心数据应能支持下列功能:各种绩效的操作成本;订单履行的物流成本;货物和货物单元的价格。此外,这些数据还是进行如下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载运工具优化;为优化物流单元,制定包装和灌装战略;采购、供货和运输节点的确定;所需运输工具的计算;配送的工作量和人力计算;赔偿的计算;仓库、配送中心货位分配;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优化。

1.订单数据和商品数据。订单中的物流数据有如下几项,用这些数据沟通各种物流环节的需求分析,启动物流链中从制造商或仓库到顾客的物流流程。地址:供货商和顾客的地址;商品数据:要求供货或生产的内容;交货数量:要求供货或生产的数量;期限要求:提货日期、交货日期或寄出日期。其中商品数据有如下几项。商品代码:EAN条码或内部代码;商品来源:供货点的地址和名称;商品名称:名称或其他标志;采购单元:集合状态、材料的类别、危险等级、防火等级;商品单元:松散货物的尺寸,m、m2、m3、L、kg、t等。包装货物的集合状态用如下数据表示。供货单元:供货时货物装卸的集装单元、装卸辅助工具、内容、尺寸、质量。包装和装填的要求用如下数据表示。说明:为商品贸易、仓储、运输和其他物流流程提供的规定;采购来源:供货商品名称和供货点地址;采购时间:首次采购时间、再采购时间;价值:购买或生产价;售出或清算价。

2.位置数据。位置数据仅包含能产出物流绩效的数据。地址:交货或供货地点;供货环节:供货路径和供货形式;物流状态:不同供货节点的价格;时限:供货时间和寄发时间、取货时间、物流企业的响应周期。

物流企业的数据也属于位置数据。货物进口:进口号、面积、缓冲能力和进口控制;仓库:仓库类型、仓储能力和现有仓库的极限能力;配送:类型、能力和配送的极限能力;货物出口:出口号、面积、缓冲能力和出口控制;物流单元:销售点内部使用的物流单元和运载工具。对于企业的销售点如分公司、商店和市场等的位置数据如下。货物进口:进口号、面积、缓冲能力和进口控制;自有仓库:仓库类型、仓储能力和安全库存水平;销售点:类型和能力;物流单元:销售点内部使用的物流单元和运载工具;时间规定:相应周期。

3.物流单元数据。物流系统中,货物以物流单元的形式通过各物流环节,系统中的物流与信息流的合一,一般是通过对物流单元编码,然后制作标签(一维条码、二维码和射频标签)并将其粘贴到单元上,使其随单元一起运动而实现的。因此,有关物流单元的数据十分重要。物流单元的记录分为如下几个包装单元。基本物流单元:商品单元、包装单元;物流单元集合:销售单元、消费单元或废弃单元、购买单元或补货单元、中间单元和仓储单元、贸易单元和提取单元、包装单元和发送单元、货运单元、装卸单元和运输单元;包装材料:瓶、袋、罐、盘、包装箱和包裹;装卸辅助工具:抽屉、容器、箱子和托盘;运输工具:平板车、卡车、列车、货船、驳船、飞机;运输辅助工具:集装箱、车皮等。与物流单元有关的核心数据与记录如下。ID代码:物流条码;途经地点:地点和物流环节;形状: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形体等;规定:货物接收地点和物流流程说明;外形尺寸:物流单元的长、宽、高、直径和体积;质量:最大质量、最小质量、平均质量;容积:内部尺寸、有效负荷、最大填充单元;约束:堆垛系数、堆垛方向和承载能力、充填能力;编码:编码的类型和大小、编码内容、编码喷涂位置。

4.绩效成本数据。物流成本是所有的绩效成本的组合,是用来计算商品价格和订单履行成本,以及优化补货量所必需的数据。因为有关内容牵涉到成本组合的结构和起源,有关内容可参看其他资料[8]。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选择

迅速发展的物流模型和分析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物流分析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促进了决策支持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使用。下面的讨论对确认、评价和选择DSS的技术及软件提供了指导性的方针。理想的评价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定义功能要求、定义相对重要性、确认方案、方案分级及选择软件包[9]。

1.定义功能要求。定义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需要各职能部门的经理、系统分析员和有经验的用户共同参与。这些功能要求可通过表1所示的DSS特征进行定义。

表1  DSS特征

功能要求

数据进入:能购从包括Lotus和Excel中接收数据码

数据控制:便利的数据操作,包括输入,更新,查询,删除和统计等

范    围:考虑相关的物流成本,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的运作等

寻找算法:有最优化的模型相关算法

报    告:完善,多样化的报告形式

技术要求

运作要求:考虑与现有硬件、软件及软硬件的发展相匹配

设计质量:考虑与总体软件设计并使软件修改方便,要求用成熟的信息的规划方法

文    件:包括各类技术文件,使软件修改与安装工作方便

技术复杂性:要考虑与各类软件的兼容性和升级换代的要求

供应商特征

供应商的稳定性:选择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

对供应商的了解:通过与其他供应商的对话,了解行业动态

供应商信誉:考查供应商对顾客和产品的态度,选择有完善服务体系的、站在技术前沿的商家合作

2.定义相对重要性。组织物流经理和系统分析员进行共同讨论,对每项功能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用“3”表示绝对重要,“1”表示不是十分重要。

3.确认方案。通过对供应商和软件的广泛考察,确定所需要的软件包。一旦确定了供应商,就要求他们提供详细的信息,以便对方案再考虑。

4.方案分级。对所有方案的软件包进行分级,按每项要求审视每个方案。从“1”到“3”度量分级,“1”表示软件不支持该功能,“3”表示可按要求精确完成。

5.选择软件包。与供应商谈判,重点考察不能定量评估的软件包特征,包括软件语言、历史情况记录、软件兼容性等。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1997.

[2] 吴轩洪,陈萨.网际时代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有效性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 2013 (8).

[3] Jarrow R Default parameter estimation using market pric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12(5).

[4] Janosi T, Jarrow R., Yildirim Y.Estimating expected losses and liquidity discounted implicit in debt prices(Working paper)[M]. United States:Cornell University, 2011.

[5] Hull J.C.White A Valuing credit default swaps I:No counterparty default risk[J]. Journal of Derivatives,2012(l).

[6] Philipp J, Schnbucher A.note survival measures and the pricing of option on credit default swaps[J]. Joural of finance, 2013(5).

[7] Hull J. C.White A.The valuation of credit default swap options [J].Journal of Derivatives,2013(1).

[8] Taylor J.D.Cross-Industry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Failure Rates: Implications for Portfolio Management[J].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 2012(7).

[9] 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管理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网络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方式初探
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常见问题与对策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浅谈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
新时期水泥企业营销团队管理方案之我见